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九溪
昔年九溪十八澗,今度見之逾清真。
靜依落落石路晚,閑繞寂寂山家春。
可憐潺湲似留客,更覺曲折能隨人。
得得杖藜來盡目,野棠山杏亦精神。
昔年九溪十八澗,今度見之逾清真。
靜依落落石路晚,閑繞寂寂山家春。
可憐潺湲似留客,更覺曲折能隨人。
得得杖藜來盡目,野棠山杏亦精神。
往年曾游覽過九溪十八澗,如今再來,覺得它比往昔更加清新自然。傍晚時分,靜靜地沿著那錯落有致的石路前行;春日里,悠閑地繞著寂靜的山間人家漫步。那潺潺流水仿佛在挽留客人,而曲折的溪流似乎能隨著人的腳步蜿蜒。我拄著藜杖特意前來飽覽美景,就連那野棠和山杏也顯得生機勃勃。
今度:如今,這次。逾:更加。清真:清新自然。
落落:錯落有致的樣子。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流慢慢流動的樣子。
得得:特意、特地。杖藜:拄著藜杖。
精神:有生氣,生機勃勃。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是舊地重游??赡墚敃r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閑暇之時再次來到九溪,被這里愈發清新的景色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九溪的清新美景。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閑適,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山間的生機。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
今代文章伯,婁東有一人。身猶金馬貴,書已玉杯醇。擁節過南海,乘軺下北辰。相逢語經術,一一是先秦。
云連京國深。
黑風吹海屑銀濤,莫辨秦瑰與楚瑤。煮水煎茶還我輩,灶煙文武火須調。甫能乞得六花飛,又要憂它褐與衣。爭似煙江漁釣侶,賣魚沽酒唱歌歸。造物從來害是恩,由他圭璧委千門。梅梢已露春消息,小向涵虛駐客軒。
袖拂仙風上翠微,山禽窺我怪儒衣。巖編石室真奇趣,煙蓋云幢似遠圍。彩筆不隨仙子去,青峰空伴野云飛。我來續就承天賦,鐵笛一聲橫鶴歸。
寒林驛上曉山晴,重得經過淚已橫。云物不殊生死隔,間關終念弟兄情。曾尋石上看楓葉,共上秋橋照水明。何事嶺頭人伐木,丁丁皆作斷腸聲。
低映垂簾庭院。蟬語不知深淺。斷續好風牽。幾曾閑。侵晚翠筠同茜。渾了云山一片。欹影幾條妍。夕陽邊。
瘦馬嘶春北郭門,郡城茅屋似山村。荒墳肸子雄風在,野曲綿駒舊譜存。霏霧出林銷殺氣,行云駐彩閣朝昏。千年往事今塵土,寥落幽花酒一尊。
三月風光屬禁煙,踏青時節艷陽天。倦行驛路魂堪斷,遠望鄉園夢亦牽。洛水有觴曾泛羽,楚山無樹不啼鵑。詩來忽動傷春思,一度微吟一黯然。
村居鄰老圃,喘汗憫夏畦。轆轤健晚涼,月輪轉天蹊。剡剡金融溝,涓涓冰泮溪。黃萎漸蘇息,綠潤俄凄迷。生意續夜氣,甘滋浹新荑。風露觸處香,河漢望中低。野人無遠謀,且喜豐食鮭。雖愧下帷董,稍悟養生嵇。歸懷自浩然,流光挹平西。
五馬沖寒色,冰霜滿去程。君王憂北地,父老望前旌。典郡才方振,防年計不輕。河山分陜服,形勢輔咸京。樹隱青蛇廟,天空白豹城。人家盡周俗,羌笛半秦聲。夜月登樓嘯,春風露冕行。試看《循吏傳》,終古定垂名。
歲盈易寒風,曠野何蕭條。深居戒遠趾,四壁亦飄搖。陽和日已往,陰冱日已驕。門外遠書至,啟函知故交。慰我以好音,期我以明昭。感茲殷勤意,千載詎能銷。素心抱愚衷,欲吐還自韜。
桃花初發紅,芳草尚抽綠。南音多有會,偏重叛兒曲。
文昌宮觀郁天盤,鰲署仙扉切禁鑾。三十入承金馬詔,追趨常傍玉螭闌。投簪霄漢去朝遠,倚劍江湖行路難。忽憶正朝冠佩集,側身長望五云端。
豫章城外楚江邊,舊業猶存季子田。雉雊蠶眠三月暮,桑陰麥秀幾家連。將同杜老家夷曲,似學王維住輞川。我本五湖耕釣客,滄洲空羨白鷗眠。
自古真情最可謳,恒經濁世驗沉浮。石堅不逐大江流。得意金樽同賞月,蹉跎草履共登樓。三生青眼對儂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