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茶使趙伯川 其二
幾年題筆決文圍,妙手元堪補袞衣。
不訐不諛持正大,能經能濟洞幾微。
天高且作茶星現,地迥行親海月輝。
萬歲池塘神興逸,總教西子賦東歸。
幾年題筆決文圍,妙手元堪補袞衣。
不訐不諛持正大,能經能濟洞幾微。
天高且作茶星現,地迥行親海月輝。
萬歲池塘神興逸,總教西子賦東歸。
多年來揮筆在文壇中脫穎而出,您的高超才學本就足以輔佐君王。不攻訐不阿諛,秉持公正大義,既能經邦濟世又能洞察細微。您如高懸天際的茶星閃耀,即便地處偏遠也能親近海月的光輝。在萬歲池塘邊您神思飄逸,就像讓西施賦歸東一樣令人向往。
題筆:揮筆寫作。決文圍:在文壇中勝出。
妙手:指高超的才學技藝。補袞衣:原指補救帝王的過失,后泛指輔佐帝王。
訐:攻擊、揭發別人的隱私或過錯。諛:奉承、諂媚。
經能濟:經邦濟世,指治理國家,拯救時艱。洞幾微:洞察細微之事。
茶星:這里可能指與茶事或作者所從事事務相關的星宿,象征趙伯川在這方面的突出地位。
地迥:地處偏遠。親海月輝:親近海月的光輝,有高潔之意。
萬歲池塘: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地方。神興逸:神思飄逸。
西子賦東歸:西施歸越,這里可能是一種美好的意象,有歸隱或圓滿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上茶使趙伯川”可知,這是詩人呈給茶使趙伯川的詩。茶使在當時可能負責茶葉相關的事務管理,詩人或許是出于對趙伯川才德的欽佩,或是有求于他,創作此詩以表達贊美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茶使趙伯川的才學、品德和濟世能力。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社交和對賢才的推崇。
嘗思鵬海隔飛翻,曾得天風送羽翰。 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難。 經年空嘆音書絕,千里常思道義歡。 每向江陵訪遺治,邑人猶指縣題看。
怪夜來南極,祥光炯炯中天。恰先借新春,暫留殘臘,為慶稀年。弟兄垂垂白發,愿年年輝映棣樓前。尊酒光搖□旭,爐熏細裊輕煙。詩書一脈繼青氈。五世喜家傳。憶京□橫經,天臺振鐸,往事悠然。回頭十年如夢,看園花灼灼幾春妍。爭似蒼蒼松柏,歲寒同保貞堅。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
天下奈何無可問,世皆如此有誰聽。 為儂指點春知處,惟有垂揚眼獨青。
在象數前鐘鼻眼,出囂塵外鑄形模。 傳香到手親曾見,全勝人看博古圖。
七步成詩語近諧,壇荒李杜奇乏才。 僧敲未敢一言定,鳥過曾安幾字來。
滾滾銀濤,瀉不盡、心頭熱血。想當年、山頭擂鼓,是何事業。肘后難懸蘇季印,囊中剩有文通筆。數古來、巾幗幾英雄,愁難說。 望北固,秋煙碧。指浮玉,秋陽赤。把蓬窗倚遍,唾壺擊缺。游子征衫攙淚雨,高堂短鬢飛霜雪。問蒼蒼、生我欲何為,空磨折。
梧桐冷墜秦宮井,沆瀣光浮漢苑槃。 倚杵遠天垂六幕,照梁初日上三竿。
白蛇宵斷,逐鹿人、交趁罾魚群起。赤幟雄張軍縞素,龍種天生大器。堪鄙猴冠,自為狼藉,楚帳多塵壘。膽寒垓下,一鞭東竄休矣。 亭長空艤扁舟,范增群輩,盡涂脂流髓。望斷秦關無限恨,羞面江東山水。購首千金,若為名利,黯黯斜陽里。石爐灰冷,美人魂落煙翠。
年去年來來去早。怪底不來,庭院春光老。知過誰家翻別調。家家望斷飛蹤窅。 千里瀟湘煙渺渺。不記雕梁,舊日恩多少。匝近清明檐外叫。故巢猶在朱檐曉。
檢點春光,陰雨過、三分之一。從頭數、元宵燈夕,都無晴日。不礙郊原肥草綠,但漫丘壑沈云黑。那東君、忒煞沒網維,春無力。 燕忙甚,泥渾濕。蜂愁甚,脾無密。更兩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紅殷桃吾不較,豈堪浸爛東疇麥。望前村、白鷺襯霞紅,探晴色。
檢點春光,陰雨過、三分之一。從頭數、元宵燈夕,都無晴日。不礙郊原肥草綠,但漫丘壑沈云黑。那東君、忒煞沒綱維,春無力。燕忙甚,泥渾濕。蜂愁甚,脾無蜜。更兩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紅殷桃吾不較,豈堪浸爛東疇麥。望前村、白鷺襯霞紅,探晴色。
鶴步瑤階凈,螢飛星漢斜。 玉人褰素幕,和月折梨花。
人自傷心春自回,倚闌愁睹燕歸來。 玉簫吹斷秦樓曲,嬴得紅顏鏡里灰。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 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 但愿桑麻成,蠶月得紡績。 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