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制置侍郎 其三
武侯落落舊規摹,千載誰能發壯圖。
撫定南方無后顧,感通北面自前孚。
但于號令教心服,自是歡忻聽指呼。
群策不遺光竹帛,方知儒術本非迂。
武侯落落舊規摹,千載誰能發壯圖。
撫定南方無后顧,感通北面自前孚。
但于號令教心服,自是歡忻聽指呼。
群策不遺光竹帛,方知儒術本非迂。
諸葛亮有著磊落不凡的舊規可以效仿,千年以來誰能再展現宏大的謀略。他安撫平定南方沒有了后顧之憂,感通北方自然此前就已令人信服。只在號令方面讓人內心信服,自然能讓眾人歡喜地聽從指揮。他不遺漏各種策略而名垂史冊,這才知道儒家學說本來并非迂腐。
武侯:指諸葛亮,他曾被封為武鄉侯。落落:形容人的氣質、風度磊落不凡。舊規摹:有舊有的規范可以效仿。發壯圖:展現宏大的謀略。撫定:安撫平定。感通:感而相通,這里指讓對方信服。前孚:此前就令人信服。歡忻:同“歡欣”。群策不遺:不遺漏各種策略。竹帛:指史冊。迂:迂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當時社會需要有像諸葛亮這樣有謀略的人來穩定局勢、治理國家,詩人借此詩表達對賢才的期盼以及對儒家學說經世致用作用的肯定。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諸葛亮的功績和謀略,強調儒家學說并非迂腐,具有實際作用。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以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賢才和學術價值的思考。
饤饾殘花,也隨分、紅紅白白。緣底事,春才好處,又成輕別。芳草凄迷歸路遠,子規更叫黃昏月。倚闌干、觸處是濃愁,憑誰說。我不厭,尊罍挈。君莫放,笙歌徹。自河南丞相,有茲賓客。一笑何曾千古換,半醺便覺乾坤窄。怕轉頭、天際望歸舟,江山隔。
前晚尚錐鋒,昨日突鎗劍。今朝又稍長,吾曾刻竹驗。
垂髫燈火共蕓編,辛苦螢囊六十年。悵望龍溪傷逝水,凄涼蓮社隔重泉。仙蹤只合留雙舄,傲骨何須問一錢。空館寥寥無舊客,哭君腸斷絕交篇。
何年結屋并滄江,一徑幽通絕澒哤。茭白叢深垂釣舫,冬青葉暗寫書窗。隴頭種雨馀三畝,灘面分云自一矼。亦欲移家成小隱,閉門高枕聽鳴瀧。
思君千里問茅亭,忙里還能幾日登。花重雕闌晴幕啟,香凝礱石午琴鳴。醉翁喜雨應陳跡,放鶴沉香漫有名。曾是檢書當夜坐,會逢藜火訪更生。
白鷺洲邊暑氣收,月明涼思滿書樓。酒醒夜半開窗坐,一鶴橫江萬里秋。
秦代有佳人,嫁與重瞳客。一劍起隴畝,萬夫驚咤叱。自言初嫁夫,倚此拔山力。天地有崩陷,此身得安息。夫何事多違,往事成追憶。始也斬冠軍,提兵入趙壁。秦軍三十萬,土崩原野赤。指揮五諸侯,在手左右易。西楚霸乾坤,諸侯皆列辟。剛強本難恃,百勝竟何益。無何屢勝后,一敗見中極。垓下決雄雌,楚歌驚四劇。漢已得楚乎,是何晚也識。壺關三老書,此漢基王跡。漢已得楚者,胡不早驚惕。從來學兵法,本學萬人敵。一姬兒女身,可當雄劍擊。姬兮神不死,年年春草碧。
深明無底,靈異無根。案山行盡,不見有家。識浪瀝乾,不見有己。石女掣開金鎖鑰,木人撥動玉輪機。方信道從佛口生,法化生得佛法分。
何處托幽棲,齋居傍小溪。坡青春放犢,窗白夜聞雞。倦憩龐公隴,光生太乙藜。不教車馬跡,點破落花泥。
紅笠烏衫擔側挑,蘋婆杏子綠蒲桃。誰知只重中原味,榛栗楂梨價最高。
人日江海尚未開,江樓吟望苦低徊。東郊久曠迎春典,潦倒荒墟獨后來。
沛國龍穴至山乘。詐托旅使若奔喪。道遇寇抄失資糧。
地上拾芥亦細碎,掌里數文猶苦辛。脫使摘丸下峻坂,未若以財而發身。
人老去,南國正春酣。柳撲輕花添白板,酒斟春色貌霜柑。惆悵賦江潭。
山寺煙初瞑,江村月又生。辭家無十里,不寐到三更。犬逐漁燈吠,鐘催客棹行。從茲去鄉土,寧得是吳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