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老人荷花
紅紅白白兩般栽,淺淺深深一氣催。
但愛透從清水出,不辭脫自淤泥來。
隨花著蓋相依立,聚菂為房忍擘開。
妙潔色香無間斷,床頭更撥洗兒醅。
紅紅白白兩般栽,淺淺深深一氣催。
但愛透從清水出,不辭脫自淤泥來。
隨花著蓋相依立,聚菂為房忍擘開。
妙潔色香無間斷,床頭更撥洗兒醅。
荷花有紅有白兩種顏色栽種在一起,或淺或深的色彩都由一股自然之氣催發而成。人們只喜愛它從清水中透出的純凈,卻不嫌棄它從淤泥中生長而出。荷葉如同花蓋一樣與花相互依偎挺立,蓮蓬聚集蓮子形成蓮房,讓人不忍心將其掰開。荷花美妙潔凈、色香不斷,詩人在床頭還特意斟上洗兒酒來欣賞它。
兩般栽:指紅荷和白荷兩種不同顏色的荷花栽種。
一氣催:指自然之氣促使荷花生長開放。
透從清水出:化用周敦頤《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強調荷花從清水中透出的純凈。
脫自淤泥來:同樣化用《愛蓮說》,表明荷花生長于淤泥之中。
著蓋:指荷葉像花蓋。
聚菂為房:菂,指蓮子,蓮蓬聚集蓮子形成蓮房。
擘開:掰開。
洗兒醅:洗兒酒,這里詩人用來表示對荷花的喜愛而飲酒欣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對荷花的贊美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賞荷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比較注重自然之美和文人的雅趣,詩人看到荷花的高潔品質,借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荷花的高潔品質,突出特點是化用典故來豐富內涵,語言自然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獨特感悟和表達。
話別都門歲再除,歸田猶復帶經鋤。
春朝結佩同迎駕,夜雪寒窗并直廬。
東閣何堪薛宣吏,長安久絕子公書。
故人江上新開府,一笑樽前氣少舒。
謝公遺躅閟蒼苔,乘興飛霞得得來。
洞鎖暮云松偃蹇,江涵白月影徘徊。
吾曹趣了癡兒計,蘿徑難留俗駕回。
安得麻姑能送酒,他時藉草共傳杯。
平生慕英游,望公真山斗。一見開心誠,已落諸人后。
龍門豈甄擇,大小俱容受。聯轡尋勝踐,春風倚尊酒。
惟公對江梅,端若同志友。玉色洗塵沙,幽姿出藜莠。
命客花下坐,相與沃醇酎。非公無此客,譬諸草木臭。
向晚入深巷,蒼根倚甕牖。始知水西頭,臥梅勝臥柳。
有客三嘆息,此樹警老丑。一笑客誠癡,萬法要經久。
奇卉如尤物,過眼不必有。惠我終日香,重來香在否。
但從此理悟,那復長搔首。念公捧召節,修名當不朽。
艤舟未忍去,拓尋訪林藪。中心甚虛明,外慕厭紛糾。
杖屨循古岸,細話猶開誘。再拜誦公詩,一洗芻豢口。
兔葵搖曳雨蒙蒙,尚有夭桃出舊叢。
輕簿不禁三月浪,飄零常恨五更風。
燕泥亂啄粘香蕊,漁艇猶疑趁落紅。
惆悵眼前興廢事,靈云今已悟真空。
來訪西巖老,家居水竹村。
紫鱗游鏡曲,黃犢臥云根。
自昔好賓客,相傳到子孫。
不行亭下路,護筍別開門。
真仙祠館鎖層嵐,下瞰平疇十里寬。
譜牒尚標唐篆額,風儀仍是漢衣冠。
紫芝白兔靈如昨,石碣丹湖事不刊。
千古云孫牛馬走,敬瞻遺像仰高寒。
畏暑征涂倦,僧窗借榻眠。
聚蚊雷隠隠,夢蝶晝翩翩。
喜斷梅黃雨,慵參柏樹禪。
潮生富春渚,重泛謝公船。
遲遲欲去戀雙溪,獨樂簞瓢不糝藜。
豈稱昔賢為半刺,只堪老宿話全提。
家貧未辦千頭橘,世習猶堪兩顆梨。
速丐雄篇重行橐,三山佳境易為題。
別日江梅半透春,梨花開后獨愁人。
欲將芳草萋萋恨,寄向滄江六六鱗。
兩處吟當看雪夜,數篇抄值落花晨。
未輸謝客池塘夢,千里賡酬句要新。
南國春回早,梅殘已換年。
郊原青入眼,老境雪侵顛。
欲和歸田賦,仍吟止酒篇。
苦無游宦樂,此興寄林泉。
宿昔妖蟆磔,仍圓顧兔靈。
桂華滋白露,輪玉碾青冥。
倦翼翻烏鵲,愁腸念鹡鸰。
獨謠成短韻,酸楚不堪聽。
渺渺汀舟雨滿川,樓臺煙靄羃愁邊。
春風邀勒梅都謝,夜雨淋浪柳尚妍。
僧缽偶分蒲塞供,佛香時送水沉煙。
佳時更擬攜筇出,拾翠人歸喚渡船。
古天下士亦多艱,魑魅于今合改顏。
道在蓋公猶夢見,天憐賈誼得生還。
風休江北一聲櫓,春盡劍南何處山。
故國異方身健在,也知書眠未斕斑。
禁籞芳菲歲又新,兩宮行樂及良辰。
雙瞻黃繖天回笑,并御花驄雨灑塵。
漢殿捧巵稱萬壽,葛天張樂和千人。
歡聲試采康衢詠,帝力熙熙物自春。
千里頻年別,人來數寄書。
舊題紅葉處,猶記白頭初。
薤露危如此,庭蘭賦有余。
摩挲東望眼,歸泣向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