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周敦頤國博見贈
蜀川一見無多日,潮水重來復后時。
古栢根深容不變,老桐音淡世難知。
觀游邂逅須同樂,離合參差益再思。
籬有黃花樽有酒,大家尋賞莫遲疑。
蜀川一見無多日,潮水重來復后時。
古栢根深容不變,老桐音淡世難知。
觀游邂逅須同樂,離合參差益再思。
籬有黃花樽有酒,大家尋賞莫遲疑。
在蜀川相見沒過多長時間,像潮水再次涌來已是之后的時光。古老柏樹根深葉茂容顏未改,老桐木音色淡雅世間少有人知。游覽相遇應當一同歡樂,聚散無常更應再次思索。籬笆邊有黃菊,酒杯中有美酒,大家一同去欣賞不要遲疑。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國博:官職名。
栢:同“柏”。
離合參差:指聚散無常。
黃花:指菊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周敦頤是北宋著名哲學家,此詩可能是作者與周敦頤在蜀川短暫相見后又重逢時所作,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北宋時期,文化繁榮,作者可能受周敦頤贈詩啟發而次韻相和。
這首詩主旨是珍惜與友人相聚時光,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
韶華朗媚,愛初秋也,晴光永。雅會良朋歡笑,金風送爽,又值河明漢凈。正人語盈盈,乍當窗雨,臨佳景。喜道如今無病。丹爐漸遠,去日艱危還省。最是十年亂緒,云移夢徙,傷情荀倩。祗家常抱素修眉,記淡約、離懷多耿耿。味炎味冷。猶消得、自在迢迢,圖史閒來整。映帶一片,梅花舊影。
僧臘俗年俱老大,儒書佛教舊精勤。姑蘇一萬披緇客,四事無如彼上人。
鄉居遠市電機無,蠟燭油燈照屋盧。夜坐渾疑中世紀,郊行輒見古農夫。桔槔不變憐民力,矛盾相尋侈霸圖。卻對危邦哀域外,風瀟雨晦道非孤。
切莫撞鐘領眾迎,作家相見要情真。亦庵自是優婆塞,知事當人定不瞑。
香溫翠暖。問誰處、錦幄華鐙庭院。麗日上元,佳節春回,梅花苑。瓊枝吹月飛紅片。綴點額、新妝人面。寶釵樓上,金簧并奏,玉徽徐按。休管。天街共戲,任蛾鬧舞,著冠兒顛轉。破淚笑聲,攜手狂歌,情何限。傾杯歡喜團圞宴。散焰火、憑高遙看。夜闌銀燭搖梁,影紅乳燕。
巴縣香江路幾千,重來人共雁爭先。腥臊已嘆為戎久,腐敗誰憐與國遷。書到中秋詩似月,兵連四海世何年。喚君且拭浯溪石,善頌吾儕要目賢。
患難夫妻余十載。情性相融,不是能求買。危處同憂安共快。精神饑渴如連帶。坦率心腸無掛礙。辛苦家常,順逆多深耐。裙布荊釵風未改。從經離亂存儀態。
雨壓江頭綠漲山,傳呼道左點兵間。已冬爽氣猶明樹,來歲鐃歌定出關。天遠能生無盡意,心勞暫得片時閒。景光莫為憑高設,要見中華控百蠻。
病足難良走。憶年時、北窗小隱,倦眠清晝。嘯傲煙霞如面壁,英氣消磨何有。倚修竹、美人翠袖。不料天風吹別淚,付青鐙、黃絹嗟辛受。涼意下,倩無酒。浮生韁鎖誰參透。憑亞闌、蓮香偷送,嫩秋時候。高柳棲蟬頻唱晚,顧影猶憐嬌秀。幸未把、裙腰困瘦。乞借冰奩溶火魄,縱情絳、縛虎憑纖手。襟抱展,暖人壽。
未聞漢盛法先秦,革命由來要日新。易俗難期文物舊,重金已見士夫馴。苦翻古籍標名語,全昧夷情說善鄰。敵國多憂時世異,差憐不是建炎人。
誰能分夢覺,真妄兩悠悠。
古時驛舍今車站,瞬息行人百里遙。轡力何如輪軸疾,汽機突過馬蹄驕。器新萬國爭言利,物極群胡不改囂。公路能資軍旅便,要從破虜壯中朝。
嗚嗚車挾角聲驚,長日樓頭慣送行。林樾天開千嶂出,田塍路轉一橋橫。官閒直以詩為業,民敝遙憐世尚兵。遽亂方深倭禍亟,囊多奇智向誰傾。
自夏徂春若有逃,棋閒圣手不能高。舉家返市還充隱,兼月為奴算習勞。附頸空憐官似癭,聞香可信國如糟。青天鷹隼終何托,一擊猶堪奮羽毛。
含酸梅子漸生仁,鶯老花飛跡已陳。一夜南風搖斗柄,明朝煙柳不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