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婦辭
入得良人門,自誓終此身。掃室擁箕箒,進盥躬盤巾。采桑趨隴首,薦蘋潔澗濱。十年盡婦道,惟恐堂前嗔。上和下睦本無事,一二小姑恣萋斐。浸潤既深貝錦成,不棄不出譖不已。良人繾綣涕漣洏,父母之命安敢違。舉頭天邊指缺月,暫缺須有團圓時。君不聞章臺長條依舊垂,樂昌半鏡還復歸。
入得良人門,自誓終此身。掃室擁箕箒,進盥躬盤巾。采桑趨隴首,薦蘋潔澗濱。十年盡婦道,惟恐堂前嗔。上和下睦本無事,一二小姑恣萋斐。浸潤既深貝錦成,不棄不出譖不已。良人繾綣涕漣洏,父母之命安敢違。舉頭天邊指缺月,暫缺須有團圓時。君不聞章臺長條依舊垂,樂昌半鏡還復歸。
嫁入丈夫家門時,我立誓要在此共度余生。每日打掃房間手持掃帚,捧盆遞巾為家人盥洗。清晨到地頭采桑,去山澗清洗蘋草準備祭祀。十年間恪守婦道,唯恐惹公婆不快。原本一家和睦無矛盾,幾個小姑子卻肆意搬弄是非。讒言逐漸深入,如織錦般編造謊言,不被休棄就誣陷不止。丈夫雖難舍流淚,卻不敢違背父母之命。我抬頭指著天邊殘缺的月亮說,暫時缺損終會有團圓之時。你難道沒聽說章臺的柳枝依舊垂拂,樂昌公主的半面鏡子還能重圓?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箕箒(jī zhǒu):掃帚,代指家務。
盥(guàn):洗手,此處指盥洗用具。
薦蘋:用蘋草(一種水草)獻祭,古代祭祀儀式。
萋斐(qī fěi):原指花紋錯雜,此處比喻讒言。
貝錦:像貝殼花紋般精致的織錦,比喻誣陷的讒言。
譖(zèn):誣陷、說壞話。
繾綣(qiǎn quǎn):形容感情深厚、難舍難分。
涕漣洏(tì lián ér):流淚不止的樣子。
章臺長條:章臺為漢代長安街名,多植柳,后以“章臺柳”代指離別后仍存的情感。
樂昌半鏡:指樂昌公主與駙馬徐德言破鏡重圓的典故,喻分離后團聚。
此詩以“去婦”(被休棄的婦女)口吻自述,反映了古代封建禮教下婦女依附于夫家、易因家族矛盾被棄的社會現實。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但應與傳統“棄婦詩”主題一致,通過個體遭遇揭示倫理制度對女性的壓迫。
全詩通過被休婦女的視角,完整敘述其十年守婦道卻因小姑讒言被棄的過程,既展現封建家族矛盾對女性的傷害,又以“缺月重圓”“半鏡復歸”的典故傳遞對團聚的希望。語言平實,情感真摯,是古代棄婦詩中反映女性命運的典型之作。
春風入楚鄉,與子別經歲。
有客過我門,攜君尺書至。
昔我出京師,倉皇省家事。
遂令千里別,不一執君袂。
又聞子亦行,杖履若飄駛。
雖成相思詩,欲寫不可寄。
飄飄山水夢,時與飛錫值。
乃能以書來,知子猶我記。
浮云隨高風,聚散未可計。
遲君冰雪詩,濯我塵埃思。
荒庭雨多秋草侵,秋蛩相語秋夜深。
草蟲暗飛羽格磔,星河影高天淡白。
騷人多懷夜不眠,老松微吟風颯然。
山川浩蕩何日還,晚空漫漫白露寒。
焦山如伏龜,萬古浸碧浪。
