乙卯巳會醴亭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臨流景倍濃。
物外風光占昆閬,洞中神變走魚龍。
飄花任逐紅塵去,浮醴時看紫府供。
欲學永和當日序,媿無奇筆紹前蹤。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臨流景倍濃。
物外風光占昆閬,洞中神變走魚龍。
飄花任逐紅塵去,浮醴時看紫府供。
欲學永和當日序,媿無奇筆紹前蹤。
春天的景色和暖融和,春水緩緩流淌,人們在水邊舉行修禊活動,眼前的景致格外濃郁。這塵世之外的風光宛如昆侖閬苑般美好,水中的景象好似神變,魚龍游動。落花隨意地隨著塵世的喧囂飄去,漂浮著甜酒時能看到仿佛來自仙境的供應。我想要像永和年間寫《蘭亭集序》那樣來記述此景,慚愧自己沒有奇妙的文筆來繼承前人的蹤跡。
熙熙:和樂的樣子。
溶溶:形容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修禊:古代民俗,于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為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
物外:塵世之外。
昆閬:昆侖山和閬苑,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浮醴:在水上漂浮著甜酒。
紫府:道教稱仙人居住的地方。
永和當日序:指東晉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集會,王羲之作《蘭亭集序》。
媿:同“愧”。
“乙卯”為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結合更多背景確定。修禊是古代傳統活動,詩人在參加修禊活動時,看到春日美景,聯想到東晉永和年間的蘭亭集會,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修禊活動的春日美景,突出其美好和獨特。特點是意境優美,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活動和情感。
晝同學歷夜觀星,壯日情親忽老成。
莫恨異鄉相見少,一來人物一番更。
遠來無物示拳拳,到老生涯尚闕然。
坐久但貪情話好,又勤雞黍費囊錢。
章華宮人夜上樓,
君王望月西山頭。
夜深宮殿門不鎖,
白露滿山山葉墮。
巫峽空多雨,江南自有春。
瘴排寒色早,晴發歲華新。
地暖仍馀濕,風和欲起塵。
舊傷千里目,巳復覺愁人。
天驕取次奉冠裳,畿輔長驅鐵裲襠。
王業昔誰開采石,霸圖古亦起丹陽。
百年禮樂還豐、鎬,一路云霓載酒漿。
此去神京原咫尺,龍蟠虎踞待重光!
旌旗東下路塵開,
六月風云席上回。
正恐一方人暍死,
直將霖雨過江來。
溪上尋梅雪乍晴,
溪頭流水已春聲。
呼兒旋滌蕓窗硯,
準擬新詩頌太平。
柳色如此,住為佳耳。未到飄綿,已經蘸水。隔巷趙女彈箏,沒心情。
博山熏彀沈香火,衫兒亸。微覺東風大。麝衾夢醒,驚問還是寒宵,是春朝。
雙袂齊舉鸞鳳翔,羅裙飄遙昭儀光。
趨步生姿進流芳,鳴弦清歌及三陽。
人生世間如電過,樂時每少苦日多。
幸及良辰耀春華,齊倡獻舞趙女歌。
羲和馳景逝不停,春露未晞嚴霜零。
百草凋索花落英,蟋蟀吟牖寒蟬鳴。
百年之命忽若傾,早知迅速秉燭行。
東造扶桑游紫庭,西至昆侖戲曾城。
我聞唐虞代,乃有巢與由。
逃榮若避垢,洗耳謝九州。
羅山多飛瀑,鳴玉漱清幽。
巖石儼異搆,眷言隱士邱。
坐聽塵囂盡,豈必濯其流。
我來景高風,咫尺不可求。
因思詠滄浪,清濁各自酬。
官署紅梅著花便,
傷于雪憮然有述。
因贈提學張靜峰,
僉憲謫廣東提舉。
與子結交初,有如天上月。三五光未滿,已憂蟾兔闕。浮云不在多,蔽虧在毫發。沐浴天河水,金波期不沒。
君為啟明東,我為長庚西。與月相終始,黽勉至晨雞。
五十尚無聞,豈敢為人師。區區章句末,腐儒吾不為。
天命在渺茫,垂白猶未知。老萊事嬉戲,自視如嬰兒。
君顧我蓬蒿,存問及孀慈。茅家苦貧窶,供養無肉糜。有雞若鸞鳥,有黍如蘭飴。君為舉匕箸,不忍棄寒微。
感茲情意厚,久要以為期。微塵撼華岳,蟻穴潰金堤。人言貴深察,強恕有良規。
才方八月中秋,
又是九月十五。
唯有這個不遷,
一眾耳聞目睹。
城外東風卷落花,
更臨春水惜年華。
單車刺史無鐃吹,
叫殺荒池兩部蛙。
病馀倦甚唯思睡,
醉里歡來擬欲顛。
飲罷空山身老矣,
夢回清暑意翛然。
愁城酒力不能開,閱罷南華去又來。
曉了浮生同夢覺,如何襟度未規恢。
五更鐘漏聽將徹,一夜家山夢幾回。
草色雁聲非易遣,夕陽吟嘯望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