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桐城會傅侍郎葬次蘇教思恭韻
一別清涼十二秋,仙翁已作九霄游。
急披龍具壺山麓,來會牛眠蘇嶺頭。
事業直須關宇宙,身名莫使負山丘。
臨分相勉無它語,道學難收歲不留。
一別清涼十二秋,仙翁已作九霄游。
急披龍具壺山麓,來會牛眠蘇嶺頭。
事業直須關宇宙,身名莫使負山丘。
臨分相勉無它語,道學難收歲不留。
與您分別在清涼之地已經十二年了,您這位仙翁已前往九霄云外遨游(離世)。我急忙披上雨具趕到壺山山麓,來蘇嶺頭參加您的葬禮。您的事業本就該與宇宙相關,可不要讓自己的聲名辜負了這山丘。分別之際我也沒別的話來勉勵,只嘆道學難有成果,歲月也不會停留。
清涼:可能指清涼之地,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
仙翁:指傅侍郎。
九霄游:指離世。
龍具:雨具。
牛眠:指墓地。
道學:指理學等學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作者前往桐城參加傅侍郎葬禮時所作。傅侍郎可能是作者的友人,兩人分別十二年后友人離世,作者在葬禮上感慨萬千而寫下此詩。當時社會可能理學等道學較為流行,作者也受其影響,在詩中表達了對道學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傅侍郎,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友人的緬懷,又有對人生事業、學問的感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學問的追求。
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
偷生長避地,適遠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幕府秋風日夜清,
澹云疏雨過高城。
葉心朱實看時落,
浣花溪里花饒笑,
肯信吾兼吏隱名。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朝。
遂有馮夷來擊鼓,
更肯紅顏生羽翼,便應黃發老漁樵。
淮海維揚一俊人,金章紫綬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朝覲從容問幽仄。
勿云江漢有垂綸。
垂老戎衣窄,歸休寒色深。
漁舟上急水,獵火著高林。
日有習池醉,愁來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處遂何心。
送客蒼溪縣,山寒雨不開。
直愁騎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
江流大自在,坐穩興悠哉。
野水準橋路,春沙映竹村。
風輕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把酒宜深酌,題詩好細論。
府中瞻暇日,江上憶詞源。
跡忝朝廷舊,情依節制尊。
還思長者轍,恐避席為門。
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
引頸嗔船逼,無行亂眼多。
翅開遭宿雨,力小困滄波。
客散層城暮,狐貍奈若何。
白水魚竿客,清秋鶴發翁。胡為來幕下,只合在舟中。
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老妻憂坐痹,幼女問頭風。
平地專欹倒,分曹失異同。禮甘衰力就,義忝上官通。
疇昔論詩早,光輝仗鉞雄。寬容存性拙,剪拂念途窮。
露裛思藤架,煙霏想桂叢。信然龜觸網,直作鳥窺籠。
西嶺紆村北,南江繞舍東。竹皮寒舊翠,椒實雨新紅。
浪簸船應坼,杯干甕即空。藩籬生野徑,斤斧任樵童。
束縛酬知己,蹉跎效小忠。周防期稍稍,太簡遂匆匆。
曉入朱扉啟,昏歸畫角終。不成尋別業,未敢息微躬。
烏鵲愁銀漢,駑駘怕錦幪。會希全物色,時放倚梧桐。
萬壑樹聲滿,千崖秋氣高。
浮舟出郡郭,別酒寄江濤。
良會不復久,此生何太勞。
窮愁但有骨,群盜尚如毛。
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贈袍。
沙頭暮黃鵠,失侶自哀號。
山云行絕塞,大火復西流。
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
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
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禮寬心有適,節爽病微瘳。
主將歸調鼎,吾還訪舊丘。
悶到房公池水頭,
坐逢楊子鎮東州。
卻向青溪不相見,
回船應載阿戎游。
弱質豈自負,移根方爾瞻。
細聲聞玉帳,疏翠近珠簾。
未見紫煙集,虛蒙清露沾。
何當一百丈,欹蓋擁高簷。
湍駛風醒酒,船回霧起堤。
高城秋自落,雜樹晚相迷。
坐觸鴛鴦起,巢傾翡翠低。
莫須驚白鷺,為伴宿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