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興解舟
西風落日楚江頭,秋水已平鸚鵡洲。
煙樹接天迷送旆,浪花翻雪噴行舟。
三杯萬事我已飽,一日千里誰能留。
見說平戎新遣使,班超投筆已封侯。
西風落日楚江頭,秋水已平鸚鵡洲。
煙樹接天迷送旆,浪花翻雪噴行舟。
三杯萬事我已飽,一日千里誰能留。
見說平戎新遣使,班超投筆已封侯。
在西風中,夕陽落在楚江的江頭,秋天的江水已經漲平了鸚鵡洲。煙霧籠罩的樹木連接著天際,讓人看不清送行的旗幟,浪花像翻卷的白雪,撲向行駛的船只。我喝了三杯酒,覺得世間萬事都已看淡,船行一日千里,誰又能將它挽留。聽說朝廷新派遣了使者去平定戰亂,就像班超投筆從戎后已經封侯一樣。
武興:地名。解舟:開船。
楚江:泛指長江。
鸚鵡洲:在今湖北武漢西南長江中。
旆(pèi):旗幟。
平戎:平定戰亂。
班超投筆:東漢班超起初為官府抄書,后投筆從戎,出擊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封定遠侯。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處于國家有戰事、朝廷尋求平定戰亂之策的時期,詩人在武興乘船出發,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自己渴望為國家效力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渴望建功立業、平定戰亂的豪情。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豪邁,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愛國情懷和壯志豪情。
拔可自山塘,遣船致雙栝。聞之喜不寐,隔日信始達。園丁趣往迓,擇地坎先掘。入門勢夭矯,鱗鬣翠欲潑。栽時躬審視,筑土務堅實。植援護其干,枝葉忌磨戛。舉臂試忖量,官尺逾七八。齒應與吾等,乃爾成俊物。徘徊走復來,吟玩至日沒。竟夕為渠愁,時聞北風刮。
遼東已難收,遼西事欲去。諸客方鬧堂,主人向何處?東鄰假兵力,移民亟盤踞。意圖數年間,逼我以生聚。列國知其謀,染指競借箸。吾民如寄生,覆巢在旦暮。國亡定何狀,睹此應可悟。朝端誰人杰,鐵錯煩屢鑄。永貞劉興甲,訪我如有訴。吾聞二子來,舉足不及履。見渠先致唁,聊以沫相煦。及今猶可救,投藥勿再誤。遼民休酣寢,人事委天數。
淵深自垂髫,長成曜玉雪。粹質類至柔,血膚意何烈。相攸得佳士,而父語甚切。俯仰完一生,醇行理不滅。應嗟安仁賦,審理為良匹。
蹙國金何日,滔天逮此生。幕巢寧可托,廈木欲同傾。物外高樓在,樽前舉世輕。報書無別語,收淚復縱橫。
老去猶疑出世難,斷哀殘恨邈無端。回眸赤縣浮沉里,卻似須彌頂上看。
近代詩才讓達官,曾聞實甫論詩壇。潛夫祇有傷時淚,也作君家史料看。
破碎山河剩斷魂,脫身猶得客中原。朱家郭解子可托,棼冒勃蘇誰與援?殘史難成虛抱籍,遺民已孑更銜冤。如聞博浪椎能中,奮筆何辭濺血痕。
懸蘿水石斗清奇,長遣山樵羨釣師。何目扁舟落吾手,一溪風雨看離披。
身晚情孤話舊難,祇將心事付蒲團。獨居便合稱聞道,厭世何曾待去官。零落生存雖未盡,浮沉離合總無端。江頭海澨堪相望,剩遣閑愁入歲寒。
閉門只有竹千竿,題鳳人過晚日寒。正恐時艱妨寂寞,欲論舊學苦衰殘。缶廬書翰推三絕,貞壯詩篇感百端。他日高樓須畫本,二君合作試求看。
三日扣舷歌小海,登車始覺入遼東。漢廷誰解施中策,廣武空嗟斗兩雄。斜日高原猶血色,層冰斷岸自悲風。幼安蹤跡殊難測,見尾神龍論未工。
爾輩紛紛負景皇,從今四海見封章。諫官如此寧非瑞,名教復名殊有光。狐鼠成群人可去,蓬蒿作柱事堪傷。臺中閱道應無恙,獨立雷霆待汝當。
哀樂常過人,有意誰能會?見君誠恨晚,慘慘心相醉。立朝難久安,一去志詎遂。徇名亦烈士,獨往何所畏。
當年晦若嘗相語,絕頂初晴看雪山。煩把峨眉從頭說,不須疾首到時艱。
浮生忽在斯,斜日耀高館。形骸誠有用,憑此聊把玩。《南華》非僻書,推去復取看。了不異人意,姑作須臾伴。回廊亦可喜,風竹拂凌亂。豈無胸中郁,白晝故易散。所憎欠安眠,往事犯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