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臺曲
天門玉鑰雙龍開,
霓旌羽蓋天上來。
管弦嘈雜入霄漢,
美人侍?黃金臺。
羽觴行歌歡未足,
燕姬成行列紅玉。
梁王半醉起更衣,
夜按玉簫親度曲。
曲終舉袂俱爭妍,
拜舞樽前稱萬年,
三山玉女朝群仙。
當時弄玉飛上天,
至今臺下草成煙。
天門玉鑰雙龍開,
霓旌羽蓋天上來。
管弦嘈雜入霄漢,
美人侍?黃金臺。
羽觴行歌歡未足,
燕姬成行列紅玉。
梁王半醉起更衣,
夜按玉簫親度曲。
曲終舉袂俱爭妍,
拜舞樽前稱萬年,
三山玉女朝群仙。
當時弄玉飛上天,
至今臺下草成煙。
天門的玉鎖如雙龍開啟,云霓裝飾的旌旗與羽飾車蓋自天而降。管弦樂聲嘈雜直入云霄,美人在黃金臺侍宴。羽觴傳遞歌聲未盡歡,燕國美女排列如紅玉般嬌美。梁王半醉起身更衣,深夜持玉簫親自譜曲。曲終眾人舉袖爭艷,在酒樽前跪拜祝頌萬年,如三山玉女朝見群仙。當年弄玉乘鳳飛升,如今臺下荒草如煙。
玉鑰:玉制的鎖鑰,此處形容天門的莊嚴。
霓旌羽蓋:用云霓、羽毛裝飾的旌旗與車蓋,指帝王或貴族的儀仗。
侍?(yàn):侍宴,陪侍宴飲。
羽觴(shāng):古代酒器,形如鳥雀,有頭尾羽翼。
燕姬:燕地的美女。
紅玉:比喻女子肌膚紅潤如紅玉。
梁王:漢代梁孝王劉武,曾在吹臺(今開封禹王臺)廣納賢士,宴游作樂。
度曲:譜寫樂曲。
三山: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弄玉:秦穆公之女,善吹簫,后與蕭史乘鳳飛升成仙。
吹臺為漢代梁孝王劉武所建,是文人雅集、宴游之地。此詩以吹臺為背景,追憶梁孝王時期宴飲作樂的盛景,結合弄玉成仙的傳說,暗合吹臺‘游宴-仙逝-荒落’的歷史脈絡,反映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思考。
詩中通過鋪陳宴飲之盛與今昔對比,展現了歷史繁華易逝的主題。語言工麗,意象交融,既有對昔日盛會的生動描繪,又以‘草成煙’收束,余韻悠長,是一首典型的詠史懷古詩。
清風起喬木,虞麓浣花莊。老我成長望,平安字數行。
古寺殘僧亂后稀,獨來林下掩柴扉。化人每轉千聲偈,辟地惟將一衲衣。池上蓮芳辭伴去,山中松偃識師歸。非關愿薄難行道,自是群生與道違。
煙樹寒云楚水西,殘瓢破衲獨行遲。心無一事即相見,千里何須嘆別離。
枯干立亭亭,由來愛鹡鸰。何當草間奮,相逐上清冥。
酸悲復嗚咽,哀哉終隕絕。本圖得生還,豈料是死別。銜哀理歸柩,水舟仍陸轍。江湖多風濤,溪谷深雨雪。間關幾千里,終焉祔先穴。山高亦有崩,水深亦有竭。孰知哀慕心,終天不可滅。
性質宜沙地,栽培屬夏畦。熟登甘似芋,生薦脆如梨。老病消凝滯,奇功直品題。故園長尺許,青葉更堪齏。
湖南盡是君家物,今代風流賀季真。青草扁舟落吾手,白鷗萬里屬何人。玻瓈倒見波心月,翡翠平開雨里春。我唱竹枝三十首,明朝相約伴垂綸。
臨流何必吊前非,且說吳宮得意時。夾岸桃花煙水綠,畫船禮物載西施。
吏隱金門祗似閑,退朝窮巷懶開關。經年不到公卿宅,五日空隨侍從班。禁漏出花寒歷歷,御泉通市細潺潺。功名未立年猶少,爭忍攜琴去舊山。
如聞鄴下仰風流,?躄誰令走魏州。老去一編文苑足,病來孤枕客星愁。江湖氣盡無芒屩,妻子情偏有蒯緱。總為濟南抔土在,也堪揮淚布衣游。
羽扇輕輕轉。皓齒深深見。萬藥齊全,憑爾仙家苛選。無藥奇方,空話刁何限。神仙無賴千萬,下流漢。聽黃鸝百囀。屋瓦紛紛飄散。高韻緣妝淡。真個牡丹倩。我道傳神,更著點龍眼,蘭香粉百生變。
花前別思重凄然,秋色迢迢望遠天。結夏久棲祇苑樹,逢秋又上越江船。衣冠到處成蓮社,云水何方款梵筵。總是禪心無去住,可教清夢及林泉。
璧老投冠去學禪,堂堂一鼓陣無前。平生老伴唯均父,馬病涂窮不著鞭。
滿甸繁英沐曙暉,喧妍紅紫蝶蜂飛。老夫晨練興方足,微汗歸來露未晞。
相逢白蓮社,失腳過前溪。野興云橫浦,禪心絮著泥。梅花大庾嶺,缽石古招提。擾擾仕途夢,從前幾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