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虜騎未退
平生春日不傷春,今日逢春愁殺人。
觸目旌旗非族類,無言桃李少精神。
可憐野興牽羈興,不分紅塵雜虜塵。
直待元戎攘卻后,峴山無惜領嘉賓。
平生春日不傷春,今日逢春愁殺人。
觸目旌旗非族類,無言桃李少精神。
可憐野興牽羈興,不分紅塵雜虜塵。
直待元戎攘卻后,峴山無惜領嘉賓。
平日里春天到來我不會為春感傷,如今遇到春天卻愁悶至極。眼前看到的旌旗都是異族的,無言的桃李也顯得沒精神。可惜野外游玩的興致被羈旅之愁牽扯,分不清塵世的喧囂和敵寇帶來的煙塵。一直等到元帥擊退敵人后,我會毫不吝惜地在峴山引領嘉賓游玩。
族類:指本民族,這里指敵人的旗幟與本民族不同。
野興:野外游玩的興致。
羈興:羈旅之愁。
元戎:元帥。
攘卻:擊退。
峴山:山名。
此詩創作于外敵入侵時期,當時敵騎未退,國家處于動蕩不安中。詩人登城看到郊外春色,卻因異族入侵而心生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異族入侵的不滿和對和平的期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吳翁里第還巾角。不妨天地席幕。家僮歸報道,快釀酒、休教醨薄。相逢聚散應搔首,且趁時、一笑為樂。人世大都濩落。更莫問、是非今昨。
一上高亭野興幽,坐憑松頂瞰江流。海中樓閣三山霽,天畔風煙六月秋。
四門經館久離群,又喜除音到卯君。珠浦書回人尚遠,紫宸朝罷曙初分。西堂有夢生春草,上苑相思隔暮云。莫把青藜虛照夜,木天深處好論文。
少年意氣,腦燕兵胡?,虜王區脫。眼底朦朧,腹中空洞,不著曹劉元白。聞道殊科八中,也要彩盧連擲。收拾盡,到如今但有,寸心如鐵。天付,真奇特。口靜神充,雙眼胡僧碧。楚國離騷,唐朝詞學,未信芳塵□歇。結取佳人香佩,截斷兒曹綺舌。歸去也,且斕斑戲彩,好春長日。
淫預如幞本不通。瞿塘水退為庾公。
楊柳青青水滿塘,荷衣初試晚風涼。偶來亭下微吟罷,試數新篁幾個長。
遣奠宣哀冊,嚴行按字圖。橋山仙去遠,渭水月游初。儉制遵遺訓,方中列舊書。龍輴三十里,笳鼓節聲徐。
妙藥何曾過口,神醫莫能投手。若存也渠本非無,至虛也渠本非有。不滅而生,不亡而壽。全超威音之前,獨步劫空之后。成平也天蓋地擎,運轉也烏飛兔走。
春去春來不可名。潮生潮落打空城。東風一半誰輸了,夢里梅花笛未橫。春漸覺,夢頻驚。詞場重按酒中兵。十分春是梅和雪,才罷南枝一段爭。
上林頻果最稱珍,夏熟櫻桃共薦新。作脯不教南客識,玉盤爭取更貽人。
林杪摘星隕,江干疑燒然。香包浣花錦,冰質藐姑仙。巨擘紛璀璨,丁香吐妙妍。唐亡傾國笑,何物免罹愆。閩中譜殊盛,唐相賦初工。萬點凝霞赤,三危滴露叢。驅蘆抵烏鵲,投李飫兒童。子美吟西蜀,櫻桃先后紅。瘴鄉駢瑣質,善地最蒲閩。冠絕林間品,難為坐上賓。蟠桃壽天帝,萍實薦居宸。無逸為龜策,何煩萬馬塵。
惆悵溪南寄短吟,春光還共客愁深。孤舟人去江浮雨,二月鶯啼花滿林。載酒已憐行處遠,駕車猶擬夢中尋。越王臺下東流水,不盡當時送別心。
霜落寒衣日漸加,玄亭寂寞對侯芭。倦游客有歸歟嘆,乘興誰尋隱者家?別路長天飛獨鳥,離歌苦調咽清笳。白云西去仙城遠,腸斷珠江一片霞。
曉來晴日展芳暉,村巷迢遙庶草肥。覓壘鷾兒初過社,抱絲蟢子易成飛。行過山店招紅友,好向江樓坐翠微。寫就蘭亭感陳跡,眼前風景總依依。
八載談兵事大難,詞臣今日始登壇。金針瑣碎牛毛細,莫作長槍大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