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宮
路去叢祠修竹林,插天松檜臥龍吟。
翚飛朱閣闌干外,人在白云巖竇深。
落花半逐流水逝,黃鶴一去莫煙沉。
安得金丹蛻凡骨,一視往昔與來今。
路去叢祠修竹林,插天松檜臥龍吟。
翚飛朱閣闌干外,人在白云巖竇深。
落花半逐流水逝,黃鶴一去莫煙沉。
安得金丹蛻凡骨,一視往昔與來今。
沿著小路前往祭祀神靈的祠廟,那里有修長的竹林,高聳入云的松樹和檜樹如臥龍低吟。紅色樓閣如飛鳥展翅,在欄桿之外,人仿佛置身于白云繚繞的巖穴深處。落花一半隨著流水消逝,黃鶴一去就消失在暮靄中。怎樣才能得到金丹,蛻去凡胎俗骨,平等看待往昔和未來呢。
叢祠:祭祀神靈的祠廟。
翚飛:形容宮室建筑如鳥飛之狀,這里指樓閣的飛檐。
巖竇:巖穴。
莫煙:暮煙,傍晚的煙霧。
金丹:古代方士用黃金、丹砂等煉成的藥物,認為服之可以長生不老。
蛻凡骨:脫去凡胎俗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道宮時,被道宮周圍清幽的環境所感染,聯想到道家追求長生、超凡脫俗的思想,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道教有一定影響力,人們對道家的修仙等觀念有一定興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超凡境界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優美,營造出空靈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道家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擁衲無馀事,時聞起柁聲。水煙猶作暝,霜鵲已嬉晴。淼淼人歸路,悠悠歲晚情。秖應江海外,隨處著馀生。
素紈霞綺燦然陳,復現紛繁草木春。并美同名偕菡萏,出泥登岸異陶鈞。更因憎命深憐汝,但愿司花果有神。芳蕊猶馀三四朵,凝情欲慰白頭人。
曾倚平山望遠峰,橋過真主昔回龍。詞翻十事溫卿閱,句敵三都蜀嶺筇。置驛家風羅四面,揮毫帥守角千鐘。來歸肯作蕭閒伴,一誦新篇一起容。
畏涂有千慮,勞生無寸隙。唯馀對酒時,暫作伸眉客。妖姬雜睇笑,歡友連衿舄。相逢判一醉,錢刀非所惜。
何處鄰家好弟兄,一軒松竹兩陶情。松崖索我曾題句,竹塢煩君頻寄聲。翠筱晴分涼月影,碧流春護暖云生。為報惠連應入夢,幾回風雨漢江城。
雙十剛從昨日過,明年此會意如何。便將白露酬佳節,看到黃花感逝波。易地還斟陶令酒,司天難止魯陽戈。預征早出催租吏,又恐江城風雨多。
睡里聞風雨,吾行擬暫停。起來搔首坐,喜見一天星。
老去襟懷誰與開,喜聞燕子及春回。舊書祇課諸孫讀,新釀時逢好客來。稠疊敢忘知己贈,經綸浪許后生材。一自西江歸臥病,幾從天上望蓬萊。
巍樓聳立千仞壁,熊楚奇觀此其一。蒼龍夭矯出一頭,下瞰七澤乾坤浮。平遠獻狀呈幾席,氣勢彈壓東西州。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閱曹劉幾成敗。當時徙倚落日邊,豈計嘉名鎮長在。高談猶想四座驚,好語意得由天成。景升逝矣建安往,豈濁斯足清斯纓。今朝我與群賢集,風景還能類前日。賦斯樓者天臺公,揚厲其誰會椽筆。嗟今視昔后視今,君子思遠而憂深。運方濟泰月在臨,有如此水舟同心。芳名起日炳若揭,老子婆娑眾賓悅。斯城斯樓天下無,王賦吳詩成四絕。東都一星下東壁,粲以文鳴斗南一。玄德髀肉瞞白頭,俯仰宇宙俱漚浮。主人景升帝王胄,風土更羨遠中州。安能不粟效夷隘,活著期扶弈枰敗。仲華解笑人寂寂,歷落山川舊圖在。夜深旅夢雞喚驚,崇樓百尺般手成。憑闌四顧萬慮起,鄉鄰寧不思冠纓。英雄海內方麇集,長憶永平太平日。在心為志流為詩,吾豈爭雄鸚鵡筆。風流好事傳到今,豈知漢澤入人深。暇日載酒清流臨,名篇雒啟誦吾心。偈言玩味猶諦揭,意趣充然芻豢悅。飛鴻盡處煙雨隔,姑嗅梅花共清絕。
永嘉山水郡,燕服帝王州。獻賦長楊內,從君滄海頭。阿戎終放曠,小杜最風流。花滿西泠路,煙波渺白鷗。
繡川朱家孝節堂,經營乃在雙峰旁。堂上種萱紅且芳,堂前種竹瑯玕長。有婦有婦清且揚,升堂何以娛姑嫜。晨昏定省禮數將,采蘋南澗供蒸嘗。一從覽鏡傷孤凰,凄其無復施紅妝。羅幃獨處四十霜,年逾八十雙曈方。屢嗔人扶筋力強,鳩形拄杖莓苔荒。諸孤再拜謝阿娘,提孩保養恩難忘。當年稱壽綺席張,玉杯滿捧丹霞漿。蟠桃花開濃露瀼,斑衣五彩春風香。乃知作善天降祥,期頤之算那可量。男讀詩書女蠶桑,眼看玉立孫成行。伊昔比屋封虞唐,人生孝節俱尋常。后來風靡頹三綱,遂令有國旌其孀。清德里中松柏蒼,行人過者拱不翔,滌筆為裁云錦章。
梯航重譯會京都,喜見皇風冒海隅。郟鄏萬年新定鼎,玉關千里罷飛芻。匡時有志隨群彥,學道無成惜壯圖。已遂鷦鷯一枝愿,春風寧羨上林烏。
鰲頂峰回云霧光,少微來照浣花堂。十年城府新相避,三徑松筠故自荒。問道向迷襄野北,移家今在漢陰傍。方山耆舊偏憐我,只道相如病更狂。
公朝已后茹茅連,幕府偷閑亦所天。寵辱肯為差別觀,道人隨寓祇怡然。
久聞勝境推陽朔,船溯清流緩緩開。石詭峰奇排兩岸,一群才過一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