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索索來何處,梧桐昨夜黃。
蛩聲機杼月,鴈影塞垣霜。
俗尚儒餐貴,家貧父業荒。
三秋病消瘦,吾興入柴桑。
索索來何處,梧桐昨夜黃。
蛩聲機杼月,鴈影塞垣霜。
俗尚儒餐貴,家貧父業荒。
三秋病消瘦,吾興入柴桑。
瑟瑟秋聲從哪里傳來?原來是梧桐在昨夜變黃了。蟋蟀在月光下伴著機杼聲鳴叫,大雁的影子映在邊塞的寒霜上。世俗崇尚讀書人的清苦生活,可我家貧,父親留下的家業也荒廢了。整個秋天我都因病消瘦,我的興致已轉向像陶淵明那樣的隱居生活。
索索:象聲詞,形容風吹樹葉等聲音。
蛩(qióng):蟋蟀。機杼(zhù):織布機。
鴈:同“雁”。塞垣(yuán):邊塞的城墻,這里指邊塞。
儒餐:讀書人的清苦飲食。
柴桑:古縣名,陶淵明的故鄉,這里代指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家貧父業荒”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家道中落的困境,在秋天看到蕭瑟景象,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慨和對未來的迷茫。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秋天的感慨,反映了其生活困境和內心的苦悶。詩中景與情融合自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先生高致出塵囂,爵祿曾聞不可邀。但使此心如止水,當年何必棄?瓢。
長日山齋不弄棋,只憑種樹遣衰遲。小將梅徑分枳殼,不怕松根奪荔枝。帶雨煙光春淡泊,隔墻花影晝離披。等閒俗計休相聒,拄杖來看又有詩。
武夷老人年七十,晝業漁樵妻夜織。有兒長大不讀書,采山釣瀨供衣食。此翁自是神仙徒,床頭酒香不用沽。生逢太平少征斂,雖有生產無官租。昨朝自攜書一束,過我衡門看秋菊。新圖蒼莽煙水寒,復有疏篁間枯木。一客負薪山路長,一客傍船漁在梁。荒林無人日未落,偶坐有意俱相忘。知君老去猶愛此,能以安閒遺孫子。愧我十年塵土間,按圖欲借溪南山。
豫章城西江上舟,船翁夾柁起紅樓。官鹽法名有饒乏,市利商功無算籌。舊坊馬龁誤驚眠,新水魚來聽賣鮮。詫說閒曹無一事,閤前小吏送餐錢。東湖水滿葑云開,掠取煙光雨色來。未放官繇興畚鍤,且從魚樂占池臺。蔞蒿鮮滑勝雞蘇,滿尺河豚玉作膚。漫說江鄉美庖傳,幾曾風味似莼鱸。女兒頭戴角冠攲,匌葉垂垂亸鬢齊。十里來城肩擔重,新晴菜把賤如泥。舊聞雙井團茶美,近愛麻姑乳酒香。不到洪都領佳絕,吟詩真負九回腸。
結束琴書上帝畿,誰知人事與心違。半生薄宦真堪笑,六月扁舟獨自歸。淮甸水深荷葉闊,吳江煙暖稻苗肥。行囊只有詩題富,寫向天風寄繡衣。
綺閣俯通阛,后有百尺樓。并坐紫羅茵,雙引青玉甌。揚花起薄暮,糝糝縈芳洲。
歲殘萬木凍如癡,聚窟飄香起玉肌。韻勝自依山谷里,膚清偏稱月明時。且看雪后微微折,只怕風前細細吹。蓬島瑤池空入夢,不將清興屬芳枝。
金戺瑤階日月邊,曉風花柳帶非煙。千官劍佩鳴雙闕,萬國英豪到九天。玉座忽臨黃傘正,御題初出紫衣傳。小臣何幸陪諸老,待罪重來十六年。
樓外櫻花飄雪,過了清明時節。夜靜悄無人,付與一天殘月。殘月、殘月,空憶當年皎潔。
四壁可誰語,一年將次休。村行落葉晚,門掩候蟲秋。影有斜燈吐,貧無過客偷。蚓號殘月冷,蛩語故宮愁。館驛鄰機嘆,關山古戍留。幽人推夢起,江海有孤舟。候蟲鳴寂寂,秋老獨何村。怨語動行路,居人臥掩門。無誰倚朱戶,隨意閉黃昏。歲暮已如此,蛩聲胡與言。孤燈銷驛夢,殘月落空垣。白雁來天地,何由見淚痕。
眾人待我逃何疚,晚托黃冠見本心。詩似牧之工側艷,誰窺鬢發雪霜侵?
耕童生小無所知,慣騎牛背度晴陂。橫吹紫竹無宮調,笑殺五陵游俠兒。荒林野水涼蕭瑟,山葉吹霜鳥邊落。信陵墳上草青青,幾見殘碑礪牛角。
善舞多竅,強骨能飛。
春到枝枝是綠絲,秋來葉葉是愁眉。灞橋何限經行者,不記尋花系馬時。
綺繻不復尚驕奢,經始菟裘謝物華。戶外韋衣真隱者,屏間孔雀尚豪家。幾年汗簡編梼杌,晚歲薰爐負辟邪。誰謂吾廬還有幸,卜鄰歸路不相賒。懷抱如公政自嘉,衡門那復念京華。壯年底事已將老,作戲逢場新有家。此去車書應萬里,似聞廊廟屏群邪。時平尤賴安戎策,未合幽棲去國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