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相州張宗益工部
處暗頻驚擲夜光,
千金高價恨難償。
蟠桃入口知仙味,
鈞奏醒魂認帝鄉。
辯解重圍思亹亹,
戰逢強陣怯堂堂。
懷歸自是衰疲甚,
不為吾剛挫舊腸。
處暗頻驚擲夜光,
千金高價恨難償。
蟠桃入口知仙味,
鈞奏醒魂認帝鄉。
辯解重圍思亹亹,
戰逢強陣怯堂堂。
懷歸自是衰疲甚,
不為吾剛挫舊腸。
身處暗處卻頻繁驚訝于您投來的夜光珠(詩作),其價值千金我恨不能回報。您的詩如蟠桃入口方知仙味,似鈞天雅樂喚醒靈魂,讓人得見帝王之境。我試圖在重重回應中思緒連綿,面對您如強陣的才學卻心生敬畏。我想要歸鄉自是因衰老疲憊,并非因剛直性格被挫而退縮。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順序。
夜光:夜光珠,此處比喻張宗益的詩作珍貴如寶。
蟠桃:神話中西王母的仙果,喻指對方詩作的精妙。
鈞奏:鈞天廣樂,傳說中天帝的音樂,形容詩作高雅。
亹亹(wěi):勤勉不倦,此處指思緒連綿。
堂堂:強大整齊的樣子,形容對方才學之盛。
懷歸:歸鄉的念頭。
舊腸:原本的性格、心志。
此詩為作者回應相州工部官員張宗益的贈詩而作。二人當有交游,張宗益先以詩贈作者,作者依韻回贈。詩中既見對友人詩才的推崇,亦流露出自身因衰疲而思歸的感慨,或作于作者晚年或身心疲憊之際。
全詩以酬答友人贈詩為核心,通過精妙比喻與典故,高度贊賞對方才學,同時自陳衰疲思歸之情。語言典雅,用典自然,情感真摯,體現了宋代酬唱詩含蓄深沉的特點。
走馬燈炫閃社旗,扶乩巷禱紫姑詞。歸來雁旅僧難俗,老去尸居黑未雌。感奮吟魂多舊鬼,應求聲氣祗新癡。和愁酥雨四更客,何事憑欄嘯五噫?
國中太史浙河游,碧樹風生紫綺裘。蜀郡奉祠楊子老,漢廷召對賈生優。金盤芍藥還相詠,翠籠櫻桃亦易求。幸得草堂同晚飯,少陪高論借遲留。
項王拔劍起,叱咤天為陰。平生萬人敵,虞兮淚沾襟。我才魚上竹,君學猿援林。嘆息無與言,蕭騷雪盈簪。
招攜斗酒陟崔嵬,緇衣黃冠伴我來。此日登高吾最上,何方應律菊先開。太清不動玉女細,紫氣輕移云母回。天外母兄無恙否,□□相望為停杯。
檢點紅芳荷雨栽,平分清景共徘徊。醉傾晴日翩翻舞,笑領天風次第開。吟席珠璣超翰苑,德星芒彩動天臺。西山不減東山興,佳事還隨花事來。
公子邁流俗,澹然薄世榮。華亭入幽邃,永日有馀清。高梧羅前庭,修竹被兩楹。重陰閟清晝,好鳥時一鳴。佳辰展芳燕,良會欣合并。清歌發綺席,鼓瑟更吹笙。群公盡詞客,列座敬塵纓。言笑遂真性,觴詠暢幽情。清陰與日轉,不知月東生。
凌空結飛甍,歷覽周遠山。白云爾何來,憩我棟宇間。前山過風雷,此地無暝色。惟應山中人,與爾共休息。
百戰江湖一笛橫,風雷俠烈死生輕。鴛鴦有耦春蠶若,白馬鞍邊笑靨生。
徙倚東籬日漸舂,南山何處見秋容。憑君乞取羅浮膾,吟望飛云四百峰。
長虹垂絕岸,形勢壓東吳。風雨三江合,梯航百粵趨。葑田連沮洳,鮫室亂魚鳧。私怪鴟夷子,初心握霸圖。
望族推平輿,清芬嗣太邱。鄉評嚴禮法,家學邃源流。幸托葭莩契,方期仗履游。西風忽悲慘,忍復看眠牛。
瑤水霓旌綺宴陳,漢宮渠怨露華新。誰然百炬金花燭,渡襪歌梁暗落塵。
澄江館前江水流,征帆五月下揚州。玉京臺省多知己,會聽常何薦馬周。
青衿濟濟列前除,絳帳春風拂面初。材本棟梁輸一第,業勤膏晷足三馀。硯田俶載饒新稼,腹笥翻騰出舊書。桃李滿城方蓓蕾,忽驚甘雨應時舒。
去年貧,雷在天上壯。今年貧,水出山下蒙。家風不與香嚴別,熨斗煎茶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