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竺寺石巖花
對植齊開古梵宮,欲求精筆畫難工。
直將春占三旬盛,誰謂花無十日紅。
未羨山桃資客笑,且陪庭栢作家風。
遍尋他處都無此,寶殿前頭只兩叢。
對植齊開古梵宮,欲求精筆畫難工。
直將春占三旬盛,誰謂花無十日紅。
未羨山桃資客笑,且陪庭栢作家風。
遍尋他處都無此,寶殿前頭只兩叢。
兩株石巖花相對種植,在古老的梵宮中一同開放,想要精準地畫出它們,畫筆也難以描繪出其神韻。它直接將春天最繁盛的時光占據了三十天,誰說花沒有開十天以上的呢。它不羨慕山桃能逗引游客歡笑,只是陪伴著庭院中的柏樹,形成獨特的風格。在其他地方到處尋找都沒有這種花,只有在寶殿的前頭有兩叢。
對植:相對種植。
梵宮:指佛寺。
三旬:三十天。
資:供,提供。
家風:這里指一種風格、氣象。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上天竺寺時,看到寺中獨特的石巖花,被其生長特點和氣質所打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與佛教文化的盛行有關,上天竺寺作為佛教場所,常有文人墨客游覽。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石巖花的品質。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襯托展現花的獨特,語言質樸卻富有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
愛青山繞縣,更山下、水縈回。有二老風流,故家喬木,舊日亭臺。梅花亂零春雪,喜相逢、置酒藉蒼苔。拚卻眼迷朱碧,慚無筆瀉瓊瑰。徘徊。俯仰興懷。塵世事,本無涯。偶乘興來游,臨流一笑,洗盡征埃。歸來算未幾日,又青回、柳葉燕重來。但愿朱顏長在,任他花落花開。
峽亂鳴清磬,產石為鮮鱗。噴為腥雨涎,吹作黑井身。怪光閃眾異,餓劍唯待人。老腸未曾飽,古齒嶄巖嗔。嚼齒三峽泉,三峽聲龂龂。
有清入關以騎射,一箭聊城真可霸。鋪揚競作行看子,翰墨策勛寧論價。是圖出自曙光堂,中有茅庵似精舍。讀書仿佛蘊藉人,底事旌旗蔽空下。世稱潛邸好養士,佽飛材官供扈駕。夜行不避灞陵呵,熟視肯俯淮陰胯。威宣弧矢成中興,諫獵賦未長楊罷。后來風力靡角弓,穆滿瑤姬幻脂夜。臺臣久失郅都鷹,首鼠東朝足悲咤。阿諛不惜捐珠崖,城社憑陵師不祃。馀皇水犀隳前功,博侈游觀到臺榭。大盈庫隨鰲足傾,玉石俱炎荃枳化。即今鳥盡北山羅,空使牛羊踐禾稼。還君此晝嘆中原,舉目新陳爭氏謝。
盼到春光大地回,滿庭蟠錯刺玫瑰。刪紅斫紫空癡癖,祇恐纖纖手易摧。
秋云滿地夕陽微,黃葉蕭蕭雁正飛。最是江南好天氣,村醪初熟蟹螯肥。
天相慈皇,慶臻壺闈。徽柔內修,壽與天齊。既承皇歡,載覿母儀。懿典鴻名,永綏多祺。
五五二十五,只管從頭數。到底一也無,松梢月當午。
參軍身外秖圖書,獨與吳江分不疏。歸去他年當辟谷,懶隨波浪覓鱸魚。
不見眉間半點黃,花開花落總他鄉。子規偏向三更月,喚起愁人也斷腸。
嘖蘇出深竇,欣然傍欹壁。清漱疏林澄,光凈寒石白。一勞意渴甚,挽玩此水碧。
兩山分處水橫流,渡水登山趣更幽。卻憶當年謝康樂,等閒羈束為封侯。
敢于扈從計奔波,且向深山寄一窩。木落群峰秋氣肅,柝傳五夜月明多。九重紹述尊墳典,千古明良喜起歌。珍重廟堂勤治理,萬年永保漢山河。
內閣臨邊貴,鑾坡主席優。賦詩嘉趙孟,載酒餞韓侯。何幸江城守,容陪禁序游。煙霄慚久隔,聲氣荷相求。笑語隨春煦,歡酣永日留。百分傳盞斝,五熟薦包羞。西望千兵盛,東歸兩槳浮。感時嗟老病,去國動離憂。遂別青云友,重為滄海州。應憐舊簪履,猶著故巾褠。袞字榮褒寵,瓊琚乏報投。惟將誇遠俗,歌詠入吳謳。
劍山中斷融為川,清江雙流郁回旋。溝塍阡陌粲如繡,香粳紫芋皆良田。地靈物秀氣淑美,由來袞袞生英賢。朝家文明所及遠,于今臺閣尤蟬聯。獵纓鳴佩走聲望,出入金馬如云煙。奈何應辰獨壈坎,華發未得離賓筵。玙璠懸黎已為寶,結綠豈得偏棄捐。愿君彈冠自重惜,邑人行誦子虛篇。
峽螭老解語,百丈潭底聞。毒波為計校,飲血養子孫。既非皋陶吏,空食沈獄魂。潛怪何幽幽,魄說徒云云。峽聽哀哭泉,峽吊鰥寡猿。峽聲非人聲,劍水相劈翻。斯誰士諸謝,奏此沉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