酅公合祔挽歌
草露前朝事,荊茅圣主封。
空傳余竹帛,永絕舊歌鐘。
清鏡無雙影,窮泉有幾重。
笳簫最悲處,風入九原松。
草露前朝事,荊茅圣主封。
空傳余竹帛,永絕舊歌鐘。
清鏡無雙影,窮泉有幾重。
笳簫最悲處,風入九原松。
草上的露水映照著前朝往事,如今荊茅之地是圣主的封賜。徒然在史冊上留下記載,舊日的歌鐘之音已永遠斷絕。清澈鏡子里再無成雙的身影,黃泉之下不知有多少重。胡笳和簫聲最悲戚之處,是風穿過九原的松樹。
酅公:指前朝后裔被封酅公者。合祔:指合葬。草露:草上的露水,常象征易逝之物。荊茅:荊和茅,借指封賜之地。竹帛:竹簡和白絹,指史冊。歌鐘:伴唱的編鐘,代指音樂。清鏡:明亮的鏡子。窮泉:指黃泉。笳簫:胡笳和簫,兩種樂器,聲音悲戚。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后泛指墓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在朝代更迭后,作者目睹前朝后裔酅公合葬之事,感慨前朝興衰,于是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和對逝者的悼念。
此詩主旨是哀悼酅公合葬,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悲戚意境,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朝代更迭的感慨。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