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二劉
鴈行臨慰暖如春,玉粒金包即拜恩。
周粟不肥清圣肉,楚絲難系直臣魂。
二生在昔聞孤竹,一死于今愧屈原。
圓簠下頒誠有謂,此情兄外更誰論。
鴈行臨慰暖如春,玉粒金包即拜恩。
周粟不肥清圣肉,楚絲難系直臣魂。
二生在昔聞孤竹,一死于今愧屈原。
圓簠下頒誠有謂,此情兄外更誰論。
你們兄弟如雁行般前來慰問,溫暖如春日。送來精美的食物,我即刻拜謝這份恩情。周朝的糧食不能讓高潔之人長胖,楚國的絲繩難以系住正直之臣的靈魂。過去聽聞二位如同孤竹君的二子般高潔,如今我卻不如屈原的忠貞。您莊重地頒賜食物確實有深意,這份情誼除了兄長您,還能和誰訴說呢。
鴈行:指兄弟。
玉粒金包:形容精美的食物。
周粟:指周朝的糧食,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比喻堅守氣節。
清圣:指品行高潔之人。
楚絲:楚國的絲繩,此處可能象征束縛等。
直臣:正直之臣。
孤竹:指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他們有高尚的氣節。
圓簠(fǔ):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盛黍、稷、稻、粱等的禮器,這里指頒賜食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困境,得到友人慰問。詩人堅守自己的氣節和操守,在面對外界的誘惑或壓力時,保持著清醒的認識,借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友人的感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慰問的感激及堅守氣節的決心。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增強詩歌文化內涵和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品格和文學素養。
暖透元戎邸,公馀小隊過。沙場朋稍集,綵棒力先和。勢疾星馳阪,規分月印波。遙工催上畫,近捷巧收窩。俯擊華裾委,傍揮運道頗。大娘休舞劍,壯士罷橫戈。瞬笑千夫失,能爭百步多。未觀超距戲,且等弄丸科。乘興頻移幟,迎歡促按歌。凡情才敢露,絕藝目空睋。底用方尤物,真堪敵睡魔。定知張仆射,老去奈狂何。
玄亭回合眾山蒼,芰服初裁葛屨涼。雙樹剩能飄桂馥,九秋秖恐敗蘭芳。
故山秋色漸蕭疏,臨別重過舊酒壚。老去離鄉堪太急,悲來擊案欲狂呼。筆揮珠玉誰能敵,情滿江湖我不如。志士豈無桑梓夢,奈何蜀道正崎嶇。
蓋州城下涌千峰,猿臂今看受氣雄。紅旆慣驅龍虎陣,白星長耀斗牛宮。閒持舊竹量觴酒,靜對深堂捲畫筒。道意百年還是少,祝君聲已徹鴻濛。
周原開隴隧,鹵部葬名臣。北極履聲絕,東朝車跡湮。藏舟移夜壑,棲鵩去承塵。共看劉寬墓,碑陰幾許人。
獨榻依蕭寺,清尊散暮愁。疏鐘聞上苑,片月在飛樓。天地雙龍劍,江湖一釣舟。壯懷吾共汝,搖落歲云秋。
淺水與平沙,煙光盡相接。鳥立折茄莖,蟹上枯荷葉。
木末誰家縹緲亭,畫堂臨水更虛明。經過此處無相識,塔下秋云為我生。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煙波漸遠橋東去,猶見闌干一點愁。
既與遐齡更與封,白頭堂上坐春風。平生教子粗酬盡,此日青天蓋已公。萬古恩隨黃紙下,千年功在此杯中。一官須了無涯分,老母年光尚未窮。
青翰同舟發釣磯,江梅殘臘雪花稀。夷猶似待春潮送,嶺上朝朝朔雁飛。
竹露晶晶耀旭陽。水仙文杏共凝妝。春風著意送鶯簧。播弄風情憐造化,依前春恨誤年芳??煽笆兰o又滄桑。
蹄輪汨汨幾曾間,鬢發蕭騷塵滿顏。卷里攜來三峽水,夢中吟去九華山。一江春月浮輕舸,萬樹濃花念小鬟。世態飽經咸苦盡,爭如歸臥酒壚間。
新正圓月夜,尤重看燈時。累塔嫌沙細,成文訝筆遲。歸牛疑燧落,過雁誤書遲。生惜蘭膏燼,還為隔歲期。
花縣新開擬筑城,百峰山下久屯兵。居人不掩柴扉臥,舟子無煩蒯劍行。
攲檐積雨苔生瓦,陋巷人稀泥及門。坡下牛羊來遠墅,舍旁麻苘接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