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行
堂堂楚漢多蠻觸,天下今經幾秦鹿。
向非孔壁斷遺編,安得西湖芳草綠。
子規自失來時路,卻喚青春早歸去。
山中刬地亂紅來,不是東風扶杖處。
浩歌起舞君莫猜,一樽幸遇桃花開。
貂蟬珠履黃金釵,后五百年俱塵埃。
宮袍仙人獨不死,日日長江釣江水。
飛烏走兔且莫忙,看我煙云生碧紙。
堂堂楚漢多蠻觸,天下今經幾秦鹿。
向非孔壁斷遺編,安得西湖芳草綠。
子規自失來時路,卻喚青春早歸去。
山中刬地亂紅來,不是東風扶杖處。
浩歌起舞君莫猜,一樽幸遇桃花開。
貂蟬珠履黃金釵,后五百年俱塵埃。
宮袍仙人獨不死,日日長江釣江水。
飛烏走兔且莫忙,看我煙云生碧紙。
楚漢相爭如同蠻觸之爭般渺小,天下至今歷經了多少像爭奪秦鹿那樣的紛爭。若不是孔子整理古籍,哪能有西湖如今芳草萋萋的美景。子規鳥迷失了來時的路,卻呼喚著青春早早歸去。山中突然有許多落花飄來,這里已不是東風扶杖漫步之地。放聲高歌、起身起舞,你別猜疑,有幸能在桃花盛開時與美酒相伴。那些頭戴貂蟬冠、腳穿珠履、插著黃金釵的權貴,再過五百年都化作了塵埃。只有那身著宮袍的仙人長生不死,天天在長江邊垂釣。太陽月亮且別忙匆匆運轉,看我在紙上繪出煙云美景。
蠻觸:《莊子·則陽》中記載的兩個小國,比喻為小事而爭斗。
秦鹿:比喻政權,出自“逐鹿中原”的典故。
孔壁斷遺編:指孔子整理古代典籍。
刬地:突然。
貂蟬珠履黃金釵:形容權貴的服飾華麗。
宮袍仙人:可能指超凡脫俗、逍遙自在之人。
飛烏走兔:指太陽和月亮,古代神話中太陽里有三足烏,月亮里有玉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了一定的人生起伏,對歷史和現實有了深刻感悟之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政治紛爭、世事變幻,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對人生和歷史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和世事無常,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開闊、情感豪放。它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傳統題材的創新表達和豪放的創作風格。
君才十倍我,而氣亦倍之。等閒弄筆札,時復雜怒嬉。東坡乃天人,群怪吠故宜。只惜元祐政,廝壞無一遺。頗亦懟君激,何妨少委蛇。胡為料虎頭?一斥瀕九危。世運實丁此,陸沈坐咎誰?茲境恍昨昔,三復涕漣洏。
幾處回莊隔短藩,深山始信有桃源。兩行弱柳迎幽客,一帶清溪抱碧園。流水縱橫頻欲枕,野花寂寞總無言。濃陰夏日欣游此,車馬由他世外喧。
農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巡回宮闕傍,其意無由吐。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堂就新紆上相車,名尊為出紫泥書。清杯燕喜三春半,黃閣歸來一紀馀。香徑生輝榮草木,畫檐垂蔭樂禽魚。官輕可笑江東老,也漫懷章詫里閭。
西北高樓上,南山日面欄。勢籠秦地勝,陰落渭波寒。帶雨新屏活,穿云古道難。仙扃如可造,便擬掛朝冠。
結客囊空強自寬,故移金橘傍闌干。世人只羨黃金好,質有真金可靜看。
東海三何。子朗最多。人中爽爽何子朗。
皎皎銀河缺又圓,恍如明鏡下云端。影沉湖海蛟龍戰,光照山川虎豹寒。玉兔頻移丹桂茂,姮娥無事廣寒閑。何時共約扳仙桂,直上云梯萬里看。
落日橫江老白蘋,同鄉停問一相親。未嫌李尉翻新曲,偏喜何戡是舊人。玉管漫吹秋月白,紅牙曾按綺筵新。坐中恐有傷心客,莫唱伊涼《水調》頻。
萱親不可見,令子竟何依。落日啼烏鳥,晨風動綵衣。傷心看隴樹,清夢引慈闈。為問王孫賈,誰應望汝歸。
官府年頭事,山中知未知。更新夏正朔,依舊漢威儀。病腳春扶起,歸心雨壓遲。東家未吾厭,飽飯細論詩。
俄驚節序臨冬月,禾黍低低傍水稠。午夜漏殘燈焰小,銅盤風細篆香浮。寒威漸覺生臺館,疏草何妨載竹篝。勒馬山前回首望,薊門煙雨正堪愁。
花臺欲暮春辭去。禿襟小袖調鸚鵡。嘹嘹濕姑聲。歌回蠟板鳴。夢中相聚笑。拂鏡羞溫嶠。無物結同心。龐眉入苦吟。
山泉清可愛,絕頂日淙淙。一派已奇甚,飛來況復雙。
山中宜水水宜亭,水涌山頭若建瓴。年久溜穿三峽石,夜深光碎一天星。氣連銀漢形分白,痕入蒼煙界破青。我愛泉聲清不寐,氈廬伏枕耐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