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仲莊都鈐山居
一官難換北山薇,結屋栽花度四時。
果熟不妨禽摘盡,酒香惟恐客來遲。
小蘋低唱花間曲,阿廣高吟李下詩。
客久辦心分半隠,尚嫌風骨欠仙姿。
一官難換北山薇,結屋栽花度四時。
果熟不妨禽摘盡,酒香惟恐客來遲。
小蘋低唱花間曲,阿廣高吟李下詩。
客久辦心分半隠,尚嫌風骨欠仙姿。
一個官職難以換得隱居生活,他建屋栽花度過四季。果實成熟了也不怕鳥兒摘光,酒香四溢只擔心客人來得晚。小蘋在花叢中輕聲唱著曲子,阿廣在李樹下高聲吟誦詩篇。客人待久了也有了隱居之心,只是還覺得這山居風骨少了些仙逸姿態(tài)。
北山薇:指隱居生活,典出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的故事。
小蘋:此處為歌女名。
阿廣:人名,具體所指待考。
半隠:即半隱居,介于隱居與入世之間的生活狀態(tài)。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官場紛擾,詩人或許結識了這位山居的趙仲莊都鈐,被其山居生活所吸引,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此詩主旨是贊美山居生活,突出其閑適自在。特點是通過具體生活場景描繪展現(xiàn)山居之樂。在文學上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向往。
出郭不知遠,尋幽過小橋。野花齊上冢,密樹暗通潮。蒲沼連風葉,畦秧森露苗。先生具杯酒,赤腳漫相邀。
村徑連高竹,家家起麥塵。水牛閒立鳥,田犬慣隨人。守拙待逢歲,無才勞問津。會當買山隱,過此學垂綸。
地僻更知稼,家貧尚賣書。種蕓祛宿蠹,刈麥得枯魚。老死不相往,鄉(xiāng)風還太初。市喧亦已絕,何所問高車。
牢落苦不適,閒尋方外游。茶涼還解渴,興到亦能謳。雨過瓜蔓長,風回莎草秋。羨君知足意,一勺復何求。
更著謝安石,來看王子猷。斜陽連野秀,空翠長庭幽。籬槿刺傷手,溪毛長過頭。農人方有事,預作稻梁謀。
二麥俱秋日,倉儲各滿家。市人來買面,稚子懶烹茶。苔砌初藏蚓,秧畦催吠蛙。何當逢暇日,重與話桑麻。
一堆紅焰亙晴空
不問金鍮鐵錫銅
入里盡教成水去
那容蚊蚋泊其中
垂髫已解吟,髣髴學何陰。暗動梅窗喜,遙傳桂種心。染聲毋市井,近拙要山林。耄矣不成句,中閒意自深。
碩果生機在,從他剝五陰。南山四時面,殘屋百年心。家薄有書種,客多成笑林。要閒元自老,不在卜居深。
煙霞之虛兮,與子廣居兮。
煙霞之極兮,與子安宅兮。
歸來歸來兮,樂以棲遲。
樵之云兮,可以興雨。
優(yōu)哉游哉,樂與子處。
騰身已往化為龍,
未化先拔濟物功。
六月乾坤塵撲火,
行人無個不清風。
隱士托山林,
遁世以保真。
連惠亮未遇,
雄才屈不伸。
秀鐵壓肩寒,
中原思未報。
何日掃邊塵,
別裹朝天帽。
蟲語閑階急,宵深未感涼。
擁書忘漏永,耽詠愛更長。
淡月侵虛幌,微風度暗香。
如何成秀句,不負好秋光?
薙草芳亭才數耜,垂蘿曲徑自何年。
衙參放后供長日,鼙鼓喧聞憶遠天。
坐對煙鬟香共裊,醉搖霜管樹還娟。
端居亦有時移感,鳥哢鶯啼喚柳眠。
小小行窩短短墻
午軒如甑汗如漿
層冰赤腳何由踏
時就新堂一借涼
俱為澤國朱轓守,
同是冰廳白首郎。
且喜朝廷憂外寄,
故從書府輟班揚。
虎阜名藍近古城,
年年陪祀及清明。
生公舊石莓苔老,
陸羽香泉蝌蚪生。
劍氣已隨塵土沒,
霸圖惟見草煙橫。
古今何限興亡事,
不盡游人感慨情。
西日尚未落,已聞車聲來。
美人捲簾待,羊至亦徘徊。
多謝水精鹽,能使羊歡喜。
羊也亦多情,以妾顏色美。
身寄湓城歲月奔,遠懷仙苑自乾坤。
梅林有影吟魂在,陳柏無枝古意存。
獨客此時思上冢,孤山今日定開門。
西江不似西湖上,處處酬春把酒樽。
夢醒箬篷底,一點一聲秋。密密疏疏淅淅,聽遍不勝愁。數朵濕山如黛,兩岸蘆花似雪,白了旅人頭。誰識繡衣客,轉憶綠蘋州。
是僧樓,是羅帳,是扁舟。觸惹平生心事,仕宦苦沈浮。忽見魚生床下,又聽蛙鳴灶底,難得喚晴鳩。檐溜灑空下,多半作浮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