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氏用介卿韻惠詩二首 其二
悄悄園林世味長,碧云疎散暮天光。
且寬禮樂興江左,厭聽干戈暗洛陽。
梨葉盡時無伏暑,竹陰深處有余涼。
從容領會精微旨,何用區區底事忙。
悄悄園林世味長,碧云疎散暮天光。
且寬禮樂興江左,厭聽干戈暗洛陽。
梨葉盡時無伏暑,竹陰深處有余涼。
從容領會精微旨,何用區區底事忙。
園林靜謐,塵世滋味悠長,傍晚天空中碧云疏散。暫且放寬心在江左復興禮樂,厭煩聽聞洛陽被戰亂籠罩。梨葉落盡時已無伏暑,竹陰深處還有絲絲清涼。從容領會其中精微意旨,何必為瑣碎之事而忙碌。
悄悄:形容安靜的樣子。
世味:塵世的滋味。
疎散:即疏散,散開。
寬:放寬,這里有從容對待之意。
禮樂:禮儀和音樂,古代常用來表示文明教化。
興江左:在江左地區復興。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
干戈:指代戰爭。
暗洛陽:指洛陽被戰爭籠罩,局勢昏暗。
伏暑:夏季三伏天的暑熱。
精微旨:精深微妙的意旨。
區區:形容瑣碎、微不足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厭聽干戈暗洛陽”推測,當時可能處于戰亂時期,洛陽局勢動蕩,而詩人身處江左地區,在相對平靜的環境中思考人生和社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和平的期盼和從容生活的態度。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內心追求。
南浦殘紅,西山冷翠,一舟怎去溫存。自江郎賦別,此恨算重論。望烽火、鄉關照澈,酒旗歌扇,消歇芳尊。已全家兒女,片帆來掛荊門。自來俊賞,總牽纏、哀感余根。把白練裙題,紫羅囊佩,并與銷魂。寂寞鷗波門館,花無主、蝶夢黃昏。有溪流和淚,潺湲都到江村。
冉冉煙城裊,飄飄苑雪過。人稀春夜靜,花劇暮寒多。置酒邀金馬,開軒對玉柯。陽春有高調,莫惜為子歌。
飽裝書卷出巖阿,鼓棹中流海不波。曉策六鰲詩可釣,秋高一鶴句長哦。身經東亞西歐遍,春在蠻煙瘴雨過。借問使君爭戰局,觸蠻何日倦尋戈?共洗往塵席一臨,紅樓燭影夜深深。芝蘭公子思靈運,丘壑山人愛道林。蒼狗云容看變幻,紅羊火劫聽銷沈!此生筆硯燒焚盡,滿目飛灰不可尋。
妾本相門女,少小顏如玉。阿爺負官錢,鬻妾以自贖。詩書不復理,學唱金縷衣。當筵歌一曲,贏得錦纏歸。相君名世儒,聞歌忽驚訝。相問始知因,矜憐重悲詫。告官脫妓籍,禮送歸名家。紗窗理舊業,肯復歌淫哇。昔為糞上英,今作閨中秀。長安游冶郎,詎敢窺窗牖。羅裾與象揥,淡然儒家妝。良人詞苑吏,不數羽林郎。今宵復何宵,三星正當戶。喜極忽成悲,潸然淚如雨。幽蘭植糞壤,芳潔常猗猗。妾身猶處子,郎君當自知。
旌旗翻日淮南道,興罷歸來雪一船。正有佛光無處著,獨將佳句了山川。過峽新圖世所傳,峽中猶說泛舟仙。柱天勛業須君了,借我茅齋看十年。
野外秋光薄,眼前詩思濃。恥居元亮后,不學孟京窮。引水澆慈竹,開場種木通。東華塵土客,垂老尚飛蓬。
忠勛念茲,何日忘之。君爾忘身,公爾忘私。攄謀決策,坐亡群疑。惟此忠悃,惟帝眷知。感茲眷忠,無忝孝思。
昔在宣和日,雍容接俊游。橫經臨璧沼,提槧上瀛洲。去德俄千里,依仁復兩州。豈知垂老別,華屋落山丘。
營罷新巢,王謝堂前,午風正微。為春光澹宕,也如人倦,余寒料峭,懶逐鵑啼。學得鴛鴦,迷他蛺蝶,交頸雕梁暫息機。酣眠好,喜纖塵不動,穩稱雙棲。夢中猶自交飛。怪海國、冥冥頃刻歸。想烏衣巷口,舊游恍惚,昭陽殿里,往事依稀。掠水還驚,蹴花終幻,可似邯鄲去路迷。簾櫳畔,被鸚歌喚醒,怨煞斜暉。
霜臺獨夜月明時,邂逅無緣醉酒卮。遙想玉人當此夕,醉吟紅燭困秋思。
秋鴻翼陣起滇池,上相初隆劍履時。身奉至尊為手足,心惟不二有熊羆。長江北振靈鼉鼓,馳道西揚翠鳳旗。會見收京求鼎實,嶠梅辛苦一南枝。秋入疏槐想漢宮,遙遙天上集鹓鴻。青山色在離愁遠,玉漏聲微曙夢通。七圣何曾迷大塊,五丁元自出蠶叢。功高微管先江左,還遣車書萬國同。
迢遞槐江嶺,是謂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氣難與儔。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瑤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
雨葉淋漓戰不休,長風榻畔莽颼颼。旋抽宿火頻添茗,乍覺新寒始問裘。世路逢場多作戲,宦情到海亦乘桴。莼鱸且莫懸歸思,好與潘郎賦早秋。
又金棺閉了,全凋孝綽三人。是曾祭徐君,摧藏掩抑,獨倍傷神。禁他五年腸斷,已卷葹、不死是前身。到底山丘華屋,生前遺跡陳因。人琴慟況牙琴。同調話頻仍。數茗碗爐香,書簽藥裹,月夕花晨。如今濟尼重問,愴謝家、林下渺音塵。看取童牙孤露,他年頭角嶙峋。
折沖竟爾倒持阿,又見鯨鯢起濁波。斫地悲歌衰蟄伏,滿天秋氣亂蟲哦。苞桑欲仗東鄰固,離黍難逃故國過!丁此臥薪嘗膽日,休云玉帛化干戈!危機左右苦相臨,飲鴆其如毒太深!誰是隱憂先草野?依然止渴望梅林!不應文字遭湮沒,大好江山豈陸沈!別有華嚴新世界,懺除煩惱遠相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