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資福院平綠軒 其一
深林閟嘉趣,門徑愜幽居。
野色通荒阜,津梁動碧虛。
日邊山隠隠,煙外竹疏疏。
徙倚怡雙目,白云知故廬。
深林閟嘉趣,門徑愜幽居。
野色通荒阜,津梁動碧虛。
日邊山隠隠,煙外竹疏疏。
徙倚怡雙目,白云知故廬。
幽深的樹林隱藏著美妙的情趣,門前小徑正合這幽靜的居處。野外景色連通著荒蕪的山丘,橋梁在碧波中若隱若現。太陽旁邊山巒隱隱約約,煙霧之外竹子稀稀疏疏。我徘徊流連讓雙眼愉悅,白云仿佛知曉我的舊居。
閟(bì):隱藏。
愜(qiè):滿足,合適。
荒阜:荒蕪的山丘。
津梁:橋梁。
碧虛:碧空,此處指碧波。
徙倚:徘徊,流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資福院平綠軒時,被周圍清幽的自然環境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閑適愜意的。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資福院平綠軒周邊的自然美景,突出了景色清幽的特點,展現了詩人高雅的審美情趣,在描繪自然景色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梵宮樓閣正橫虛,俯瞰平疇一幅書。宿鳥投林迷所自,野獾尋穴失其初。茅柴熟處功非細,榾柮燒來計未疏。回首少年觀校獵,忽飛一騎射山狙。
南湖煙樹遠依依,百尺欄干倚落暉。鐵笛一聲人不見,茫茫秋水片帆歸。
仙境阻。洞口桃花風又雨??上罾捎翁帯?椿o伴侶。幾日翠陰庭戶。留春春不住。零亂十三箏柱。懶聽金雁語。殘夢續。浪蕊浮花看未足。容易曉鴉聲促。淚痕銷絳燭。缸面酒鱗吹綠。醉來歌一曲。何事近窗修竹。不教丹鳳宿。
凄凄暮雨滯南鴻,冷翠幽香對菊叢。三徑已荒搖落后,半生多在別離中。自甘署冷容官拙,敢謂詩窮得句工。賦罷愁霖鄉思苦,迢遙飛夢海門東。
松林拋盞不曾遲,鬼向陰陽食有時。正是南朝寒食節,思歸莫使漢兒知。
長廊連紫殿,細雨應黃梅。浮云半空上,清吹隔池來。集鳳桐花散,勝龜蓮葉開。幸逢為善樂,頻降濟時才。
高帝帝王冠,羽亦冠群雄。掛角讀傅者,才略何庸庸?
落魄齊昌偶曳裾,風光屈指一年馀。君延南郡沙棠楫,我問東湖水竹居。兩地經春無客信,三韓旁午有軍書。行吟亦抱靈均恨,鼓枻愁逢楚澤漁。
試吏有能名,升臺擅直聲。雄飛極九載,修路止三城。壯志方凌厲,遺書忽嘆驚。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塋。傾蓋晚相親,東西省戶鄰。聽君占諫草,繼我出詞綸。京尹聲初浹,樞廷跡尚新。邯鄲炊未熟,榮謝隔逡巡。
古簾鵑語吊殘菲。銷愁蕤。暗中飛。春與詞人,小影是游絲?;獗煮钙鲫?,心上月,向天邊,分半規。東風打門還覓誰。滿空屏,紅折枝。名聞夢禁,無端惹鸚鵡沉思。賣杏江南,似過一聲微。今夜闌干秋樣冷,吹幾片,綠云來,縫笛衣。
滄流翠巘故城隅,寂寂門無卿相輿。霄漢獨懸歸后夢,風塵誰寄病中書。春花遞映溪船遠,秋水平搖草閣虛。泰畤侍臣休薦引,恐無詞賦擬相如。
窗下煮茶久,煙煤半壁生。君看太玄者,此豈一朝成。光可敵玈玉,堅疑鑄鐵城。未黔嗟孔突,戀戀愧吾情。
富貴倘來物,何年爇冷灰。夕陰連野草,春恨滿江梅。燈市銀花減,橋門鐵鎖開。遙憐兒女憶,舊意重徘徊。
風搖蘆葦碧毿毿,寒影高低掃暮嵐。最是月明秋夜永,數聲先我到江南。
白戰從來號令難,不知此令孰抽端。開倉自有齊相國,排戶何煩漢縣官。坐覺閻浮塵世隔,便同佛度化成看。遙思蘇武囚深窖,氣力雖微志自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