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先祖太傅留題國清寺繼和
得謝殊狂客,無言愧浄名。
心觀潭月白,梵聽海潮聲。
曉色開華頂,秋暉照赤城。
公詩播人口,冰玉未為清。
得謝殊狂客,無言愧浄名。
心觀潭月白,梵聽海潮聲。
曉色開華頂,秋暉照赤城。
公詩播人口,冰玉未為清。
先祖辭官如同狂放的賀知章,我默默無言,自愧不如那清凈的維摩詰。心中觀照著潭水映出的明月,聆聽著梵音與海潮的聲音。清晨的景色在華頂山展開,秋日的光輝映照在赤城山上。先祖的詩篇在人們口中傳頌,連冰玉都比不上其高潔。
得謝:指辭官。狂客:指賀知章,他自號“四明狂客”,晚年辭官還鄉。
浄名:即維摩詰,是佛教中在家菩薩的代表,以清凈智慧著稱。
心觀:內心觀照。
梵聽:聆聽梵音。
華頂:指華頂山,在浙江天臺山。
赤城:指赤城山,在浙江天臺縣北。
冰玉:比喻高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赡苁窃娙擞斡[國清寺,看到先祖留下的題詩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對先祖的人生經歷和文學成就有所感觸,從而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先祖的崇敬與贊美。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先祖文學成就的高度認可,體現了家族文化傳承。
故人別我今幾秋,見爾難禁雙淚流。一家寄食悲南國,千騎擺麾雄北州。轉戰不知何處在,相逢未擬此生休。清門生理依諸舅,長大廢書吾漫憂。
雨中簫鼓滿山城,節序偏供感慨增。貪聽清歌行美酒,不辭白發看華燈。粉登夏果明群璧,菜挾春風響碎冰。卻憶去年山水夜,籠紗醉踏雪棱層。
每誦停云憶故人,江湖何幸接風神。論文自托平生契,看竹如償未了因。野菜旋挑供午餉,山醅初熟稱時巡。詠歌不減風雩意,坐聽征軺走旱塵。
花案妝來日日新,金陵猶有許多春。若為造物回芳意,盡結嘉禾活餓人。
香徑徘徊。又連朝風雨,凈洗輕埃。平沙細履,嫩晴潛長莓苔。鵑啼不斷,染山花、淚血成堆。曾幾日、零紅消盡,憑誰約取春回。哀時賦客重來。要狂歌斫地,總費清才。斜陽院落,輸他燕妒鶯猜。方塘照影,亂朱顏、芍藥旋開。扶淺醉、驚飆未已,隔籬閒酹馀杯。
軒車十載走風塵,靈境歸來學隱淪。猿鶴隔林如識主,峰巒當戶似窺人。紫蘿尚拂游時路,白發慚非洞里身。結屋已連南澗曲,移文休擬北山神。
客里光陰,又逢禁煙寒食節。花外鳥、喚人沽酒,一聲清切。風雨空驚云錦亂,塵埃不到冰肌潔。對芳華、一片惜春心,誰邊說。難便與,東君別。更莫把,繁英折。恨山香舞罷,玉鸞飛怯。休道梅花同夢好,黃昏只解供愁絕。洗妝來、應笑老書生,頭如雪。
夜色清涼水不如,云移素影月徐徐。依稀有鳥蜷窗外,疑是先人誨讀書。
飄零竟如此,元夕幾堪憐。南國張燈火,燕山沸管弦。相思云萬里,剩看月三年。笑與東風道,浮生信偶然。
庭槐初落秋氣深,月中玉腕搗清砧。東家倡婦恣行樂,酒闌更說羅衣薄。
地勢連滄海,山名號紫微。景閒僧坐久,路僻客來稀。峽影青相照,河流石自圍。塵喧都不到,安得此忘歸。
云日晝冥冥,幽人過草亭。客衣寒映水,歸騎晚侵星。雨外山逾秀,霜前柳正青。醉翁多晏起,行李暫須停。
萬古秋天月,西陵午夜看。影流蒼柏罅,光滿碧云端。節序逢搖落,山河對郁盤。憑高瞻玉宇,正憶鳳樓寒。
千峰四面碧參差,十頃水田展玉池。下界風生塵似海,半山云合雨如篩。雷師降筆留丹篆,佛祖開基見白龜。寶殿重新煨燼后,可憐無處覓殘碑。
南山脩竹照深杯,何似蘭亭曲澗隈。敢道人烏今并好,不于奴馬此重來。卜鄰我亦懷王翰,覽勝君能挈辨才。林壑便應添故事,野猿山鶴謾相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