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
歸來成倦客,隨分樂閑居。
供佛換新水,課兒溫舊書。
已荒三逕菊,且種一園蔬。
來往多鄰舍,余無長者車。
歸來成倦客,隨分樂閑居。
供佛換新水,課兒溫舊書。
已荒三逕菊,且種一園蔬。
來往多鄰舍,余無長者車。
歸來后成了倦怠之人,隨緣自在地享受閑適的居家生活。給佛像前換上新水,督促兒子溫習舊書。院子里的菊花已經荒蕪,暫且種上一園子蔬菜。來來往往多是鄰居,沒有達官貴人的車來拜訪。
隨分:隨緣,隨遇而安。
課兒:督促兒子學習。
三逕菊:化用陶潛“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指隱居生活。
長者車:指達官貴人的車。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經歷官場奔波后,感到身心疲憊,選擇回歸田園。當時社會可能官場復雜,詩人對官場生活產生厭倦,從而渴望寧靜、簡單的生活,于是在歸隱后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歸隱后的閑適心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江海通元氣,風云入浩歌。行人猶未返,芳草欲如何。沙晚閒鳧雁,山春秀薜蘿。淮南賦招隱,悽惻感情多。
閒身閒看白云閒,更愛青山懶出山。別起樓臺半空里,只教鐘鼓落人間。
相對天涯歲月新,石門消息遠難真。乘閑且覓幾場笑,疾惡休生一念瞋。襯鷺芙蕖方破暖,藏鴉柳色又殘春。光陰如此空搔首,行誦知歸倦鳥頻。
揚舲無奈客心何,暑雨平添潞水波。草閣驛亭談笑別,碧山回首暮云多。
冷布紋斜,燒玻性脆,一般明亮。張張貼補,別喚雙丫勾當。盡尋香、游蜂誤鉆,路迷時打疏欞響。配蘆簾掛處,香山居士,苦吟模樣。珠幌。延秋爽。印一幅空明,月兒初上。誰關鳥了,便引絲絲蛛網。莫嫌他、薄似茜紗,夜寒猶把風里障。笑雛鬟、舔輕輕,暗覬雙鴛帳。
送客江頭水漸生,客愁無那亦相纓。一離夔子真成別,欲過岑公且勿行。小舞清歌元有興,綠楊青草正關情。背人歸去春無賴,未害開懷斗酒兵。
獨坐不成寐,夜深天欲霜。爐薰生細縷,燈暈結寒光。世事鬢毛短,客懷更漏長。引杯聊自酌,非是為詩狂。
金代遺蹤寄草萊,湖邊猶識釣魚臺。沙鷗汀鷺尋常在,曾見龍舟鳳舸來。
賞心亭前白鷺洲,淮水東畔水東流。只知覽古生許恨,不知身世自悠悠。
不堪回首淚盈盈,萬里淮河聽雨聲。莫問萍齏并豆粥,且餐麥飯與魚羹。
漢運初中興,扶顛待柱石。疇能補天漏,登階捧玉冊。
誰憐歲晚滯征途,無那離心滿五湖。花外煙霞雙屐冷,竹中風雨一燈孤。斷猿叫月朝歸峽,孤雁啼霜夜入蘆。憶汝松窗讀周易,莫教三徑易荒蕪。
黑云如山白雨傾,神怪出沒雷電驚。走避人家屋檐厎,平地成河斷人行。此時惟我與一客,只恐水深歸不得。疾風吹樹如捲濤,城上翻飛墮楓葉。劃然開霽天色寒,五鳳樓閣青云端。河橋酒旗曬斜日,恨無千錢此盤桓。褰裳涉水泥到膝,倉皇不復辨南北。市人如蟻歡相呼,古濠積潦深三尺。秘書宅前芳樹林,翠陰滿地何蕭森。主人愛客欲少住,鮮飆入閣開煩襟。出門復憩秋水寺,四顧徊徨雨如霔。天昏地黑蛟龍愁,我行如渡銀河去。安得渥洼龍馬駒,乘之白日朝帝居。只今汨沒在泥涂,非癡非狂亦非愚。人生天地亦寄耳,晦明變化知何如。
叮囑閻公歸故里,傳語醴泉人。可可貪求莫恨嗔。贏取好精神。只此堪能為大道,何必苦尋真。稍稍諸公悟此身。便是出囂塵。
長夏禪房絕點埃,郁蒸襟袖迥然開。半軒流水移天去,滿榻雄風送雨來。不記閒愁千萬種,有時清唱兩三杯。輕鷗也自知人意,浮入驚波卻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