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棲真洞
黃冠具竹輿,邀我游棲真。山家雜水樹,野徑橫荊榛。
長松臥蒼蛟,亂石錯紫鱗。委曲至洞府,積雪開雙門。
結頂寶蓋高,下可容百人。神仙獨何之,棋局今猶存。
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山間局未終,浮世三千春。
安得從之游,一笑凌層云。
黃冠具竹輿,邀我游棲真。山家雜水樹,野徑橫荊榛。
長松臥蒼蛟,亂石錯紫鱗。委曲至洞府,積雪開雙門。
結頂寶蓋高,下可容百人。神仙獨何之,棋局今猶存。
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山間局未終,浮世三千春。
安得從之游,一笑凌層云。
道士備好了竹轎,邀請我去游覽棲真洞。山間人家與水樹相間,野徑上荊棘橫生。高大的松樹如同臥著的青蛟,亂石上的紋理像紫色的鱗片。沿著曲折的小路到達洞府,洞口如積雪般的雙門敞開。洞頂如寶蓋般高聳,下面可以容納百人。神仙獨自去了哪里?當年的棋局至今還在。青苔拂拭不去,衣袖間散發出清香。山間的棋局尚未結束,人間已過了三千個春秋。怎樣才能跟隨神仙同游,笑著凌駕于層層云間。
黃冠:道士的冠冕,代指道士。
竹輿:竹制的轎子。
山家:山間的住戶人家。
荊榛(jīng zhēn):荊棘與榛樹,泛指叢生的灌木。
蒼蛟:青色的蛟龍,此處形容松樹盤曲如蛟龍。
紫鱗:紫色的鱗片,形容亂石表面的紋理。
寶蓋:指洞頂穹隆如珍寶裝飾的傘蓋。
翠子:指青苔。
浮世:人間,塵世。
凌層云:凌駕于層層云層之上。
此詩應為詩人受道士邀請游覽棲真洞時所作。棲真洞或為古代道教勝地,詩人通過實地探訪,結合對神仙傳說的聯想,記錄下游覽見聞與內心感受,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隱逸文化的向往。
全詩以游覽順序為脈絡,描繪棲真洞內外清幽奇崛的景象,借神仙棋局的遺存引發對時間流逝、塵世變遷的感慨,最終表達超脫世俗的愿望。語言質樸生動,意境幽遠,是一首典型的山水隱逸題材詩作。
四家名器世同稱,
別有奇壺署發僧。
君德逸公何足數,
古香古色獨飛騰。
百八摩尼顆顆圓,
遼天鼻孔一齊穿。
恒河砂數佛菩薩,
每日呼來跳一圈。
城郭村墟共水云,
槿籬竹屋映柴門。
隱居亦有高人在,
岸幘無言倚釣軒。
世變關心意不平,絳幃終夜侍談兵。
九重宵旰憂群盜,三窟經綸羨鉅卿。
廟算即今容敗將,天心終古愛蒼生。
底須惆悵江南路,百萬黃巾識姓名。
行繞松林不見鴉,
只疑山后噪查查。
更移數步俄回首,
縮脰蹲身立樹丫。
人傳此日是清明,細雨連天倍愴情。
亂后江山無霽色,愁來風樹盡悲聲。
傷心跋涉長為客,極目蕭條何處行?
獨在高樓頻灑淚,瞿塘水退已稱平。
為指孤松問路行,
到門應是舉家驚!
明晨便逐東風去,
屋里平安寄一聲!
家住南湖湖水曲,依稀好似浣溪頭。
黃蘆葉暝常知雨,苦竹叢深畏及秋。
日下漁樵煙際返,夜深河漢鏡中浮。
莫嫌僻處多蕭瑟,野性時時好狎鷗。
今夜清輝苦。真醉矣、人生有幾,關山如許。極目海天渾一碧,回首家鄉何處。總則是、年年羈旅。脫帽憑闌何限恨,倚風前、細把寒更數。誰更打,嚴城鼓。
無端忽憶疏狂侶。曾記得、烏衣巷口,別來如雨。明月也知千里共,照盡秦樓楚戍。應漸到、故人黃土。只恐白楊和月冷,比人間、更有銷魂處。汝河水,白如乳。
天邊草木舊知名,為道潢池莫弄兵。
野市旋收黃犢去,明時火急趁春耕。
庭前甘菊都開否,記得去年同把觴。
相逢勞苦定愁絕,我哭途窮君悼亡。
誰向冰綃。淡寫輕描。新妝巧、楊柳纖腰。云鬟疊疊,繡帶飄飄。又眼兒媚,眉兒秀,臉兒嬌。
有個妖嬈。曾得相遭。細思量、何處逍遙。料應今夜,月下吹簫。在梅花溪,桃花岸,杏花橋。
微官驅我離家山,
何日歸休得遂閒。
先隴陰陰松影里,
春來青草倩師刪。
新茶色淡舊茶濃,
綠茗味清紅茗秾。
何似武夷奇種好,
春秋同挹慢亭峰。
寂寂巴江流,
沉沉蜀井月。
西來一片山,
尚帶岷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