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錫壺
昔在延平郡,泉聲日夜聞。
六年歸故里,一縷憶晴云。
儋石終宵足,瓶罍竟日分。
山中有飛瀑,未必愜朝曛。
昔在延平郡,泉聲日夜聞。
六年歸故里,一縷憶晴云。
儋石終宵足,瓶罍竟日分。
山中有飛瀑,未必愜朝曛。
過去在延平郡,日夜都能聽到泉水的聲音。六年后回到故鄉,心中還縈繞著如晴云般的一縷回憶。少量的水也能讓人整夜滿足,整天分享著瓶中的水。山里雖有飛瀑,卻未必能讓人在早晨的陽光中感到愜意。
延平郡:古郡名。
儋石:指少量的糧食或水,這里指少量的水。
瓶罍:泛指盛水的器具。
朝曛:早晨的陽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在延平郡生活六年,回到故鄉后,對過去的生活有所懷念,結合當時的心境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和對當下的感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自然意象和生活場景來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生活體驗。
云出青山得自由,西郊未解如薰憂。欲識青山最青處,云物萬古生無休。幽人遍愛青山好,為是青山青不老。山中云出雨乾坤,洗過一番山更好。天生風月散人間,人間不止山中好。若也清明滿懷抱,到處氛埃任除掃。
臂顫難擎漱一杯,羸形扶起望庭梅。花當病眼偏生好,雨趁傷心特地催。口味斷來單剩藥,愿香酬罷更無財。窮途無計堪娛汝,聊折瓶花一兩栽。
春風動庭樹,好友過翱翔。茗椀消談永,觥籌發嘯長。鳴珂商綠野,解帶悟黃梁。自覺冥塵事,無言托醉鄉。
款款平輿覽物華,溪橋婉轉到山家。自攜茗缽孤僧逸,并掠風絲小燕斜。引目遙峰嫌刺竹,拋肩倦仆藉殘花。鷓鴣晚傍歸霞宿,不信朱明古洞賒。
明珠寸徑出深淵,照耀人間萬事圓。昔日養來今日取,何須搔首問高天。
偶集翻成樂,幽花晚更妍。近窗云片薄,過樹月光全。小筑真同隱,清酣也近禪。莫愁沽酒盡,囊內有餐錢。
高齋紅綻雨初消,美酒良晨未寂寥。歸客正尋芳草路,南天早是落花朝。交情到處多投轄,詩卷誰家得射雕。含嚼菁華不成句,杜陵持論薄蘭苕。
雙眉不掃鏡心空,鎮日開窗候北風。聞道征衣猶未薄,曉鐘斜月過山東。
千齡期運到如今,古佛更生愿力深。鼎鑄萬方陶冶地,燈傳一點圣賢心。全機徑度曹溪水,大地同沾傅野霖。從此不須憂歲旱,桑麻處處樹陰陰。
天之于吾何為乎,君之危兮臣羞矣。天之于世何為乎,龍之亢弓鯨凌耳。女媧之腸何如共工之頭,不周山崩天地圮。麟騶同賢者避世,以兵毒人唯虎兕。蒼生肉腐不足食,胾斮衣冠充俎幾。嗟德之生以植良,不惟植良遹以理。不能使世之皆禹稷而無羿奡兮,雖德之生乃可恥。
葳蕤三青鳥,取食饗王母。?嶪三危山,何復棲其首。鴟鳥不足群,傲■非所友。眷從戴勝人,千春在前后。
壺公山高蘭水深,先生挑竹慣登臨。東風蘋藻千年祀,落日江湖萬里心。窄徑亭臺春寂寂,聯村桑柘晝陰陰。拿舟自笑孤狂子,得侍儀刑伴朗吟。
折坂殿懸厓,悠然縱鞍韅。綿綿谷口云,飄墮白如練。峰巒忽相冒,奇石還驚眩。大者數十尋,小或等冠弁。峰巔有紺宇,歷歷皆可見。永懷僧棲樂,倍覺塵情倦。稀逢采芝侶,獨立幾回眄。
偷閑水榭才三宿,便擬誅茅足醉醒。幾樹紅酣穿社燕,四山綠瀉入疏欞。澄湖長愛身堪隱,人海終憐局未停。揖手野鷗還暫去,松濤竹露夢中馨。
寰中。儒宗。惟公。坐春風。融融。三千泗濱昔相從。亂離危厄重重。尋舊宮。師表一碑豐。屹屹高堂環竹松。通今博古,道義橫胸。哲人去后,浩氣縈回昊穹。千載兮山蔥蘢。百世兮湖溟濛。湖山瞻德隆。門墻桃李秾。四海發花紅。傳業薪火無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