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魚西寺
北風三日弭行舟,登陸因為島寺游。
自笑奔馳如野馬,本無拘束似沙鷗。
人誰與語自緘口,山有可觀頻舉頭。
小雨疎煙晚來景,老僧相對倚鐘樓。
北風三日弭行舟,登陸因為島寺游。
自笑奔馳如野馬,本無拘束似沙鷗。
人誰與語自緘口,山有可觀頻舉頭。
小雨疎煙晚來景,老僧相對倚鐘樓。
北風刮了三天,船無法前行,于是上岸到島上的寺廟游覽。我自嘲像野馬一樣四處奔波,其實本應像沙鷗一樣無拘無束。沒人可以交談,我只好默默不語,看到秀麗的山景便頻頻抬頭。傍晚時分,細雨和疏淡的煙霧構成美景,我和老僧相對,倚靠在鐘樓旁。
弭:停止,這里指船因風大不能行駛。
緘口:閉口不言。
疎:同“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乘船途中遇風無法前行,上岸到寺廟游覽,在這一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奔波勞頓的狀態,在寺廟的寧靜環境中引發了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游覽海島寺廟的經歷,抒發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當下奔波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景交融,以自然質樸的語言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體悟。
浣花溪上草堂存,今見能詩幾代孫。橘刺藤梢隱叢竹,椒漿桂酒薦芳蓀。日長畫省文書靜,春近岷江雪浪奔。我向東吳君向蜀,別離從古解銷魂。
孤筇冒雨出山去,應與道人增笑聲。永愧蕭蕭碧巖下,衲衣清散自經行。
徵君白苧溪頭住,細雨斜風一短蓑。山木兩邊啼杜宇,浪花千頃落鴐鵝。故人且復辭光武,使者何須認志和。我亦買田來結屋,沙棠船小日相過。
星稀月白河闌干,饑蟲吁號莎草寒。美人望月歌宛轉,瀟湘水碧蒼梧遠。愁魂一夜不得歸,化作斷云天際飛。
野闊牛羊小,天低草樹平。吳疆連晉境,漢卒雜番兵。月合圍城暈,風酣戰陣聲。中原良苦地,上古錯經營。
窈窕佳人跨繡鞍,香風吹動綠云鬟。最憐二月長堤柳,一路青青送玉顏。
還家短日思永日,行路無情元有情。天涯手足向分袂,故國山水寒齊盟。不妨深雪壓篷屋,秪愁缺月臨孤城。谷口子真韓吏部,逢人惟說淚交橫。
擬問扁舟,歸來趁、蓬萊壽席。還又向、月城迢遞,歲寒為客。多竹襟期居已就,一川圖畫□堪覓。想玉笙、霜鶴擁蹁躚,真仙伯。身早退,頭翻黑。心最懶,閑偏適。更新來膝下,始看袍色。安石正多人望在,子公何用緘書力。但年年、把酒為梅花,尋消息。
白白紅紅不直錢,吹風吹雨逼殘年。種桃自是非君子,指李渠能著老仙。
聲聲何苦勸人歸,不管行人聽轉悲。十二峰前云樹里,幾番啼到月明時。
嗟予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思君逸興感衰殘,幾欲登臨學謝安。倚杖青山愁里賦,當樽黃菊病馀看。清輝自可藏珠玉,文彩誰應惜孔鸞。皎月一天人兩地,茫茫秋色不勝寒。
往事新羅,海鼙記瀉塹。青山在,有橫磨劍。英雄大膽,斗鴨綠江天雪暗。上甘嶺、電裂云崩,楚三戶,秦竟陷。連烽走燄。破貪狼,氣能兼,嗟拜井、碧波難蘸。霖咀溺啖。更休問、唇焦舌紺。剩幾人、好慰古魂無憾。剪龍蜃,諸怪潛。
一團膿,三寸氣。使作還同傀儡。夸體段,騁風流。人人不肯休。白玉肌,紅粉臉。盡是浮華妝點。皮肉爛,血津乾。荒郊你試看。
望高官重兩難儔,遇興裁詩許唱酬。鸞鳳羽翰歸碧落,神仙行止在丹丘。空庭引鶴閑臨水,遠樹驚蟬又報秋。唯說近來都不飲,夢魂無復醉鄉游。一簇林亭景象幽,葛巾芒屨恣優游。未饒榮啟歌三樂,不學張衡詠四愁。二品位高猶是忝,九天恩重若為酬。儒生所得誰如我,豈復咨嗟雪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