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詞二首 其二
黼翣方徐轉,龍輴望已遙。
胥濤平似掌,禹穴儼如朝。
喪考群心痛,號旻圣孝昭。
稽經崇廟號,萬世永尊堯。
黼翣方徐轉,龍輴望已遙。
胥濤平似掌,禹穴儼如朝。
喪考群心痛,號旻圣孝昭。
稽經崇廟號,萬世永尊堯。
飾有斧紋的棺飾剛剛緩緩轉動,載著皇帝靈柩的喪車已望之遙遠。錢塘江的波濤平靜如掌,大禹陵莊重得如同在接受朝拜。失去先帝眾人痛心,皇帝號哭上蒼圣孝彰顯。依據經典尊崇廟號,千秋萬代永遠尊奉先帝如堯帝一般。
黼翣(fǔ shà):古代出喪時棺上的裝飾,形如扇,飾有斧紋。
龍輴(chūn):載運天子靈柩的車。
胥濤:指錢塘江潮,傳說伍子胥死后被吳王夫差投于江中,化為濤神。
禹穴:大禹的葬地。
考:指死去的父親,這里指先帝。
旻(mín):天,天空。
稽經:依據經典。
尊堯:尊奉先帝如堯帝一般圣明。
此詩是為宋高宗趙構去世而作。宋高宗趙構在位期間,政治局勢復雜,與金朝有和有戰。他退位后,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去世。詩人在其喪儀期間創作此挽詞,以表達對先帝的哀悼和對新朝的期許。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高宗皇帝,通過描繪喪儀場景、借景抒情等手法,展現皇家喪儀的宏大和對先帝的尊崇。其特點是語言莊重、意境肅穆,在文學上體現了挽詞這一文體的規范性和嚴肅性,反映了當時對先帝的敬重和哀悼之情。
百萬逐呼韓,頻年不解鞍。兵屯絕漠暗,馬飲濁河乾。破虜功未錄,勞師力已殫。須防肘腋下,飛禍出無端。
本無媚春態,豈與群世爭。貞心對此石,寒歲結真盟。
自為煙波主,長作煙波游。擘破紅蓮瓣,輕盈制小舟。小舟恰受人三兩,九日乘流坐天上。今人翻作古人案,已變登高為泛廣。繡被何須載鄂君,蘭橈不用呼吳榜。舟中何所有?鱸膾兼莼絲。江清月更朗,正值秋高時。玉盞浪搖紅琥珀,金蛇尾擺青玻璃。乘流而逝兮遇坻則止,日落潮生兮海風又起。乘風縱柁任吾之,瞬息寧知千萬里。取石應攀織女機,濯纓疑到銀河水。鼓吹一部,歌童一雙。聲穿云而裂石,龍警睡而翻江。視龍猶蝘蜒,捉龍入酒缸。我騎醉龍拂云去,琴高赤鯉同翱翔。更笑古人愚,釣國而釣璜。茲江異渭水,署曰水仙鄉。浮家泛宅無涯岸,弄月觀濤夜將半。誰云一葉小輕舟,星斗垂珠天作幔。贏得投閑自在身,鷗群漁父永為鄰。君看桂水鳴榔客,不數龍山落帽人。
