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壺隠挽詩
種德黃芽鼎,陶心碧玉壺。
多交天下士,幾喚竹間廚。
秋雨涼催讀,春風醉索扶。
忽成觀化去,冷落輞川圖。
種德黃芽鼎,陶心碧玉壺。
多交天下士,幾喚竹間廚。
秋雨涼催讀,春風醉索扶。
忽成觀化去,冷落輞川圖。
在黃芽鼎中培育德行,在碧玉壺里陶冶心靈。與天下眾多賢士交往,多次呼喚竹間廚房準備餐食。秋雨帶來涼意催促著讀書,春風中帶著醉意需要人攙扶。忽然間就離世而去,只留下輞川圖般的居所冷冷清清。
黃芽鼎:可能是一種象征培育德行的器物。
碧玉壺:象征陶冶心靈的載體。
輞川圖:唐代王維繪有《輞川圖》,這里借指逝者居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逝者離世后,詩人為紀念逝者而作。從詩中能看出逝者生前品德高尚、交友廣泛、生活閑適,詩人可能與逝者相識,對其較為敬重。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逝者,突出逝者品德修養和高雅生活。以簡潔典雅的語言,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出逝者一生及離世后的不同狀態,在挽詩中具有一定藝術價值。
風花欲去向誰邊,化作香泥色尚鮮。最是東君無力甚,難留一片畫欄前。
嫌夢短,問途長。不堪量。更道山多隨路轉,歷炎涼。云里初放殘陽。馬蹄破,又早昏黃。路盡更疑無去處,有羊腸。
丹崖石壁倚層峰,別是人間天一重。流水白云長自在,蒼苔翠蘚漫堆封。仙人跨鶴歸何處,游客攜琴喜見逢。自古傳聞三十六,誰知此地有靈蹤。
王子宅前千個竹,拂檐當戶總蕭蕭。土垣近出青相映,池水下通寒不凋。上客頻留蒼玉佩,佳人時度紫鸞簫。重尋載酒題詩處,記取龍灣第二橋。
趙鬼食鴨肅刂。諸鬼盡著調。
不見翻風麥浪齊,但看煙柳接長堤。牛眠野岸初肥草,燕掠寒潮乍退泥。單棹賣漿依戍堠,連筒汲井灌蔬畦。懸知節氣將芒種,再望甘霖助一犁。
西都舊事君須記,東潁新詩我未能。來伴支筇眺斜日,晚山相對玉崚嶒。
心閒無夢到南柯,惟惜殘春又欲過。一徑綠陰芳樹合,半簾紅雨落花多。閑吟詩到清新句,坐看杯生瀲滟波。自是經朝書倦讀,不關中酒臥林阿。
秦虢風流本一家,豐枝秾葉映雙花。欲分妍丑都無處,夾道游人空嘆嗟。朱幩玉勒控飛龍,笑語喧嘩步驟同。馳入九重人不見,金鈿翠羽落泥中。
人道秋風長桂時,天臺散種未為遲。如君算到白榆窟,揀取南來第一枝。
樹影落芳洲,澹然忘去留。夕陰散潭底,秋草過人頭。魚伏水初冷,鳥啼村更幽。吾生得隨寓,江海藐沙鴎。
天宇正高爽,更躡最高樓。長風為我驅駕,極目海山頭。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齊山杜牧,人景自堪酬。舉酒酹空闊,汗漫與為游。捻黃花,憐白首,恨難收。頹齡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眼底朱甍畫棟,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鳴秋。萬里一搔首,無處著蕭颼。
南州佳品勝羅浮,青女飛花任打頭。寒涸更深香更烈,松朋梅友敢凌不。
英妙才華譽四馳,秋風鶚薦上京師。太沖久有三都賦,韓愈今無二鳥詞。天下名山游覽日,道傍幽跡和吟時。浮云富貴何須問,要使香名勒鼎彝。
春芳已搖落,一枝開庭陰。遲暮不自惜,東風詎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