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越
東關寒水深,游子別家心。
櫂急波鳴枕,篷疎月在衾。
半生多道路,何日定山林。
隔岸聞漁唱,離騷不敢吟。
東關寒水深,游子別家心。
櫂急波鳴枕,篷疎月在衾。
半生多道路,何日定山林。
隔岸聞漁唱,離騷不敢吟。
東關的寒水十分幽深,游子心中滿是離別家鄉的愁緒。船槳劃水迅速,波浪聲仿佛在枕畔鳴響,稀疏的船篷外月光灑落在被子上。半生大多都在旅途奔波,不知何時才能在山林間安定下來。隔著河岸傳來漁人的歌聲,我滿心哀愁卻不敢吟誦《離騷》。
東關:地名。
櫂(zhào):同“棹”,船槳。
疎:同“疏”。
衾(qīn):被子。
山林:指隱居之地。
離騷:屈原所作楚辭,多表達憂愁悲憤之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離鄉漂泊的狀態。當時或許社會動蕩不安,詩人為生活或理想四處奔波,心中充滿對安定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鄉漂泊的愁緒和對安定生活的渴望。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游子的普遍心境。
屏居不出門,終歲袖手坐。
但怪意氣衰,那覺日月過。
故人為冢丘,老伴余幾個。
天高鬼神惡,回夭夷齊餓。
遺魂一零落,豈復聞楚些。
且當醉濁醪,吾夢行亦破。
身如行腳僧,放包即為家。
家如道邊店,蕭然寄天涯。
居室如小舟,風扉櫓謳啞。
坐傍陳琴書,庭下栽雜花。
儉陋雖可笑,在我則已奢。
何以善吾生,念念思無邪。
無錢溪女亦留魚,有雨東家每借驢。
藜粥數匙晨壓藥,松肪一碗夜觀書。
黃?被暖閑無厭,白布衫長樂有余。
南陌東阡春事動,放翁作計未全疏。
秋氣蕭蕭暑已歸,晚云更送雨霏微。
床收珍簟敷菅席,笥疊纖??換熟衣。
遣醉縱橫馳筆陣,乘閑談笑解棋圍。
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不雨珠,不雨玉,六月得雨真雨粟。
十年水旱食半菽,民伐桑柘賣黃犢。
去年小稔已食足,今年當得厭酒肉。
斯民醉飽定復哭,幾人不見今年熟。
吾道久寂寞,不絕如一線。
至人隱市塵,我輩何由見。
安得世外士,與之共談宴。
僧話亦或佳,聊可過竹院。
白發短欲盡,人嗤心尚孩。
埋盆池瀲滟,累瓦塔崔嵬。
軟飯三舂米,醇醪九醞醅。
忽然拈筆起,記著早梅開。
桑落香浮槲葉杯,甘瓜綠李亦佳哉。
虛堂頓解汗揮雨,高枕俄成鼻殷雷。
靜聽風聲生檻竹,徐看日影轉庭槐。
晚涼更動扁舟興,北渚紅蕖已半開。
七十六年將到時,龍鐘猶復強支持。
寒燈照影始知瘦,薄酒作酲方覺衰。
春日尚能持冷餅,花時未礙插繁枝。
癡頑應有傍觀笑,自課園丁補槿籬。
受廛故里老為氓,三十余年學養生。
倩盼作妖狐未慘,肥甘藏毒酖猶輕。
忠言何啻千金藥,赤口能燒萬里城。
陋巷藜羹心自樂,傍觀虛說傲公卿。
今年風雨多,平陸成沮洳。吾廬地尤下,積水環百步。
客從城市來,熟視卻復去。僮奴笑欲倒,繖屐知無路。
計其各還家,對灶燎衣袴。嗟予久退藏,蓬藋生庭戶。
誰如數子賢,裹飯肯來顧。清言雖不接,亦足慰遲暮。
我昔游青城,萬仞窮躋攀。
巢居上官翁,許我分半山。
且言牡丹平,可卜茅三間。
報國未能忘,承詔遂東還。
蹭蹬意何成,看云徒汗顏。
賦罷淵明歸去來,纻衣桐帽一時裁。
歲華新筍初成竹,天氣停云未斷梅。
江路醉歸常嵬峨,僧窗閑過即徘徊。
老人剩有凋年感,寄語城笳莫苦催。
避暑穿林隨所之,一奴每負胡床隨。
望秋槁葉有先隕,未暮赫日無余暉。
輪囷離奇澗松古,鉤辀格磔蠻禽悲。
北巖竹間最慘栗,清嘯倚石真忘歸。
三朝巍巍韓侍中,爛然彝鼎書元功。西戎北狄問安否,九州萬里涵春風。
子孫繼踵皆將相,我猶及拜西樞公。顧憐通家略貴賤,勞問教誨均兒童。
西樞有孫又奇偉,凜然太華摩蒼穹。小試玉節江西東,文書如海到手空。
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錢流倉粟紅。君持此手上廊廟,折沖御侮知從容。
桑干不勞尺箠下,榆關正可丸泥封。卻歸故里訪遺老,應記山陰九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