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待制挽詩 其二
生不餌柏寺,死才跨松階。
浮云忽易滅,明月終難埋。
宇宙卓有立,江山渺無涯。
掩卷獨搔首,西風知此懷。
生不餌柏寺,死才跨松階。
浮云忽易滅,明月終難埋。
宇宙卓有立,江山渺無涯。
掩卷獨搔首,西風知此懷。
生前不追求隱逸修行,死后才踏上松間墓地。人生如浮云轉瞬即逝,高潔品格似明月難以掩埋。您在天地間卓然有建樹,江山遼闊更顯您的影響深遠。合上書卷獨自感慨,秋風懂得我此刻的哀思。
餌柏:服食柏實,古代隱士常以此養生,此處代指隱逸修行。
松階:松樹下的臺階,借指墓地,因松樹常植于墓側。
浮云:比喻人生短暫易逝的事物。
明月:喻指逝者高潔的品格或不朽聲名。
卓有立:形容在天地間有卓越的建樹與地位。
搔首:以手搔頭,表達悵惘、感慨之情。
西風:秋風,傳統詩歌中常寄托愁思與追懷。
此詩為悼念范待制而作。范待制生前應有卓越建樹與高潔品格,作者通過挽詩追思其生平,既哀其早逝,更贊其精神不朽。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記載,當為范氏逝世后作者感懷而作。
詩以“生”“死”起筆,對比人生短暫與品格不朽,借浮云、明月等意象深化主題,末句以西風寄懷,含蓄表達哀思。全詩主旨在于贊頌逝者的卓然地位與不朽精神,是挽詩中“哀而不傷,贊而不諛”的典型之作。
之子違離久,前宵夢見之。
秋蛇開側理,曉鵲啅疎籬。
歆秀何時改,郊庠更問為。
有言今贅矣,暗里自應知。
東風猶是玉為塵,靜女冰肌小帶皴。
尚壓芳華擅春事,枉當窮臘議花神。
仙姿絕俗遺群妬,鼎實收功看一新。
疎影暗香吾袖手,且容詩伯繼黃陳。
寒風折人粟生膚,局坐掩戶孰與娛。
吾宗高義駕為迂,新詩爛粲慰槁枯。
一百十二驪龍珠,春意誰遣生座隅。
吾宗學力源委俱,決為巨川潴陂湖。
粉袍未脫口未糊,氣凌云霄色敷腴。
肝肺向我每傾輸,我老舊學慙榛蕪。
妙語正頼君起予,不辦瓜李酬瑤琚。
病鶴曳翮寒松臞,可復飛動索故吾。
鉛墨才為一飽謀,還因跋疐賦休休。
南州習俗難馴擾,北客迂疎易悔尤。
世味辰星今落落,歸心風旆正悠悠。
知非況自五十九,為問衰翁底更求。
仰高排奡玩清圓,學力卑摧舊判年。
后進或夸金擲地,前修猶是斗橫天。
晚規省語安衰病,暇復分題攪醉眠。
祇有君詩追古作,未忘緗素遣兒傳。
辭家暑雨濺紅蕖,轉首蕎花已雪如。
歲月祇隨流水逝,笑談陡與故人疎。
簡書我正罷長道,歸棹君行指舊居。
他日霜風吹夢破,空從旅鴈覓來書。
天憐梅蕊怯摧殘,善后何妨小作慳。
一雪應期真望外,三詩說喜想顏間。
瑤花已兆食四鬴,沉炷為通天九關。
卷帳盍酬民氣樂,蘇臺持酒挹湖山。
嬉游有愿自今償,回首春容已浩茫。
霽景偏遲張錦地,小園秀出臥云莊。
梅林破玉香沾袂,池水搖漪淥泛堂。
茶具筆床陪語笑,未妨日飲慰還鄉。
弱歲不好弄,俯窺同隊魚。
開編便頭角,諸老辦吹噓。
囊錦余詩草,悲風忽輤車。
人今埋玉恨,清淚灑衣裾。
色辭他日慰凄涼,別去吳山楚水長。
蟻國槐安消幾夢,鶴歸華表恐千霜。
安排久饜冷官飲,軟語重登君子堂。
所惜將迎無暇日,妨人詩律悟濠梁。
博古亦多藝,相形仍論心。
司南輔名教,左契指升沈。
好語空千紙,行囊未一簪。
鄉關劍閣外,鴈足謾歸音。
青樓琴客信超俗,俗外客子幸臨辱。
定知略眼歲寒枝,肯負平生白頭曲。
雌凰雄鳳副所求,和鳴之樂方未休。
暗香疎影春借力,更看青子駢枝頭。
奚囊走湖海,襟度極風流。
學力隠一敵,才華追二劉。
與時君有用,漫仕我非優。
它日霄霏上,詩成復寄不。
未說高文錦不如,談間已勝十年書。
是中我亦潛心久,作者君今舉世無。
應俗不堪塵瞇目,論交政復棘如須。
獨憐兒戲心猶在,更向詩筒較戚疎。
倒海翻湖袖手觀,揆子才思坐天慳。
愁攻心折仍無頼,債壓頭低不辦還。
坐想賡酬聯白璧,祇令翹企仰高山。
拙疎卻喜便衰病,贏得蕭齋盡日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