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新漢州范文叔 其一
嘆息中興后,斯文一發如。
廢興天有命,用舍道何疎。
太史遺風在,南翁絕學余。
君王欲堯舜,安得賦歸歟。
嘆息中興后,斯文一發如。
廢興天有命,用舍道何疎。
太史遺風在,南翁絕學余。
君王欲堯舜,安得賦歸歟。
感嘆南宋中興之后,文化傳承如一絲細線般岌岌可危。國家的興衰自有天命安排,人才的任用與否卻與正道相背離。太史的遺風依舊存在,南翁的絕學尚有留存。君王若想成就堯舜那樣的盛世,又怎能讓賢才歸隱呢?
中興:指南宋政權建立后,力圖恢復中原的時期。
斯文:指文化、學術。一發如:形容形勢危急,像一根頭發那樣細微。
用舍:指人才的任用和舍棄。道何疎:與正道相背離。
太史:可能指有太史之才的人,或有類似史官傳承文化遺風者。
南翁: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推測為有絕學的學者。
賦歸歟:源自《論語》“子在陳曰:‘歸與!歸與!’”,表示歸隱。
南宋時期,政權偏安江南,雖有中興之愿,但面臨諸多困境。文化傳承受到威脅,人才任用也存在問題。詩人可能目睹此景,對國家命運和文化發展深感憂慮,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呼吁君王任用賢才以實現國家中興,傳承文化。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陳時弊。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南宋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擔當。
無事尋花至仙境,
等閑栽樹比封君。
金門通籍真多士,
黃紙除書每日聞。
為愛逍遙第一篇,
時時閑步賞風煙。
看花臨水心無事,
功業成來二十年。
彩仗神旗獵曉風,
雞人一唱鼓蓬蓬。
銅壺漏水何時歇,
如此相催即老翁。
一紙書封四句詩,
芳晨對酒遠相思。
長吟盡日西南望,
猶及殘春花落時。
洛城洛城何日歸,
故人故人今轉稀。
莫嗟雪里暫時別,
終擬云間相逐飛。
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日晚長秋簾外報,望陵歌舞在明朝。添爐欲??熏衣麝,憶得分時不忍燒。
日映西陵松柏枝,下臺相顧一相思。朝來樂府長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詞。
大弦嘈囋小弦清,噴雪含風意思生。
一聽曹剛彈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
雷雨江山起臥龍,
武陵樵客躡仙蹤。
十年楚水楓林下,
今夜初聞長樂鐘。
常奴安得似方回,爭望追風絕足來。
若把翠娥酬??耳,始知天下有奇才。
廄馬翩翩禁外逢,
星槎上漢杳難從。
定知欲報淮南詔,
促召王褒入九重。
西北秋風凋蕙蘭,
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
乞取新詩合掌看。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南陌東城春早時,相逢何處不依依。桃紅李白皆夸好,須得垂楊相發揮。
鳳闕輕遮翡翠幃,龍池遙望麹塵絲。御溝春水相輝映,狂殺長安年少兒。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花萼樓前初種時,美人樓上斗腰肢。如今拋擲長街里,露葉如啼欲向誰。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枝楊柳不勝春。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輕盈裊娜占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春盡絮花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清淺見瓊砂。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鸚鵡洲頭浪飐沙,青樓春望日將斜。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寂寂獨看金燼落,
紛紛只見玉山頹。
自羞不是高陽侶,
一夜星星騎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