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隆慶壽詩韻 其二
史君筆斡萬牛回,腳底春風舌底雷。
一夜劇談逢野閬,百年高誼見歐梅。
客心袞袞江流去,老色翩翩歲事來。
墮地渠儂天已定,酒邊贏得笑顏開。
史君筆斡萬牛回,腳底春風舌底雷。
一夜劇談逢野閬,百年高誼見歐梅。
客心袞袞江流去,老色翩翩歲事來。
墮地渠儂天已定,酒邊贏得笑顏開。
史君(指徐隆慶)筆力強勁,如同能轉動萬牛,腳下生風,言辭如雷。一夜暢快交談如同遇到山野逸士,這份深厚情誼堪比歐陽修和梅堯臣。客居之心如江水滾滾流去,衰老之態隨歲月翩翩而來。人的命運上天早已注定,不如在酒邊贏得笑顏。
史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里指徐隆慶。
筆斡萬牛回:形容筆力強勁。
舌底雷:形容言辭有氣勢。
野閬:山野間的逸士。
歐梅:指歐陽修和梅堯臣,二人友情深厚且文學成就高。
袞袞:連續不斷的樣子。
渠儂:吳方言,他、他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與徐隆慶相遇交談,二人相談甚歡,結下深厚情誼。當時可能詩人客居他鄉,感慨時光流逝,在與友人的交往中既有對友人的贊賞,也有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贊賞和深厚情誼,同時流露出對時光和命運的感慨。其特點是豪放與感慨并存,用典巧妙。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創作技巧和豐富的情感表達。
拜將壇高卓義旗,五洲睽目屬雄師。當時力保危臺意,只有軍前壯士知。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啼鵑喚起東都夢,沈郁風云已五年。
鳳凰臺上望鄉關,地老天荒故將閒。自寫鄂王詞在壁,從頭整頓舊河山。
誰能赤手斬長鯨,不愧英雄傳里名。撐起東南天半壁,人間還有鄭延平。
好山深處靜開軒
目送孤云手弄泉
枕石堂無金玉富
濯纓家有子孫賢
初尋舊隱逢三伏
已發新吟僅百篇
聞說夜分煩暑散
涼飆渾似素秋天
襄星爍爍過西樓,
珠斗半落銀河流。
月邊桂子香未發,
井上梧桐葉已秋。
仙娥采芳榆水次,
翠谷先傳青鳥使。
湘嬰鼓瑟曳龍裾,
太乙吹笙調鶴馭。
瑤草香銷玉砌封,
緗裾猶帶石榴紅。
空中吹落瓊花鈿,
玉輦須臾看不見。
天外唯聞環佩聲,
白云飛去海風生。
元帥東陽主,
令君吾故人。
可憐九華客,
猶是一窮民。
古者狂狷士,
人間自在身。
化工都不管,
何地有陽春。
大麥成苞小麥深,
秧田水滿綠浮針。
今年一飽全無慮,
寬盡歸舟去客心。
秋日同文館,西風昨夜回。
燕巢留屋角,蛛網掛墻隈。
書任邊韶懶,詩慚匡鼎來。
人人皆抱璞,誰是濟川才。
徐邈今非介,申棖焉得剛。
立朝無附麗,受謫更芬香。
戲綵衣冠盛,圍棋日月長。
典刑今已矣,無復巋靈光。
卜地搆軒楹,心閑樂自生。土花凝碧嫩,林葉溜紅輕。月射檐牙白,泉穿石罅清。自緣幽興足,初不為逃名。
未老已偷閑,蕭蕭屋數間。杯傾螺殼紫,冠制鹿皮斑。隱幾聞啼鳥,鉤簾見遠山。秋來無一事,衣佩盡紉蘭。
舉世長昏飲,疇能問獨醒。門無題鳳字,囊有換鵝經。種就花成錦,移來石作屏。閑中供一玩,相對眼偏青。
一榻清于洗,翛然思不群。紫苔行處滿,黃鳥坐來聞。琴奏梅間月,棋敲石上云。蒲塘新水暖,花落覆輕紋。
自識清堪樂,誰云俗可污。泉烹建溪茗,香靄博山壚。月冷梅魂瘦,風清鶴夢孤。近來疏懶甚,簪組意俱無。
歧路竟喧紛,心閑苦不聞。字臨王逸少,詩學鮑參軍。竹里敲茶臼,花前倒酒尊。嵇生本高致,寧肯在雞群。
門徑掩蒼苔,清幽絕點埃。投閑惟樂道,多病孰憐才。竹每穿籬引,花常稅地栽。一簾飛絮晚,游俠不曾來。
遁跡衡門下,棲遲得自由。梅花懸小帳,蓮葉汎輕舟。事業慚鳴鳳,生涯笑拙鳩。塵纓何處濯,門外有清流。
鎮日掩柴扃,長歌醉復醒。草生元亮井,竹覆子云亭。煖玉礱棋局,秋金鑄硯屏。都將舊游事,一笑晚山青。
樗散真成癖,支離類隱淪。林深多綠蘚,地僻少紅塵。酒熟頻留客,詩成不寄人。清風無限樂,即此見天真。
秦中好女勝羅敷,翡翠為裳香作車。不用相逢問夫婿,東方千騎上頭居。
千金西去買娉婷,萬樹梨花斂色迎。聞道燕京誇祓禊,讓君先賦麗人行。
晝永深閨簾不捲,紗窗風裊爐煙。最無聊賴是今年。夜闌消夢雨,春盡落花天。
記得陽關低唱處,河梁回首潸然。從來聚散總前緣。行云無去住,明月有虧圓。
天門兩扇射晴暉,瞑色蒼蒼靄翠微。
雙鎮中流排畫出,孤帆一片載詩歸。
橫江已斷千年鎖,擘華常開萬古扉。
回望翠螺如擁髻,朗吟誰攬謫仙衣。
閒憶山中一片云,
歸歟莫待草風薰。
老身豈可為形役,
俗語何堪著耳聞。
乍醉乍醒終郁郁,
孰非孰是幾紛紛。
顛寒踣餓男兒事,
已辦淵明自祭文。
我公龍章兼鳳姿,民望久屬天子毗。中間卅年隱鄉里,孝友政外奚為為。閩江上下兩聽水,圖史花竹爭紛披。成章更與逮小子,橫舍一一分級差。
帆風忽踔萬千里,親見蛟鱷行跜夔。僑流忠愛良未衰,喁喁內向能撫誰。歸來報告千萬語,讀者思臥聞者疑。
屬聞圣朝恫五典,宣室昨者重受釐。河東由來股肱郡,陰曀待子開清曦。用人行政枋未墜,愿采荃蕙毋薋葹。
吁嗟乎,運當陽九想骨鯁,何異伏暑懷冰凘。幸令可治勿鹵莽,疾革盧扁猶庸醫。
上谷荒崖百級梯
詩囊香碗手親攜
云從山脊行邊出
天向蕪平盡處低
古墓樹稀群雀噪
遠村人靜無雞啼
邊疆高地風光好
游興正濃日已西
才陟南崖又北峰,群峰疊峙不雷同。
千章喬木潑濃翠,半壁斜陽逗淺紅。
磐石倚成危石枕,大山環作小山宮。
詩懷眼界開如許,頓覺塵緣一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