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溪書懷寄劉長卿員外
時人多笑樂幽棲,晚起閑行獨杖藜。
云色卷舒前后嶺,擬共釣竿長往復,嚴陵灘上勝耶溪。
時人多笑樂幽棲,晚起閑行獨杖藜。
云色卷舒前后嶺,擬共釣竿長往復,嚴陵灘上勝耶溪。
如今人們大多嘲笑我樂于隱居,我常常晚起,拄著藜杖獨自漫步。云在前后的山嶺間舒卷變幻。我打算手持釣竿常來常往,嚴陵灘的景致勝過耶溪啊。
幽棲:隱居。
杖藜:拄著藜杖。藜,一種草本植物,莖可以做拐杖。
卷舒:指云的舒展與卷縮。
嚴陵灘:在浙江桐廬縣南,東漢嚴光(字子陵)曾隱居此地垂釣。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選擇隱居生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在耶溪居住時寫下此詩寄給劉長卿,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
點點易未了,山中年復年。期君弄春水,早渡越江船。
無德于民愧寇恂,斷橋留我荷鄱人。同僚送別四十里,滿酌不辭三數巡。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璧水鈞天樂,橋門鹵簿車。秋風清道早,朝雨灑塵疏。檢禮惟行菜,談經亦墜魚。不知稽古士,獻納更何如。
繡人須樣繡新裘,爭看池中活斗牛。及至見時無腳走,各嫦紅袖急遮頭。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曉日新妝竟,盈盈度曲梁。露裙沾蝶粉,風佩雜鶯簧。暗淚將花落,春心見柳傷。影池雙黛淺,似憶畫眉郎。
自昔同桑梓,而今隔異方。非隨鹓鷺侶,那識蕙蘭香。金是燕臺重,珠元合浦光。翩翩鴻漸羽,喜近五云翔。
主一何如念一中,念中便是適朋從。若言不著絲毫后,天理昭昭只大公。
石頭城上烏,遙夜鳴相呼。紫清道士有兩樹,烏啼不離樹高處。千聲啞啞復萬聲,中堂酒闌夢未成。呼童把燭起開戶,照樹惟恐鄰人驚。庭前再拜為爾說,我家舊住長淮北。慈親已老返哺違,零落猶為異鄉客。嚴霜滿天江月輝,東方未白群星稀。明朝日出當早飛,莫使涕淚沾裳衣。
高閣風煙邗水濱,千秋寂寞綺羅塵。綵毫尚入蕪城賦,垂柳曾窺帝室春。陌上放鷹憐野日,尊前冠鹖盡幽人。廣陵散后才情少,驚見璚枝發興新。
憶著去年別,曾將此日期。感君無宿諾,出我未呈詩。陽雪慚知己,嶺云持贈誰。奚囊傾未盡,留待再來時。
翰墨聲名四十年,歸來還作地行仙。柴桑問路陶元亮,洛社休官白樂天。拄杖扶兒還客拜,畫圖歸老聽人傳。窮秋雨霽陂田出,想見騎驢興渺然。
愁因風雨甚,望暖一春心。悲咽天何事,陰寒日已深。鶯花那自保,煙草故相侵。一自傷搖落,蕭條直至今。
鹿洞本無洞,鵝湖亦無湖。勿謂吾臺小,中涵太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