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讀韋蘇州集序
茲辰孟春夕,芳意二分在。登臨愧成晚,倏忽朝晡改。
樓欄帶棲鳥,野色半蒼黛。花圍郡園夜,柳暗陂塘外。
昏鐘四簷雨,懸燈澹予對。瓶梅書帙亂,茶樹窗紗礙。
披文到韋集,神賞希唐代。爐煙起寂寞,至味久不壞。
妻眠稚無擾,斯境非凡會。于時暫得我,真浄青蓮界。
蚩蚩競物欲,宵寐猶憎愛。誰知屢空者,庶遠樊籠害。
茲辰孟春夕,芳意二分在。登臨愧成晚,倏忽朝晡改。
樓欄帶棲鳥,野色半蒼黛。花圍郡園夜,柳暗陂塘外。
昏鐘四簷雨,懸燈澹予對。瓶梅書帙亂,茶樹窗紗礙。
披文到韋集,神賞希唐代。爐煙起寂寞,至味久不壞。
妻眠稚無擾,斯境非凡會。于時暫得我,真浄青蓮界。
蚩蚩競物欲,宵寐猶憎愛。誰知屢空者,庶遠樊籠害。
這個孟春的夜晚,春意已留存二分。我慚愧登山臨水來得晚,轉眼間早晚時光已改。樓閣欄桿旁棲息著鳥兒,野外景色大半呈蒼黛色。郡園夜晚被花環繞,陂塘外柳樹幽暗。黃昏鐘聲伴著屋檐雨滴,我對著昏暗的燈光。瓶中梅花與書雜亂,茶樹遮擋了窗紗。翻開書讀到韋應物的詩集,我神往欣賞唐代的風采。香爐煙起,四周寂靜,這至味長久不變。妻子睡了,孩子也不吵鬧,這境界不是尋常的聚會。此時我暫時找回自我,宛如身處純凈的青蓮世界。那些追逐物欲的人,連睡覺時還充滿愛憎。誰知道安于貧困的人,或許能遠離牢籠般的禍害。
茲辰:此時。孟春:春季的第一個月。
芳意:春意。二分:十分之二。
倏忽:很快地,忽然。朝晡:早晨和傍晚。
蒼黛:深青色。
陂塘:池塘。
帙:書套,也指書籍。
神賞:精神上的欣賞。希:仰慕。
蚩蚩:紛擾的樣子。
屢空:經常貧困,出自《論語·先進》“回也其庶乎,屢空”。
樊籠: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一個孟春的夜晚,獨坐讀書,閱讀韋應物的詩集,受到其詩歌的感染,結合自身對生活的感悟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物欲橫流的現象,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對物欲的摒棄。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緊密結合,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文學審美。
持此迂愚漫浪身,忍慚一出竟何營。枕邊客意兼寒意,門外溪聲似雨聲。易辦蓬蒿三畝宅,可無藜莧一杯羹。青衫豈是官人樣,白鳥私憂說敗盟。竹生稚子鶴生雛,重到君家舊隱居。病后苦無多酌酒,別來唯有自鈔書。身方逐食從飄蕩,學久師心恐闊疏。慚愧故人相念意,欲行為我少躊躇。
別離雖未久,遂如長別離。叢桂頻銷葉,庭樹幾攀枝。君言妾貌改,妾畏君心移。終須一相見,并得兩相知。
柴扉竹里掩斜暉,童子山前采藥歸。滿地藤花閒不掃,風來吹上釣漁磯。
石上藤蘿對夕曛,解衣長日坐來頻。挽回滄海真無計,領略青山合有人。養鶴似嫌雙口累,為漁又過一生身。相逢惟是南屏老,獨樹柴門許結鄰。
冰肌自傲羅浮雪,暈臉偏酣太液春。共立東風妒環佩,珊瑚倫玉較精神。
夢已難尋只自傷,心舟暫系水云鄉。四望蒹葭何采采,空待。鬢邊絲短著秋霜。坐到酸風初起后,波皺。傲蟾不語斂幽光。佇倚平橋偷灑淚,神瘁。一年兩度遇重陽。
墻角年來棄短檠,捐書默坐眼方明。知君欲嗣江西派,凈幾明窗付后生。
漢廣偶萍實,南中饒木奴。上林還見品,大谷未全無。高露屑金掌,寒冰飛玉壺。長卿故游倦,消渴暫應蘇。
欲寒還暖雨還晴,極目秋郊景色明。應是此歸天亦喜,故將風日作人情。
麒麟蹙起帶圍赪,琬琰連旌二相名。莫怪君王重調燮,近來旸雨較分明。
我昔隱居在山谷,繞舍只令種脩竹。清風白晝灑蒼雪,終日吟哦看不足。一從攜書來北闕,遂與此君成久別。平安十載知何似,往往思之心欲折。楊君亦是愛竹者,官舍新成最幽雅。紙屏拂拭無點塵,滿寫瑯玕更瀟灑。昨來置酒邀客子,燈前見之驚且喜。停杯借問作者誰,似與老可同高致。墨花淋漓真可愛,黯淡猶疑鬼神會。初看積翠落檐端,便覺湍聲起窗外。數竿隔水各千尺,微露青林帶秋色。暮雨寒霏紫鳳翎,驚濤瞑卷蒼龍翼。知君好竹幽思殊,朝回看畫仍讀書。臨風或吹蒼玉管,對月時弄青珊瑚。嗟哉此君貞且良,豐姿凜凜非尋常。世情高下逐冷暖,此君志節無炎涼。冰霜歲晏慎自保,相期白首毋相忘。
浮云世外有何求,流水清山念念幽。望里漁舟橫柳岸,幾回心事落滄洲。
江左誰為保障臣,感時臨別重敷陳。蘭陵大饗千秋祀,越國終全六郡民。莫倚峻關嚴虎豹,好圖高閣畫麒麟。燈前預擬旋歸日,聯轡鶯花二月春。
沙塞得風霜,王庭被寵光。錦韝鷹眼疾,玉勒馬蹄香。搏擊當思奮,驅馳未可忘。恩榮有如此,知爾繼岐陽。
東岳乾坤定,黃河一縷分。日排瀛海浪,天入薊門云。魯道傷吾志,秦碑自夕曛。未堪疏遠目,萬里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