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澗行
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得,蒲生于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嚙。
循澗探奇巖石幽,瀑音迎耳鏘瑯球。
陰壑常寒失炎熱,終日自雨鳴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頂,跨歷列缺凌倒景。
天風海濤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膽醒。
聲傳九霄景泰鐘,更上上方梯晴空。
兩眼有盡天不盡,滄溟浩與銀河通。
指顧神山似非遠,弱水誰云隔三萬。
乘風直到金銀臺,握手安期話蒲澗。
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得,蒲生于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嚙。
循澗探奇巖石幽,瀑音迎耳鏘瑯球。
陰壑常寒失炎熱,終日自雨鳴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頂,跨歷列缺凌倒景。
天風海濤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膽醒。
聲傳九霄景泰鐘,更上上方梯晴空。
兩眼有盡天不盡,滄溟浩與銀河通。
指顧神山似非遠,弱水誰云隔三萬。
乘風直到金銀臺,握手安期話蒲澗。
你沒聽說過少君稱奇安期生海上的仙棗,也沒聽過蘇東坡吟詠安期宅邊的菖蒲。仙棗失去了種子哪還能再得,菖蒲生在山澗何時會沒有。山澗水流涓涓淺得可以蹚過,牽著藤蔓撥開沙子尋找九節菖蒲。仙家本就想留著做仙藥,這靈根哪容凡人咬嚼。沿著山澗探尋奇景,巖石幽深,瀑布聲傳入耳中如美玉相擊。背陰的山谷常年寒冷,沒了炎熱,整天像下雨般發出聲響。抖抖衣服,登上險峻山頂,跨越閃電,凌駕倒影。天風海濤撼動宇宙,讓人神清氣爽、骨頭生寒,肝膽為之一醒。聲音傳到九霄,像景泰鐘鳴,再登上高處直達晴空。兩眼能看到的有限,天空卻無邊無際,滄海浩浩蕩蕩與銀河相通。手指之處神山似乎不遠,誰說弱水相隔三萬。乘風直上金銀臺,與安期生握手暢談蒲澗之事。
少君:指李少君,漢武帝時方士,曾言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
安期:安期生,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坡仙:指蘇軾,號東坡居士,后人稱其為坡仙。
九節:指九節菖蒲,傳說為仙家藥餌。
列缺:閃電。
倒景:指天空中的倒影。
景泰鐘:明代景泰年間所鑄的大鐘。
上方:指高山上的佛寺或道觀。
滄溟:大海。
弱水:神話中的河流,據說難以渡越。
金銀臺: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應是游覽蒲澗后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上有一定的神仙文化氛圍,詩人受此影響,借游覽蒲澗的經歷,發揮想象,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神仙世界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借游覽蒲澗抒發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充滿奇幻想象,運用豐富意象營造出宏大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神仙文化的獨特情感與文學表達。
萬古飛騰意,今朝出鳳丘。層巖觀物化,舉國競狂搜。
曇陽一髻左,道人三朵花。誰云只是你,安知不是我。大海徹岸冰,小生沒處躲。
楚魂招不得,哀怨此中多。纖月回頭失,疏星伏枕過。榜人吹宿燎,曙犬吠驚波。毒霧塞江海,勸公無渡河。
秀發豪眉覆兩顴,身長九尺地行仙。楚人尚記庚寅日,晉客渾疑甲子年。批鳳璽書光洗眼,刻鳩靈杖穩隨肩。世人欲計吾公事,膝上郎君雪滿顛。門外魌頭引葬簫,寥寥穗帳北山椒。槐宮一夢驚三世,蓂殿千齡數七朝。此夜騎星上南極,他年跨鶴下東遼。摩挲銅狄長安道,試問飛車儻可招。
觀燈慎莫近官家,翼虎咆哮盡押衙。見說火符連夜發,蛄螻無地穴黃沙。
過峽新圖世所傳,峽中猶說泛舟仙。柱天勛業須君了,借我茅齋看十年。
南陌一雨后,東風三月天。殘花亂芳草,輕絮散春煙。景色真愁絕,歡悰重棄捐。倀倀有馀恨,醽醁詎能蠲。
王謝蘭亭久寂寥,茂林脩竹自蕭騷。蔣侯近代風流守,曲水流觴意亦高。
天祿歸來日,誰知四壁空。技應憐刻鵠,文不悔雕蟲。副墨名山在,馀生雅尚同。何時捉談麈,披寫對興公。
百卉春將盡,名花獨后時。恰逢新雨潤,又得眾光垂。把酒階常近,延賓席屢移。農家今日意,無限入金卮。
風勁云濃,暮寒無奈侵羅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妝薄。少飲清歡,銀燭花頻落。恁蕭索。春工已覺,點破香梅萼。
歸來雙鬢各蕭然,見畫猶能記昔年。風雨一船曾泊處,借人燈火草堂前。
夜泊潯陽江上沙,扁舟何處載琵琶。西風不管水流去,依舊滿汀開荻花。
頻年服餌慕身輕,贏得蕭蕭白數莖。皂帽移家仍是客,籃輿沒世可憐生。登臺縱遇房中笑,傳檄應教枕上驚。老去臣精銷已盡,唾壺愁擊不勝情。
市遠人稀,林深犬吠,山連水村幽寂。田里安閒,東鄰西舍,準擬醉時歡適。社祈雩禱。有簫鼓、喧天吹擊。宿雨新晴壟頭,閒看露桑風麥。無端晴亭莫驛。恨連年、此時行役。何似臨流蕭散,緩衣輕幘。炊黍烹雞自勞,有脆綠、甘紅薦芳液。夢里春泉,糟床夜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