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友野外
雨意方濃改作晴,杖藜野外訪柴荊。
爭尋桑葉占蠶熟,退立田塍避犢行。
風過沙平收鳥跡,煙濃寺沒但鐘聲。
小童走報余將至,一笑松間倒屣迎。
雨意方濃改作晴,杖藜野外訪柴荊。
爭尋桑葉占蠶熟,退立田塍避犢行。
風過沙平收鳥跡,煙濃寺沒但鐘聲。
小童走報余將至,一笑松間倒屣迎。
原本雨意正濃卻忽然轉晴,我拄著藜杖到野外拜訪友人。人們爭著尋找桑葉來占卜蠶繭是否豐收,我退到田埂邊避讓小牛行走。風刮過沙地,沙面平整,鳥的足跡消失了,煙霧濃重,寺廟隱沒,只傳來鐘聲。小童跑去報告說我要到了,友人在松間笑著倒穿著鞋子出來迎接我。
杖藜:拄著藜杖。藜,一種草本植物,莖可以做拐杖。
柴荊:用柴木、荊條編成的門,借指簡陋的房屋,這里指友人住所。
田塍:田埂。
倒屣:倒穿著鞋子。形容急忙迎客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是詩人在一個雨轉晴的日子,前往鄉村拜訪友人。當時社會環境可能相對安定,鄉村生活寧靜祥和,詩人懷著輕松的心情,漫步野外,感受鄉村的生活氣息。
這首詩主旨是訪友,突出特點是生動描繪鄉村生活場景,展現鄉村的寧靜與生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以其質樸的語言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體現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細致觀察和熱愛。
豚彘由來不入筵,割牲須見血毛鮮。稻粱蔬果成抓飯,和入羊脂味總膻。
佛法二字,人人知有。狼毒砒霜,那容下口。直饒透出威音前,也是癡狂外邊走。
航海來探教外傳,要離知見脫蹄筌。諸方參遍草鞋破,水在澄潭月在天。掃盡葛藤與知見,信手拈來全體現。腦后圓光徹太虛,千機萬機一時轉。妙處如何說向人,倒地便起自分明。驀然踏著故田地,倒裹幞頭孤路行。求真滅妄元非妙,即妄明真都是錯。堪笑靈山老古錐,當陽拋下破木杓。豎拳下喝少賣弄,說是說非入泥水。截斷千差休指注,一聲歸笛啰啰哩。
中夜不成寐,憶君前可知。乍從燈下到,猶似夢歸時。屈指論年月,開襟對酒卮。誰能更碌碌,辛苦話天涯。
地白天易曉,凍云時未去。綠窗一夜寒,青山渺何處。
雁影橫空,觸忤情懷難說。記西窗、匆匆話別。盈盈秋水,渺行舟如葉。剩凝眸、暮云千疊。虛堂簾卷,不奈雨絲初歇。聽蛩聲、離心百結。年來憔悴,最深秋時節。待歸期、早梅如雪。
祖帳連芳樹,征帆掛夕曛。鄉心閩海月,客夢楚江云。候館雞聲早,平蕪雁影分。懸知霄漢上,早晚薦雄文。
晨步城西岡,遙望終南岑。荊棘高蔽天,白曜翳以陰。雞食鸞鳳饑,蛾眉讒妒深。葑菲遺下體,一別成飛沉。出門眺四郊,莽莽悲風吟。海水有可測,傷哉誰諒心。少陰盛霜雪,崎阻鴻雁饑。荷斧入林谷,日暮誰共歸。林樹窈冥冥,徑路多虎羆。北斗橫塞岑,邰野風振悲。欲往河無梁,念子忽如迷。榮耀在須臾,亡沒誰復知。思附玄鶴翼,從子以高飛。
?毛吹朔雪,細肋臥晴沙。曉牧尾搖扇,春游項引車。湩流便逐草,酪膩正需茶。日夕歸棲處,因風想塞笳。
拄頰看山覓句忙,相逢何必問行藏。雄心自是宦情薄,傲骨由來俗眼妨。我輩生涯惟寸管,人間約法有三章。知君不少飛揚意,一羽云霄萬里長。
掛香中秋夜,千里素輝溶。如此好天良夜,翻在別離中。遙想故園今昔,開得嫦娥鏡閘,孤影嘆飛蓬。有恨啼紅燭,無語寄西風。相望處,山疊疊,水重重。衣寬帶剩,天涯辛苦萬方同。衣上雨痕塵涴,枕上淚痕冰透,一一記離悰。但愿云間月,長照異鄉人。
殘編一讀一傷神,千古西山有替身。忍餓著書老作手,辭家逃世舊遺民。堅持名節酬君國,甘守饑寒鍊苦辛。更有寧都魏叔子,白頭相對共沾巾。
黃昏過后,心頭眼底,一味清寒。前歡記否,衣香絮點,春影小長干。吳歈聽斷,催拍誰點弓彎。雕櫳近底,娟娟凍月,還當翠眉看。
食貧寧問肉如陵,且喜官曹簡事程。千里平淮隨地闊,一江遠水照天明。幾多懷古登臨意,時作搔頭諷詠聲。酬唱敢希珠樹秀,粗分菽麥異周兄。
桑椹才肥杏又黃,甜瓜沙棗亦糇糧。村村絕少炊煙起,冷餅盈懷喚作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