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越中所居
閑居寡人事,
棲遲倦所務。
雅志歸去來,
青山越中住。
爻辭翫往圣,
門蔭資先祖。
雖云隠遁情,
尚眷諸親故。
歲時酒一尊,
聊樂我東土。
采蓮樵風徑,
看竹蘭亭路。
心亨體攸適,
干祿靡希遇。
百年儻有程,
庶近嚴光墓。
閑居寡人事,
棲遲倦所務。
雅志歸去來,
青山越中住。
爻辭翫往圣,
門蔭資先祖。
雖云隠遁情,
尚眷諸親故。
歲時酒一尊,
聊樂我東土。
采蓮樵風徑,
看竹蘭亭路。
心亨體攸適,
干祿靡希遇。
百年儻有程,
庶近嚴光墓。
閑居時很少參與人事往來,滯留在此已厭倦世俗事務。心向那歸去來兮的雅志,如今在越中的青山間居住。玩味前代圣人的卦爻文辭,家門福蔭全憑先祖的余澤。雖有隱居避世的淡泊情懷,仍深深眷戀著親眷與故友。每年時節小酌一杯淡酒,暫且在東土享受這歡樂。在樵風徑邊采擷清蓮,于蘭亭路上賞看修竹。心境通達身體安適自在,從無求取功祿的奢望。若百年之后有歸程可依,只愿能靠近嚴光的墓地。
棲遲:滯留、淹留。
雅志:高雅的志向,此處指歸隱之志。
爻辭:《周易》中說明卦爻意義的文辭。翫(wán):同“玩”,玩味、研習。
門蔭:因祖先功勛而獲得的福蔭。
隠遁:隱居避世。
歲時:每年固定的時節。
樵風徑:越中地名,傳說東漢鄭弘在此遇仙人,求風助運柴,故得名。
蘭亭:越中名勝,王羲之曾在此作《蘭亭集序》。
心亨:心境通達,出自《周易·坤卦》“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干祿:求取功名利祿。
嚴光墓:嚴光(字子陵),東漢隱士,曾與光武帝劉秀同學,隱于富春山,其墓在越中,為隱士象征。
此詩當為詩人厭倦世俗事務后歸居越中所作。越中(今浙江紹興一帶)為歷史文化名城,多隱逸勝跡(如蘭亭、嚴光相關傳說),詩人借此地山水與人文氛圍,抒發退隱后安適自足的心境。具體創作時間或為晚年,或為仕途失意后轉向隱逸之時。
全詩以“歸越中”為核心,通過描繪閑居生活、研習經典、親近自然等場景,展現了隱士淡泊自適的精神追求。既呼應了“歸去來”的隱逸傳統,又融入對親故的溫情,是一首兼具生活實感與文化意蘊的隱逸主題詩作。
故里依然一夢前,相攜重上釣魚船。嘗陪大幕全陳跡,謬忝承明愧昔年。報國無成空白首,退耕何處有名田。黃雞白酒云山約,此計當時已浩然。
紅桃素李競年華,周偏長安萬萬家。何事青青庭下柏,東風吹盡亦無花。
冕旒儼若,步武有容。公卿濟濟,韶頀邕邕。
畫出離筵已愴神,那堪真別渭城春。渭城柳色休相惱,西出陽關有故人。
愁外淩云欲畫難,帶煙和雨有無間。臨江獨塔風儀古,簇寺青林結構圓。山谷酒,放翁船,舊來曾賞此山川。而今寂寞寒空里,猶為羈人一破顏。
墨妙傳來敝,書齋老歲華。奔泉空渴驥,入草失驚蛇。零落行春蚓,模糊點暮鴉。猶思疇昔遇,摹拓愧姜芽。
千秋遺片瓦,萬仞憶崇臺。繡柱星河落,雕欄日月開。歌聲回白苧,舞影拂蒼苔。舊寵羅衣歇,新妝穗帳哀。當時笑公瑾,不載二喬來。
涌金門外上湖船,狂客風流憶往年。十八女兒搖艇子,隔船笑擲買花錢。
行春使者惜春華,處處春風楊柳花。不向江南望江北,卻將恩怨屬琵琶。
圍棋別墅卻秦軍,千載功名一窖塵。今日江山非晉有,荒祠花木為誰春。
桂影流金,梨花呈素。蟾宮不鎖霜毫兔。休教容易負年華,西風樹樹行相妒。玉鑒冰壺,翠煙紅霧。薄籠半壁清光露。蜂黃蝶粉了勻施,忽驚別院笙歌度。
萬山云雪陰霾空,千林霧淞水搖風。凍河徹底連三冬,嘉平曉獵崤函中。十二律呂相與宮,安得此候疏煩胸。
火生于木本藏鋒,不會鉆研莫強攻。禍發只因斯害己,要須制伏覓金翁。
宣南洗象迎初伏,萬騎千車夾水看。法駕舊儀從鹵簿,玉泉新漲試波瀾。蒲甘國破封難復,莽氏民存業遂殘。留汝南荒遺老在,可堪有齒已先寒。
粵女市無常,所至輒成區。一日三四遷,處處售蝦魚。青裙腳不襪,臭味猿與狙。孰云風土惡,白州生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