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亨甫壽樂堂澹庵各一首 壽樂
孤塔明橫??,短橋華枉渚。
結堂水石邃,奉此清節母。
菊能駐頹景,松下蔚可數。
萱能忘百憂,竹間粲欲語。
日淡迎春風,云薄謝秋暑。
板輿穿蔭來,彩袂踏花舞。
點頭每一笑,彈指忽千古。
盡將柏舟淚,灑作蓼莪雨。
僾然其若存,青山照庭戶。
孤塔明橫??,短橋華枉渚。
結堂水石邃,奉此清節母。
菊能駐頹景,松下蔚可數。
萱能忘百憂,竹間粲欲語。
日淡迎春風,云薄謝秋暑。
板輿穿蔭來,彩袂踏花舞。
點頭每一笑,彈指忽千古。
盡將柏舟淚,灑作蓼莪雨。
僾然其若存,青山照庭戶。
孤立的寶塔在橫臥的山巒上顯得明亮,短小的橋橫跨在曲折的水洲上。在幽深的水石之地建造了堂屋,來侍奉這位有高潔節操的母親。菊花能留住將逝的時光,松樹下的景象清晰可數。萱草能讓人忘卻各種憂愁,在竹林間鮮艷得好像要說話。日光淡淡迎來春風,云層淡薄告別秋暑。母親坐著板輿穿過樹蔭而來,彩衣舞者踏著鮮花起舞。母親每每點頭一笑,彈指間時光已過千古。把往日守寡的悲傷淚水,化作了悼念父母的悲苦之雨。母親的音容宛在,青山映照在庭院門戶。
橫??(yǎn):橫臥的山巒。
枉渚:彎曲的水洲。
頹景:將逝的時光。
萱:萱草,傳說可以使人忘憂。
板輿:古代老人乘坐的一種交通工具。
柏舟淚:出自《詩經·邶風·柏舟》,表示寡婦的悲傷。
蓼莪(liǎo é):出自《詩經·小雅·蓼莪》,表達對父母的悼念。
僾(ài)然:仿佛,隱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為紀念有清節的母親而作,在母親去世后,回憶與母親相處的時光,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紀念清節母親,通過描繪環境和回憶場景,展現了母親的形象和與母親相處的美好。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恰當,在文學上體現了作者對親情的重視和深厚的情感表達。
塞上風高,漁陽秋早。惆悵翠華音杳,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報。 誰信我、致主丹衷,傷時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調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擁精兵十萬,橫行沙漠,奉迎天表。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歌沉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兵戈凌滅。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縱使歲寒途遠,此志應難奪。高樓誰設。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為工。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蛾眉修綠。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百里遺簪墮珥,盡寶鈿珠玉。聽突騎、鼙鼓聲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輿遠幸匆匆速。奈六軍不發人爭目。明眸皓齒難戀,腸斷處、繡囊猶馥。劍閣崢嶸,何況鈴聲,帶雨相續。謾留與、千古傷神,盡入生綃幅。
太白乃吾祖,逸氣薄青云。開元有道,聊復乘興一來賓。天子呼來方醉,灑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龍巾。詞翰不加點,歌闋滿宮春。 筆風雨,心錦繡,極清新。大兒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不識將軍高貴,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載已仙去,圖象聳風神。
淡薄情懷。淺綴胭脂。獨占江梅。最好是、嚴凝苦寒天氣,卻是開時。 也不許、桃杏斗妍媸。也不許、雪霜相欺。又只恐、誰家一聲羌笛,落盡南枝。
調笑胡姬夜不歸,日高春酒不停揮。 下樓忽聽中山獵,白馬煙中一點飛。
浪花皺石,飐夜月、欲移還定。想白苧烘晴,黃蕉攤雨,人整斜巾照領。剪斷鮫綃何人續,黯夢想、秋江風冷。空露漬藻鋪,云根苔甃,指痕環影。重省。五湖萬里,誰問煙艇。料寶像塵侵,玉瓢珠鎖,羞對菱花故鏡。領略鴉黃,破除螺黛,都付渚蘋汀荇。春醉醒,暮雨朝云何處,柳蹊花徑。
卻與黃鸝相唱和,小餐花露在前枝。微之不讀醫家語,春日聞蟬再賦詩。
秋山青,秋水明。午夢驚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 故國盟,故園情。夜闌斜月透疏欞,孤鴻三兩聲。
下階欲別離,相對映蘭叢。 含辭未及吐,淚落蘭叢中。 高堂秋靜日,羅衣飄暮風。 誰能待明月,回首見床空。
下階欲離別,相對映蘭叢。含辭未及吐,淚落蘭叢中。 高堂靜秋日,羅衣飄暮風。誰能待明月,回首見床空。
陳公籌策子房采,衣繡持斧征南方。 親督貔貅效深入,悉孛狗鼠無留藏。 二帥宣威既電擊,群校賈勇爭奮揚。 束身來降三百寨,所余一二猶陸梁。 平固恃險連百丈,僭擬官號熊與張。 一朝駢首俱就縛,是謂擒賊無擒王。 捷書夜至連清書,不聞傳箭赤白囊。 侵侵良民皆安堵,憧憧道路我行商。 妖氛頓發賣刀劍,祥風初扇從耕桑。 紹定四年調玉燭,薰蒸六合為金穰。 第功行封指授醒,凌青逆紫將翱翔。 元戎煌煌賜紫軸,裨將一一露龍光。 振旅歸來神螺岡,笳鼓競飛聲洋洋。 橐弓載戢綠沈鑰,旄頭星滅漢道昌。 雅宜飲至滿池觴,細柳煙籠春書長。
萬山環合蔚州城,紫塞連云朔氣清。 禾黍歲時供上谷,烽煙日夜接神京。 九宮迤邐通軍壁,高壘崔嵬列虜營。 稍喜摧鋒章節帥,能將俘獲謝蒼生。
春深關塞尚屯兵,萬里防胡拱漢京。不為翠華臨遠道,豈應金甲廢深耕。
轉輸坐見司徒急,經略親看相國行。莫訝至尊忘北顧,顯陵遷附圣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