舉頭北顧海,尾負金剎壯。
我聞城東樓,秀色日相向。
松杉數毛發,人物見下上。
欲攜浮丘公,據殼恣潛漾。
仙風如見引,金闕或可訪。
吾腹如鴟夷,但滿貯醇酒。
外圓故不滯,中靜一無有。
紛紛千百輩,納若一塵垢。
下而至真源,保之故難朽。
西方金仙千歲身,天上伐木役天人。
閻浮檀光照世界,作此無量勝妙因。
九龍寶地赤精宅,涌出宮殿壓風輪。
化人南來為守護,震動六種走鬼神。
錦幪老人常住世,燕坐說法無冬春。
故人蕭公作塵土,白蓮花葉光如新。
妙道無邊世眼窄,真心遍通人智貧。
可憐端居弊宇宙,幾見疑惑談偽真。
簷牙森森鐵鳳啄,殿顏眈眈金獸蹲。
官冷何妨近香火,時容絕勝洗埃塵。
北窗掃壁陳圖書,殺氣凜凜生坐隅。
誰將尺素畫駿馬,云是文皇昔日拳毛駒。
龍顱虎脊視天地,若滅若沒三萬里。
皇天產此誰得之,虬須十八真天子。
擒王滅竇如塵埃,英氣貫日天為開。
黃金甲光照天地,大白羽箭馳風雷。
真龍在廄萬馬疾,下視四海皆駑駘。
榛棘昭陵一抔土,柏城六馬莓苔古。
嗚呼駿馬已埃塵,雖有燕昭難再睹。
人生不欲甚快意,遲速到家還一致。
向來白浪涌如山,舟中呀呷幾喪氣。
我師禪祖學不動,頗覺蒼茫忘定慧。
憑河不悔圣所非,君勿為笑而為戒。
淵明酒不足,種秫猶可得。
無秫酒須求,時人嘲我惑。
寧當且醉酣,慎勿疑通塞。
但憎獨醒人,豈有禁酒國。
酩酊忘對言,滿引常默默。
宦游吾漫爾,未慕致身早。
秋來憶山苦,遙夜夢顛倒。
鳴蟲待誰聽,落葉煩我掃。
誰得省勞人,吾生常草草。
千里不相見,勞勞復何辭。
不遠一城中,耿耿令我思。
僦舍酒家樓,推壚卷其旗。
鼠壤敗晨炊,守翁噪群兒。
馬傍挾兩羸,雙踵待刻移。
五日長安塵,故山夢中歸。
何以洗我心,望君青松姿。
懷情久不吐,古屋弦悲詩。
輝輝短景留寒光,重裘不暖貪負陽。
老人背溫一體康,我欲持之獻天王。
天王九重居明光,玉幾翠被女侍傍。
人不我知謂我狂,此心耿耿不敢忘。
歲云暮矣天雨霜,且復持此飲一觴。
時危傷去國,歲晚強登城。
過雁書難問,窮途淚欲傾。
江湖歸客夢,梅柳故園情。
倚杖空凝??,行藏竟不成。
鄰笛聲哀不自安,轉移宮調幾多般。
夢回飛蝶三千里,月照高樓十二欄。
別鶴唳長秋露重,老龍吟苦夜潭寒。
清愁一晌知何限,待啟菱花向曉看。
曹參漢賢相,掾吏亦豪英。
四海付醇酒,乃真知物情。
亡秦余毒烈,一洗百壺傾。
和氣薰醉人,金革乃不鳴。
卑卑談治道,陋矣洛陽生。
胡公精悍姿,勇氣如秋鷹。兵書百萬言,揮麈談如傾。
羞戴文吏冠,慨然喜功名。愿得丈二殳,為國作長城。
朝廷士力盛,戰馬如云騰。貔貅飽肉食,武庫森神兵。
此豈不足用,麾之若雷霆。如何彼黠虜,坐敢邀金繒。
由來在得將,選擇當至精。譬如養騏驥,有御乃能行。
安得偉丈夫,長驅兩隅清。淮南聽公語,乃是衛霍朋。
終軍白面兒,尚欲請長纓。縱橫老將手,出袖盍一呈。
策馬勿自滯,我將觀厥成。一奮庸將驕,泛灌出精英。
立功報天子,執節擁旗旌。男兒當封侯,寧為老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