李君青原英,早辟此州掾。遭時極艱虞,酬酢周萬變。軒昂七尺軀,磊砢出群彥。攄詞猶轉丸,制勝若激電。以茲悟賢侯,允矣獲深眷。請從去年說,從事實展轉。寇興自淮河,焚劫遍?縣。倉惶蹙大府,聞者驚戰眩。我侯力區畫,建義急防援。戈矛首奮勇,城壁次修繕。視民勿驚畏,出入兼守戰。當時籌帷幄,裨益總優衍。慅慅西土氓,嘯聚郁相煽。侯曰往靖之,君時實在遣。高冠晨簪筆,輕騎夕鞬箭。落日猿狖號,石門路如線。摧兇意已決,擁槊身獨先。我兵偶失利,蛇虺紛糾纏。憤呼突重圍,脫兔不可罥。生還趨進討,汛掃何捷便。矧懷疾惡心,直道昭爛炫。奸攘速夷戮,仇獄謝賄眩。溫溫自盈拱,鑿鑿真百鍊。從容就三考,著績偉自見。或同文子升,偶遇于公薦。青云一攀附,騰趠超紫燕。漢史徵循良,終言托佳傳。
汴藩控西北,水陸咸此會。太行如長城,巀嶪壯藩衛。黃流自天來,蕩潏勢何銳。土壤多肥美,風俗寡浮偽。云胡遽凋弊,徵調靡寧歲。富者化貧窘,窶者填溝澮。十室數口存,一戶百徭萃。婦人廢蠶績,杼軸悉空匱。丁男應夫匠,累載負租稅。偷生既難期,逃竄非所畏。嗟我忝旬宣,重臨益驚悸。勞來固乃職,夙夕思盡瘁。庶幾解倒懸,疲瘵少蘇遂。矧茲圣明朝,屢下寬恤惠。苦語示群氓,歸哉理荒穢。
凄凄煙雨嶺南天,翠壁青林斷復連。山縣總荒兵火后,土民還住賊巢邊。車筒晝夜翻江水,刀具春秋種石田。幸際時和太平日,不須雞骨預占年。
我有寶劍火之精,銜英蓄穎不可名。千金不受邯鄲俠,室中夜夜作龍鳴。汝今挾策見天子,并轡相遇顏色喜。二月春風滿上林,無數杏花迎結綺。此日分攜欲贈君,腰間解去七星文。寶燄千芒鑠白日,金光一閃凌青云。我初鑄之良不易,風胡歐冶傾能事。至今在匣四十年,拂拭摩挲猶未試。蹉跎常恐成鉛刀,赤山百鍊徒為勞。神物逢人有時在,汝行佩此雷應號。君不見豐城雙劍無人識,紫氣直沖斗牛側。天生華煥一朝來,石函百尺泉阿出。莫誇切玉鍔如霜,匣中惜此蓮花铓。乘時早得及鋒試,云霄佇見蛟龍翔。
山人只在山中醉,醉愛白云深處睡。偶然賣藥入城闉,手抱瑤琴見清致。猗蘭古調竟何之,當軒為我鳴朱絲。曲終狂笑天地窄,三斗自吸寧能辭。虛名拋擲如敝屣,只說終南多石髓。一匕入口甘如飴,辟谷于今若干紀。拂袖攜囊歸舊巢,天風滿路輕飄飄。凌空一躍仙人杖,拄倒來時舊鐵橋。
幽谷深深石徑盤,一枝映雪自凌寒。孫家有女聰明甚,當把梅花仔細看。
晨出北郭門,遙見一抔土。借問誰家田,云是前人墓。青松夾道生,薤葉披朝露。寂寂蒿萊下,但見狐與兔。陰陽無停機,誰能識其故。
省署辭京邑,庭闈指大梁。經年違鯉對,即日謝鹓行。采藥春嵩少,縈蘿舊草堂。君無戀脩竹,人擬獻長楊。
衛河依舊水悠悠,人事興衰一轉頭。故邸殘花前度夢,高墳宿草幾回秋。五君久避山王貴,二水遙憐汴泗流。鐵佛祠旁三太息,老僧猶自話徐州。
零落欄桿暗蘚侵,花苞憔悴怨春深。吾君意在延經藝,不學前王宴豫心。承明待詔盡名儒,一愿當君奏六符。獨笑開元供奉客,惟將歌句奉歡娛。
留滯沅湘見此郎,氣如九月雁橫霜。麻鞋踏雪穿沙底,賜履他年出上方。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水心龍劍動,地肺雁山開。望氣燕師銳,當鋒虜陣摧。從今射雕騎,不敢過云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