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正字南仲四首 其四
一自初聞報,哀號向草堂。
相隨只兒子,遠和有山獐。
土沃幽宮掩,灰凝奠酒香。
孤身揮泣盡,松柏便萎黃。
一自初聞報,哀號向草堂。
相隨只兒子,遠和有山獐。
土沃幽宮掩,灰凝奠酒香。
孤身揮泣盡,松柏便萎黃。
自從最初聽聞噩耗,我在草堂中哀號痛哭。陪伴我的只有兒子,遠處應和的只有山獐的叫聲。肥沃的土地掩埋了幽靜的墓穴,祭奠的酒香氣已消散只留下凝固的灰燼。我孤身一人淚水流盡,連松柏似乎都為之枯萎發黃。
正字:古代官職名。南仲:人名。
草堂:簡陋的居所。
幽宮:指墓穴。
奠酒:祭祀時所獻之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正字南仲去世后,詩人處于悲痛之中所作。當時詩人可能處于相對簡陋的生活環境,友人的離世讓他倍感孤獨哀傷。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正字南仲,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和凄涼之景表達哀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人真摯的友情和對生死的感慨。
太乙淫祠起漢家,至今燈火興逾賒。南油西漆皆騰貴,青玉文螭敢浪誇。味道吟成塵逐馬,江淹賦就筆生花。太平文物繁都會,不用東京紀夢華。
半縷寒煙碧玉簫,六宮瘦盡楚云腰。生來弱骨難堪把,那有閒心學柳條。
通宵雷雨驟,曉霽試登樓。百鳥聲相和,雙江漲合流。寧知冀北客,來按楚南州。滿眼波濤急,飄然欲放舟。
飛蓋行山徑,穿松過野橋。霧連江樹暝,天接嶺云遙。過客多隨伴,居民半是樵。前行無傳舍,借榻度今宵。
縹亭人似玉堂仙,月肺云肝瀉峽泉。詞藻引毫歸寶唾,筆花拖夢上蠻箋。墨池暖漲桃花雨,書壁涼飄柿葉煙。氣窄紫鰲清淺水,神游黃鵠泬寥天。紅鵝價博黃庭卷,白雪聲和錦瑟弦。五鳳文章天上待,三都詞賦洛中傳。荷巾未逐秋風老,鐵硯磨云已半穿。
君家大阮聲輝赫,當年并試龍墀石。小阮風流不減人,一家頓有雙聯璧。共題雁塔多名卿,溪頭獨作漁竿客。身經離亂偶相逢,怪我婆娑鬢猶黑。
峻嶺橫天插,長江夾地流。倘能城大順,誰敢犯延州。
不必尋芳出遠郊,八分春盡屬亭皋。漫波綠皺一溪水,暖日紅蒸千樹桃。烏繞屋檐呈卦兆,鶴窺庭戶聽離騷。靜中識得生生意,堂下蘼蕪更不薅。
名家本出藍田裔,積善生公廟廊器。堂中列鼎奉慈親,膝下聯芳見諸弟。公昔家居侍母傍,朝朝暮暮在高堂。清觴瀲滟蟻浮蠟,綵服連翩雁作行。自從致身事明主,一片丹心誓相許。晨趨雙闕列朝班,夕望孤云憶慈母。昨者承恩晝錦還,擁蓋持麾西入關。咨詢到處盡臣職,拜舞喜得瞻親顏。春暉煜煜聯華萼,鶴發龐眉宛如昨。塤篪迭奏承親歡,自古天倫有真樂。知公祿養榮且豐,壽富康寧誰與同。作詩愿頌君陳美,芳聲永世垂無窮。
長須曾識許神農,復見賢孫繼祖風。方寸有馀陰德地,平生多少活人功。源流不出三因外,天理常存一念中。好侍板輿承母意,滿林春色杏花紅。
母儀垂二紀,坤順翊玄功。望斷蒼梧野,尊歸長樂宮。金涂烘曉日,椒壁起香風。奄忽違塵世,攀號泣舜瞳。軒星光太極,陰教正中闈。外戚黃金穴,深宮大練衣。雀臺愁霧隔,駒隙暗塵飛。貝闕三山路,飄飖仙馭歸。德契河洲什,心依黃老書。濯龍規誡在,飛羽豫游疏。復土文園接,凝塵丙殿虛。蒸蒸天子孝,泣血望涂車。世載河山誓,門無恩澤侯。公桑空繭館,仙藥阻蓬丘。憫冊藏幽壤,哀笳咽素秋。后宮彤管在,千古紀徽猷。閫范留椒闥,神游返玉清。魚燈照玄寢,騎吹咽重城。運迫升仙日,人傷喪妣情。宮中舊長御,行哭盡吞聲。
客舟連夜燭開花,氣魄輝煌實可誇。頂蓋團團如月上,傍生冉冉帶風斜。遙思太乙浮蓮葉,更想張騫泛漢槎。駐足東屯聽消息,鳧溪辭我入長沙。
尚湖辭別釣魚船,醉上茶樓夜聽泉。正午已過人未起,虞山煙雨佐春眠。隱隱三峰一水連,清幽淡遠墨痕傳。自從識得抱琴客,不敢輕浮稱半仙。
廉師授業十香園,撞粉丹青拓畫藩。一自高陳皆立雪,潤色千秋草木繁。
北固橫江盡,東南第一州。六朝都在望,回首倦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