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三
新系青絲百尺繩,
心在君家轆轤上。
我心皎潔君不知,
轆轤一轉一惆悵。
新系青絲百尺繩,
心在君家轆轤上。
我心皎潔君不知,
轆轤一轉一惆悵。
剛剛系上百尺長的青絲繩,我的心就像那轆轤上的繩索,緊緊系在你身上。我的內心純潔無瑕,你卻全然不知,轆轤每轉動一次,我的心中就增添一份惆悵。
新系:剛剛系上。
青絲:青色的絲線,這里指繩子。
轆轤:井上汲水的工具,一般是圓柱形,可繞繩索。
皎潔:形容內心純潔、清白。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是一位女子在愛情中遭遇了不如意,不被對方理解,從而抒發內心的哀怨之情。在古代,女子在愛情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這種情感的抒發較為常見。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在愛情中的哀怨。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形象的比喻來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古代女子愛情生活中的普遍情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凈展流犁天正午。倦攤書、翠陰籠樹。娟娟帝子,情根淚點,倩紅斑留住。纖就笛材勻,春蔥亂,文漣千縷。涼云半枕,清風半簾,詩來在、夢中路。晚醉醒,茶味苦。最承恩、汗香聞處。紋幬未掩,蟬紗乍脫,襯冰肌如許。玉腕嫩紋生,荷花樣、臉潮含露。秋心到此,青奴漫領,瀟湘夜雨。
難覓安必法,聊憑遮眼書。意傳言以外,夜惜晝之馀。
多士寧王室,中宸夢傅巖。如何兩京客,猶掛五湖帆。落落云松節,飄飄霜葉杉。深藏草檄手,端欲取殽函。
一番雨、滴心兒醉。番番雨、便滴心兒碎。雨滴聲聲,都裝在、心兒里。心上雨,干甚些兒事。今宵雨,聲又起。自端陽、已變重陽味。重陽尚許花將息,將睡也、者天氣怎睡。問天老矣,花也知未。雨自聲聲未已。流一汪兒水。是一汪兒淚。
補就青瓷轉玉盤,夜深秋重釀新寒。不知何處欄干好,許我閑憑借月看。
妙墨真連草,清辭角應商。襟期容汗漫,興致入蒼茫。派自王摩詰,才分馬子長。宦途休嘆滯,眉宇見新黃。
喚此人間何世,老天知醉醒。為往日、二老銷亡,山河影、步步新亭。思君如今更酷,光天下、夜黑燐自青。竟先后、化作長星。空山叟、破屋珠淚盈。去歲記尋雁程,江樓坐上,當官盼到黃瓊。按拍三清。善才韻,有誰聽。甘人乍逢魑魅,酒后語,夢中情。茅齋少城。芙蓉萬樹外,風露零。
柳動晴風拂路塵,年年宮闕鎖濃春。一從翠輦無巡幸,老卻蛾眉幾許人。
非竹非桃。甚眉舒翠玉,淚掩紅綃。新妝明灼灼,嫩葉影蕭蕭。天臺仙子降湘皋。淚痕酒痕,春情未消。瑤池果,定惹得、鳳皇兒笑。詩巧。圖更巧。春在武陵,人自彈琴嘯。萬綠叢中,小紅心上,和合瓊株瑤草。知是雙仙化身來,夏中開到秋難老。潼江邊,杜陵翁、作杖尤好。
風吹柳帶搖晴綠,蝶繞花枝戀暖香。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教愁色對愁腸。
酥了春心,但有物相挨,收盡嬌艷。碎葉搖風,花粲女兒宮臉。無意掛到裙釵,未飲醉妝全亂。問甚時、玉骨偷換。香軟任它廝見。似聞仙液苔根薦。系金莖、露珠圓茜。依稀樹癢搔無力,慵送秋波眼。休認夜合性情,況翠柳章臺千點。僅向人迎送,吹作雪,隨風散。
滄溟一滴咸無際,厚地纖塵廣有馀。何事陋容人寫得,祇緣蹤跡在龍舒。
坐看暝色沒無垠,襟抱凄寒不可溫。影事上心墳鬼語,憧憧齊出趁黃昏。
竟無計。作個鄉農,荷笠歸大理。嘆彩云春散,愛晴一草,潘安才費。耿使星天際。渝州四月千花委。為杜宇,穿了望眼,銅仙鉛淚。甚巴云底。又扁舟東下,蒲團面壁。從今消盡世味。生生誓撇殘書,補陀山、自挑行李。問何年、仍掛衲峨眉,淘灘灌水。自失潛庵約,南天何限心悴。
往事成塵欲作堆,直堪墟墓認靈臺。舊游昔夢都陳跡,拉雜心中瘞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