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遠母夫人挽詩 其一
有子何蕃似,懸知母訓賢。
市賒留客酒,隣貸買書錢。
苦過蓮心后,甜回蔗境邊。
一朝風木憾,誰與問蒼天。
有子何蕃似,懸知母訓賢。
市賒留客酒,隣貸買書錢。
苦過蓮心后,甜回蔗境邊。
一朝風木憾,誰與問蒼天。
有像何蕃這樣優秀的兒子,能推斷出母親的教誨賢明。曾賒酒留客,向鄰居借貸買書錢。經歷了如蓮心般的苦難后,才迎來甘蔗末端的甜蜜。一朝因母親離世而有了風木之悲,能向誰去質問蒼天呢。
何蕃:唐代太學生,以孝悌聞名。這里用來比喻李致遠品德高尚。
市賒:在集市上賒賬。
隣貸:向鄰居借貸。
蓮心:蓮心味道極苦,比喻生活的苦難。
蔗境:甘蔗越到末端越甜,比喻苦盡甘來。
風木憾:指因父母亡故,不能奉養的遺憾,典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李致遠母親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其母親的敬意和對李致遠的安慰而作。當時社會重視孝道和母教,詩人借此詩贊揚賢母。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致遠母親的賢德,表達對其離世的哀傷。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賢母的尊崇。
頻宵為月臥風前,異世風流懷謫仙。半年且闊書郵置,六輩肯來從事賢。白衣不但覓陶令,春草因之感惠連。醉里悠悠更何夢,南池水長疊荷錢。
臼搗紛紛何所如,碾成更自治家模。不盡粉身兼碎骨,為看落雪又霏珠。體用同歸人力致,粗精孰愈磨工夫。舊聞此物獨君地,要伴筆床能寄無。
如聞舍策已蹁躚,神物護持非藥痊。為州莫漫貪良醞,把節何遲復舊氈。但期米許頻仍乞,敢望舟同縹緲仙。別久未能成一詣,故憐終日泥陳編。
生被才名譴,摧殘到死休。
家留遺藁在,棺問故人求。
對月悲孤詠,逢山憶共游。
昔年攜手地,今送入松楸。
明月出東山,徘徊斗牛間。
洞簫吹未已,孤棹又前灣。
賢哉子路子,德性兼剛柔。
險難極變態,志節凜高秋。
訪我大江濱,亟別挽莫留。
問子將何之,長淮理扁舟。
主人得仁賢,欲為經遠謀。
男兒處斯世,器業追前修。
努力建碩畫,勿貽師門羞。
省識無謀筆代耕,何須財利苦營營。
為辭閑事客來少,寧賦劣詩酒屢傾。
放眼有時觀鑒史,知音未遇恨功名。
展玩法帖佳如許,慚對諸家集大成。
老胡監本誑人天,
開口無非吐黑煙。
五熱炙身甘自受,
要翻元款待驢年。
當暑病猶輕,離魂幾日陰。
羽笙天上曲,溝水路傍吟。
渡鵲無聊事,歸禽有限心。
炎光勞繾綣,回首怨寒砧。
海外功名泡影如,群公網豈漏游魚。然明未必都相識,猶有平原待薦書。
東海何人匿趙岐,杜陵曾倚劍南時。六條我尚慚蘇綽,惠達如君未足奇。
躍馬橫戈百戰功,壯懷銷盡海云東。流沙竟捍孤城死,毅魄猶能萬里雄。
海上妖星二十年,將軍韜箭靖烽煙。如何帶礪昭青史,獨善書生許并肩。
元龍湖海馀豪氣,百折崎嶇不道貧。珍重荊州老都督,結交還與致千緡。
生涯潦倒信浮沈,已絕名言祇樹林。
凈界月皴松影細,荒臺雨漬蘚痕深。
愁中看雁能無淚,客里聞雞尚有心。
欲問遺芳尋斷碣,候蟲切切和孤吟。
不挹風猷二十年,
天涯淪落看騰騫。
若無大故休遐棄,
唁我何方早著鞭。
彭生豕立雄狐摧,瓜熟不遣連稱回。
夷吾此日正窮餓,誰信若人天下才。
盛年難得八口飽,白首更建三歸臺。
知我之恩等生我,鮑山屹屹高千古。
贈金獨向三北時,此道今人棄如土。
漫云鮑叔不憐才,眼中之人誰仲父。
一卷離騷對短檠,
涼生昨夜旅魂驚。
隔窗梧竹蕭蕭響,
知是風聲是雨聲?
占斷清標第一香,
墨池點綴亦花王。
當時絢爛今平淡,
聲價依然重洛陽。
僧磬才聞,漁歌乍響,一葉早潮催去。背嶺人家,云碎著檐如絮。記前度、也趁鳴榔,料從此、仙源非誤。只長年、見慣秋山,滿船涼翠不教住。
好懷都付倦旅。細數青鞋往事,盡諳佳趣。除了江南,此景總無尋處。轉溪灣、錦石分開,又颯颯、水紅花路。甚西風、吹亞霜砧,數枝遮浣女。
天閽誰道遠,江上卻名山。多少朝天者,時從此地還。
見說千尋鎖,橫江斷舳艫。升平當此日,外戶總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