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縣破山寺
古縣滄浪外,精藍縹渺間。
木枯曾閱世,龍老解分山。
鳥道秋迷跡,禪房晝掩關。
詩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潺。
古縣滄浪外,精藍縹渺間。
木枯曾閱世,龍老解分山。
鳥道秋迷跡,禪房晝掩關。
詩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潺。
古老的常熟縣在滄浪水之外,精致的佛寺在縹緲云霧間??菽疽娮C過世間滄桑,老龍似能分開山巒。秋日鳥道難尋蹤跡,禪房在白天也緊閉著門。我寫成詩后游子離去,只有流水依舊潺潺流淌。
滄浪:水名,這里泛指水流。
精藍:佛寺。
縹渺: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閱世:經歷世事。
解:懂得,會。
鳥道:指險峻狹窄的山路。
掩關:關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來到常熟縣破山寺,被寺中的清幽環境和古樸氛圍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游覽名山大川、古剎佛寺。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破山寺的清幽之景,突出其遠離塵世的寧靜。特點在于寫景生動,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宗教場所的審美情趣。
迭嶂摩空玉色寒,人隨飛鳥入云端。蜿蜒地干秦關遠,突兀天梯蜀道難。龍守南山冰萬古,馬來西極石千盤。艱辛銷盡輪蹄鐵,東指伊州一笑看。
東坡六十一,始規白鶴峰。明春乃落成,我齡適與同。屏居越兩紀,一壑甘長終。誰知無心云,去住隨天風。茲山匪廣峻,橫舍環玲瓏。脈絡系全閩,卻居閭井中。引泉溉新竹,對月哦古松。固慮佚老辦,不為山靈容。欲別謝知愛,所期信無窮。行藏吾自審,不用哀龍鐘。
越雪由來罕,清晨忽滿墀。二年初快睹,三白敢深期。日午消還盡,檐陰凍欲垂。民饑方待哺,翻恨麥秋遲。
昔聞西樵山峰七十二,巃嵷削天出平地。金甌山勢蜿蜒開,盤互其中四十里。校書題破青山色,留得游人供宿醉。露氅風瓢結伴行,為向層巒曠盈視。春當二月花氣迎,拂林低靄如有情。丹梯遠接翳門上,夾道草色春風生。此山由來嶺外奇,不到山中迥不知。黃云孤邐擎仙掌,滄海光涵浴日池。上為云屏玉峙,七星浮黛以蔽虧。下為噴玉飛簾,千山濺雪而寒漪。石梁倒掛明珠璣,素濤飛舞雙白螭。中峰遙接天柱眉,雷壇火蓋多累垂。雞聲鳴午云間出,桃花流水何參差。仰天長嘯振衣立,大科小科如拱揖。洞拂蓬萊疊錦張,石綻芙蓉空翠濕。相傳烏利煉金砂,銀井留丹覆絳霞。又傳紫姑服日華,素煙玉女明三花。群真遙來聚窟宅,遂令窅窱成幽遐。孤懷寂寂松風石,搔首林皋如夙昔。夕陽佳色款荊扉,春送香風生兩腋。每道銀魚妨賞識,草堂猿鶴憐乖隔。勝情空復留塵跡,長使山靈笑逋客。何時攬浮邱之袖兮拉安期之舄,瑤草春深掛蘿席。方丘原自足煙霞,又奚事于朝期五岳兮暮馳七澤。
前年君送我,細雨江城秋。此日我哭君,西風雙淚流。離亭一杯酒,翻作生死愁。忍讀贈我詩,墨花云錦浮。忍看遺我劍,寒光貫斗牛。世事不可問,歲月空悠悠。君有才用弗,究君有德胡。不壽棲遲郎,署二十年題。墓猶從大夫,后幾尺豐碑。太史銘辛苦,平生應不朽。
水殿東西夾翠樓,春乘步輦過瀛洲。赭袍如日花如錦,一半宮人盡裹頭。
得意煙霞不諱窮,一庵聊寄寂寥中。山從樹杪參差見,水過花陰曲折通。閑倚胡床溯新月,時停團扇受微風。元知夢境無真實,不待邯鄲覺后空。披衣清曉倚闌干,龜屋裁成二寸冠。盆檜雨馀抽嫩綠,研池風過起微瀾。愛書自笑心常在,去死懸知日尚寬?;匾暻靶匏茻o愧,不教一字入長安。扇墮巾攲午夢回,鳴鳩又喚雨絲來。數行褚帖臨窗學,一卷陶詩傍枕開??坊鹁土朱锌喙S,密罌沉井漬青梅。艾人行復巍然出,老大難堪節物催。
名花不與眾為行,特向瑤階獻吉祥。一干亭亭標異彩,數枝燦燦發幽香。高懷直與同清艷,雅韻猶能并潔芳。積厚流光邀美報,蘭孫應瑞慶華堂。
談浮云、乘槎東去,風來與火相引。百年奇劫今一遇,可是數由前定。怕重省。怪五百、舟人也者般同命。水天暝暝。何處去招魂,魂兮歸否,試向巫陽問。支病枕。我已忡忡秋損,那堪更耐哀哽?;厮寂R別丁寧在,總說歸期早訂。心耿耿。盼不到,錦還盼到騎鯨信。聰明不幸。私懺汝他生,貞貞徯福,補今生遺恨。
旌顯非初望,歸全是宿心。痛憐雙孺在,笑入九原深。劍及延平化,珠還合浦沈。生榮死更好,鄉國有徽音。
星移物換,百歲過將半。人世事,滄桑變。功名屠狗易,詞賦雕蟲賤。閑看取,浮云天際頻舒卷。正喜逢清宴,菊蕊開零亂??皧蕵?,休悲嘆。本無騎鶴想,且適持螯愿。須信道,人生若夢無非幻。
趍程心似火,隨寓跡如萍。須鬢旋添白,江山不改青。船頭風獵獵,島外雨冥冥。消遣瓶無酒,漁人笑我醒。
每愛黃巖筆意妍,
蒼枝幽竹凈娟娟。
清秋翡翠誰能識,
碧海珊瑚更可憐。
那有胡麻采藥逢,千秋蹊徑白云封。飛游除借王喬舄,一訪東王玉女蹤。
孤兒昔作宦,十載一過家。大父猶老健,二親鬢始華。五年失吾祖,母兮亦棄兒。父幸兒得歸,汝才詎適時?長跽聆爺言,誓侍爺以老。冉冉一星終,欲報恨不早。遺羹既無所,椎牛亦誰知?剩持年年淚,來灑青松枝。此行豈兒心,除绖已周紀。壯盛付等閒,衰遲復何恃?得歸兒會歸,不為祖考忝。成虧蓋天事,晚節敢自貶?下山且十里,猶聞嘆息聲。雨止慎泥潦,微陽儻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