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棲霞四首 其三
優(yōu)尼制銅覺,欲住女主齡。
主稱金輪王,錄在華嚴經(jīng)。
而舍覺富貴,愛慕涂椒馨。
月黯回心院,妖魂啼窈冥。
僧人弗知此,獨受一峰青。
分減儻及我,終歲棲林坰。
優(yōu)尼制銅覺,欲住女主齡。
主稱金輪王,錄在華嚴經(jīng)。
而舍覺富貴,愛慕涂椒馨。
月黯回心院,妖魂啼窈冥。
僧人弗知此,獨受一峰青。
分減儻及我,終歲棲林坰。
由于缺乏對這首詩中諸多特定意象和典故的明確背景信息,較難準確翻譯。大致推測是:尼姑有了覺悟,想要留住女主的時光。女主自稱金輪王,名字記錄在《華嚴經(jīng)》里。她舍棄了富貴,愛慕著如涂椒般的馨美。月光黯淡的回心院,妖魂在幽暗中啼哭。僧人不了解這些,獨自享受著一座青山的清幽。倘若能分一些這樣的清幽給我,我愿意終年棲息在山林曠野。
優(yōu)尼:尼姑。制銅覺:較難明確,可能是尼姑有了某種覺悟。女主齡:推測指女主的時光等。金輪王:佛教中一種轉(zhuǎn)輪王,在《華嚴經(jīng)》等有記載。涂椒馨:涂椒可能是一種香料,馨指香氣。回心院: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方,常帶有幽寂之意。窈冥:幽暗深遠的樣子。林坰:山林曠野。
因缺乏具體信息,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作者游覽棲霞山時。當時或許受到佛教文化影響,看到山中寺廟尼姑等景象,結(jié)合一些傳說故事有感而發(fā)。作者可能處于對塵世有所厭倦,向往清幽自然和宗教修行生活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林清幽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將宗教元素與幽寂意境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但展現(xiàn)了特定時期文人對宗教和自然的感悟。
沐雪款千門,櫛風朝萬戶。集霰渝丹黻,流云飄繡柱。滴瀝垂土膏,闌干懸石乳。
霜落洞庭渚,江南九月秋。稍違關(guān)塞遠,適足稻梁謀。
青衫赴闕已三遷,紅旆臨州不五年。舊吏侉榮從事府,新民迎擁使君韉。牡丹池館春融日,莼葉汀洲水漲天。自是邊籌談笑辦,歸來仍侍玉皇前。接武容臺彼一時,溪鄉(xiāng)重幸得追隨。鷗前心事滄浪影,梅下吟情汗漫期。感慨中年無近別,徘徊明月有相思。殷勤勸醉陽關(guān)曉,受盡耶歈只自知。
花宮一剎聳煙霏,像教雖存法力微。佛供可周饑鼠食,僧雛時傍倦鴉歸。尚書剩有棠陰榻,丞相留將藻火衣。卻笑東亭癡舍宅,如云甲第許誰非。
云深山塢,煙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燈前,釵行兩兩春容。清芳夜爭真態(tài),引生香、撩亂東風。探花手,與安排金屋,懊惱司空。憔悴敧翹委佩,恨玉奴銷瘦,飛趁輕鴻。試問知心,尊前誰最情濃。連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紅。還解語,待攜歸、行雨夢中。
美醞奇葩式燕多,雪園云洞意如何。芬芳不數(shù)金盤露,窈窕應憐玉樹歌。浮白兒童知愛客,凈空星月不生魔。緋桃紫杏依相妒,戲蝶狂蜂莫浪過。
舞女荔支熟雖晚,臨江照影自惱公。天與蹙羅裝寶髻,更挼猩血染殷紅。
肩輿穿破萬山煙,江北河南路幾千。收拾流亡歸載籍,撫綏憔悴見青天。璽書寵賁名應重,章疏經(jīng)營事可傳。獻納還朝春未晚,愿留遺教奉周旋。
自從服官后,耕稼廢田園。偶出看農(nóng)事,高談坐樹根。暝云捎雨急,歸雀掠檐喧。立望牛羊徑,依然谷口村。
才名誰似漢田郎,起草何人謫瘴鄉(xiāng)。芳杜佩還紉帝子,中山篋豈示君王。符分虎竹云霄迥,俸給魚鹽道路長。一酌昆明池上水,恩波猶自憶含香。
風生長林悲,云起空谷暝。下有不死人,一室常在定。
四海風云會兩端,座間自笑不能安。情于濃處言能醉,膾到雅時詩可餐。燈火樓頭明璀璨,嬋娟影下漫盤桓。試將長句酬諸友,誰信清游亦自難。
吾子去何之,臨歧忍分袂。逢人好寄聲,莫待秋鴻至。
夷歌處處喚愁襟,懶向珠林聽梵音。天地不堪還寄傲,江山何意復登臨。誰將桂樹仍招隱,肯信桃源可重尋。且喜一觴時一詠,悠悠天外和龍吟。
開元天寶誰能畫,韓子規(guī)摹出曹霸。惜乎畫肉不畫骨,坐使驊騮減聲價。晚生韋偃非畫工,少也得名能古松。試拈禿筆掃束絹,便覺天廄無真龍。胡不寫明皇照夜白,弄驕顧影嘶長陌。又不寫太宗拳毛騧,百戰(zhàn)萬里輕風沙。如何寫此神俊物,剝落玄黃只皮骨。卻思落日蹴長楸,風入四蹄追健鶻。嗚呼往事今茫然,矯首有意誰其傳。主恩未報忍伏櫪,志士扼腕悲殘年。安得老髯通馬語,芻秣醫(yī)治平所苦。行當起廢一長鳴,要洗凡庸空萬古。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