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韻答子有
舊雨來人眼底稀,春風獨許共襟期。
斜川追古年年早,曲水從今事事奇。
爛熳和詩齊少長,淋漓被酒略崇卑。
驚回蜀道芳時夢,花亞銀釵舞竹枝。
舊雨來人眼底稀,春風獨許共襟期。
斜川追古年年早,曲水從今事事奇。
爛熳和詩齊少長,淋漓被酒略崇卑。
驚回蜀道芳時夢,花亞銀釵舞竹枝。
過去的老友來相見的越來越少,只有春風允許我與你共懷期許。像斜川集會追慕古人一樣每年都早,從現在起曲水之會的事都顯得新奇。大家盡情吟詩不論年少年長,暢飲美酒也不論地位高低。從蜀道美好時光的夢中驚醒,看到花壓銀釵人們舞動竹枝。
舊雨:指老朋友。
襟期:抱負、志趣。
斜川:晉代陶淵明曾與友人在斜川集會賦詩。
曲水:古代風俗,于農歷三月上巳日(魏以后固定為三月三日)就水濱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環曲成渠,流觴取飲,相與為樂,稱為曲水。
爛熳:盡情、暢快。
被酒:中酒、醉酒。
崇卑:高低、貴賤。
花亞銀釵:花朵壓著銀釵。
竹枝:指竹枝舞,是一種民間舞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可能詩人與友人相聚,舉行類似古代文人雅集的活動,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或許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有一定的交流活動,詩人在與友人的相處中,回憶往昔、展望當下,從而寫下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的相聚,展現文人雅集的歡樂。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交活動。
更無人跡逐攀躋,廬岳烏藤手自攜。滄海誰論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棲。幽芳滿徑春難老,翠樾連云日易西。況有北郊宜曠望,公馀聊此發醯雞。
寶剎都城內,今朝曠野中。浮圖瞻寶志,書記憶劉聰。畫屋煙花繞,青松雨露濃。徘徊增感慨,歷落問英雄。書記去已久,令人動慨慷。但能成事業,不解制綱常。花落重城晚,云沉大野荒。盧溝三尺土,春雨樹蒼蒼。
乍面成乍煦,易諾旋易悔。孰與少踟躕,猶令直道在。
波沉古月,詞魄何從覓。柳外風寒秋瑟瑟。夜靜羈人夢覺,休倚橋闌弄長笛。亂愁織,林煙正凝碧。酒杯淺,水鄉窄。悵蘭汀荻港迷仙客。漫系扁舟,渡頭空待,枯坐涼亭淚滴。
老圃無穿鑿,多君自作屏。初萌兒女象,解籜弟兄情。風戛鳴珰近,煙棲翠幄橫。老人逢細字,為爾早篝燈。
一壺春色玉生光,最愛霏霏繞鼻香。淺醉不禁衣袖冷,幽林風雨夜蒼涼。
思七水,勝境小丹邱。村隔河西依巘聚,瀑懸澗北瀉云流。紅葉大勞秋。
松是山靈一手栽,堯天長就棟梁材。龍髯怒起春風急,似怪游人喝道來。
云壑森煙樹,扁舟釣夕陽。平生誰是侶,鷗鷺日徜徉。
古驛深春雨,荒城帶落暉。雞豚當道泯,煙火隔江微。所至無完室,相逢盡短衣。干戈乘劫運,暫與圣恩違。
有樊有樊,樹余以蓀。胡不蕭艾,蕭艾實繁。彼繁胡治,刈而為芻。嗟人有邑,曾不是圖。匪余蓀之病,余聞有命。
諸公學道,略聽予言。如同干句家緣。試看登桿踏索,走馬行船。何曾說辛道苦,遇艱難、轉轉心堅。忘危險,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謹謹專專。假是蘇秦陸賈,說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無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雨馀涼思一襟回,琳館苔花滿石臺。雙鶴溯風留語去,獨槐當戶送陰來。丹爐幾向清宵伏,蕓檢時從白日開。避暑又看今歲始,不辭冰果薦春杯。
粉翅舞風輕,雙飛趁晚晴。聯翩花日暖,來往柳煙清。穿徑尋香絮,過墻逐落英。莊生千載夢,驚醒世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