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四首 其一
余昔隠屏東,扁舟夾雙龍。
浩歌碧云間,萬壑生清風。
群仙幔亭宴,玉女雙鬢蓬。
夕景落寒巖,照耀金芙蓉。
余昔隠屏東,扁舟夾雙龍。
浩歌碧云間,萬壑生清風。
群仙幔亭宴,玉女雙鬢蓬。
夕景落寒巖,照耀金芙蓉。
我過去隱居在隱屏峰的東面,駕著小船穿行在兩條如巨龍般的溪流間。在藍天白云間放聲高歌,萬千溝壑都生起了清風。仿佛看到群仙在幔亭舉行宴會,玉女的雙鬢蓬松。傍晚的景色落在寒冷的山巖上,照耀得山峰如金色的芙蓉。
隱屏:武夷山的一座山峰。
扁舟:小船。
雙龍:可能指九曲溪的兩條支流。
浩歌:放聲高歌。
幔亭宴:傳說武夷君曾在幔亭峰設宴招待鄉人。
玉女:指玉女峰。
金芙蓉:形容山峰在夕陽照耀下如金色的芙蓉花。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隱居武夷山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沉醉于武夷山的美景,在隱居生活中悠然自得,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武夷山的美景,突出特點是意境奇幻,富有神話色彩。展現了詩人閑適的心境,在描繪山水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
蓬島何曾見列仙,但教守道即延年。人于清德尊元老,天為蒼生佑大賢。鶴燄齊鳴鈴閣敞,蟾輪恰照綺筵圓。迎春好上長春頌,頌比靈椿更八千。從來康壽歸仁者,亦有耆英作藎臣。公以大儒持節鉞,天教貞干邁松筠。常存一事無欺意,自定千秋不朽身。那羨香山圖九老,逃禪晚歲尚迷津。鳳水龍山毓范韓,屹然柱石重朝端。謳歌到處九州督,知遇當年七品官。海國重臨填甲算,福疇新錫侑辛盤。江南父老遙臚祝,惠愛于今欲報難。禮坊道岸溯前謨,慚愧東床學業蕪。一卷傳經敦百行,兩篇賜什反三隅。丈人峰峻仙霞阻,別駕輿題綵服娛。自爇心香拜南極,捧觴如共鯉庭趨。
萬頃煙波一釣翁
玄真心事偶相同
平生我亦輕軒冕
分取苕溪半席風
因游樵子徑,
底事因緣定。
不唱葛藤歌,
打個直截令。
九日登臨愿不虛,問誰曾此謁仙居。皆云太守二千石,更有游人歲百馀。
入地銅龍向天闕,騰空錦雀下庭除。荒碑梵宇多題字,不見當年御簡書。
幾日停橈訪,
何妨絕頂躋。
林陰迷路遠,
山翠壓篷低。
可有高人隱,
惟馀野鶴棲。
僧寮閒話久,
不覺夕陽西。
故里經年別
虛舟盡日浮
有書誰與寄
目送雁橫秋
湖上多甘井,
硙泉尤得名。
何時枕白石,
靜聽轆轤聲。
聞道徵南將,長驅十萬兵。天威除?貐,妖宿掃攙搶。路辟煙塵息,城開子女迎。還當布恩信,長見八蠻清。
大將總雄師,三苗勢已衰。重圍方解日,梗路漸通時。荒破宜興復,瘡痍在保綏。安邊有長策,華夏樂雍熙。
兵勢如破竹,長驅甚建瓴。已應猺種遁,還見鬼方清。恩信要須布,干戈可暫停。但令疆圉靜,休慕簡編青。
苗頑從古昔,丑類近尤乖。月暈城遭困,蜂屯路不開。王師天上降,虎將日邊來。一掃蠻荒靜,從容奏凱回。
家在閩山西復西,
其中歲歲有鶯啼。
如今不在鶯啼處,
鶯在舊時啼處啼。
先生擬把衣冠掛
稚子能操杖履從
叔夜只堪伴魚鳥
子云何至況蛇龍
豹皮尚欲留名死
雞肋安知與怒逢
老去自鳴還自止
簣桴何敢間金鐘
峨峨珠翟翠云稠,堂北高居壽最優。
大衍再周重掛一,平壺百刻又添籌。
賢孫及第傳金帖,令子懸車尚白頭。
屈指古今能有幾,題詩更祝八千秋。
五十平頭矣。傍青燈、摩挲病眼,廢書而起。就使劉郎窺宓枕,也似看花霧里。是誰把、輕冰琢洗。醉纈狂花收拾凈,剪雙瞳、還我秋江水。猶自有,少年意。
抄書試寫桃花紙。笑依然、丹黃滿目,短檠身世。加上一重殊不惡,包老燈籠遜此。便從此、目蝦相倚。牙仗須梳同檢點,更美人、贈我荷囊紫。同系在,吳襟底。
斷磯石罅兩舟艤,繁木云邊孤館藏。有客讀書忘俗慮,綠楊風軟日初長。
落落長松蒼干古,深深幽館碧窗虛。階除近水鳧鹥集,知是山中曉雨馀。
休論青瑣與黃扉
祇有西湖不受欺
每向冰霜見全操
笑渠長夏受蒸炊
本無戒飲意,
累月斷開壺。
怪得阮嗣宗,
祗念黃公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