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秘著赴湖北倉
圣君私七澤,使事浼清高。
俗古山川闊,路長車馬勞。
峒人耕綠野,隠者醉紅桃。
閑暇應登賞,詞章繼楚騷。
圣君私七澤,使事浼清高。
俗古山川闊,路長車馬勞。
峒人耕綠野,隠者醉紅桃。
閑暇應登賞,詞章繼楚騷。
圣明的君主偏愛這楚地七澤,這出使之事有勞您這清高之人。此地風俗古樸,山川廣闊,路途漫長,車馬勞頓。峒人在綠野中耕種,隱者醉臥在紅桃之下。閑暇之時您應登山游覽,寫出可與楚騷媲美的詞章。
私:偏愛。七澤:相傳古時楚有七處沼澤,后以“七澤”泛稱楚地諸湖泊。
浼(měi):沾染,這里有勞煩之意。清高:指趙秘著品德高尚、不慕名利。
峒(dòng)人:指西南少數民族,多分布在今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楚騷:指屈原的《離騷》,后泛指楚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是在君主重視地方事務、派遣官員赴任的背景下創作。詩人可能與趙秘著關系較好,在其赴湖北任職時寫詩相贈,表達關切與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趙秘著赴湖北任職,突出了湖北的風土人情和旅途的艱辛。其特點是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情誼。
不見寧三歲,相逢且一杯。
黨人元節老,家國子山哀。
脫帽當秋水,飛觥壓晚雷。
葉潭花嶼色,直映嘯歌開。
庭虛任雀喧,院靜無人到。
回首十年非,賴得知幾早。
心隨香篆銷,意與梅花好。
萬事轉頭空,一笑吾身老。
萬里東歸白發翁,閉門不復與人通。
綠樽浮蟻狂猶在,黃紙棲鴉夢已空。
薄技徒勞真刻楮,浮生隨處是飛蓬。
湖邊吹笛非凡士,儻肯相從寂寞中。
簾卷星輝如晝。織女渡河時候。
龍梭此際應離手。博得鵲橋填就。
一年一度光陰驟。滯清漏。
支機石畔重逢又。不似塵寰別久。
一別杜陵歸未期,
祗憑魂夢接親知。
近來欲睡兼難睡,
夜夜夜深聞子規。
昔我居環堵,江村遠甲兵。
池風魚沫出,林雨竹根萌。
天闊看無盡,窗虛夢不驚。
全無近市宅,唯此故園情。
青苔緣階長,綠陰垂幕肥。
夜來雨頻重,晨起花亂飛。
有酒自斟酌,獨客時歔欷。
忽憶故園徑,久與吾兄違。
我欲陟高岡,君方掩柴扉。
歌詠溪山深,息偃煙霞輝。
浮云尚無定,孤鳥將安歸。
慎旃望遠心,毋使素書稀。
金川門外柳絲長,江抱城樓瞰夕陽。百道風帆下荊楚,千年畫棟失齊梁。景陽井甃苔紋古,天璽碑殘墨沈香。聞說海棠天下最,愿乘蹇衛訪清涼。
臺城風急紙鳶飛,水漲秦淮綠正肥。燈上湖樓看畫舫,車過窮巷識烏衣。西州怊悵吟華屋,北極登臨弄翠微。莫道偏安江左慣,升州還作帝王畿。
龍虎江山感廢興,九朝哀史莽難勝。騊騟日暮來京口,薺麥春花上孝陵。天險由來誤人國,地靈從古產高僧。讀書種子今安在,木末亭荒試一登。
雞嗚山頂塌浮屠,十廟功臣俎豆無。一自洪楊開劫運,再令湘楚建雄圖。英雄力盡孤城在,竹帛勛留萬骨枯。遺像不登麟閣去,須眉淵映莫愁湖。
清閟高人骨格奇,意趣豈復同凡兒。偶爾適興寫山水,冷致冽欲凌人肌。
想是霞餐卻火食,不然那得清如斯。此卷高尺長減仞,幽溪重復山逶迤。
枯林一簇山之麓,林下深深置兩屋。蓋茅零落墻欲頹,屋后蕭疏映叢竹。
柴門不閉闃無人,煙波迤漾平侵門。旁通略彴亦將斷,舟楫沈齧洲沙痕。
崇峰側嶺絕蹊畛,荒寒似寫亂后村。要是生當至元末,亂亡在在驚心魂。
目有所傷手自應,豈惟迂癖成性存。此卷筆法尤可喜,細觀不與常作似。
山石居然王右丞,樹木全逼營丘李。枯淡雖云是本色,神味須知備眾美。
世人但擬解索皴,誰向先生問具體。李君珍惜同隋珠,自云得之酒家胡。
出坎藉茅非偶爾,定是迂翁神與俱。
憐君迍蹇從初仕,
慰我蕭條典一同。
莫為塵勞便興嘆,
所施無負即為功。
城狐社鼠屢驚騷,廟算頻煩圣主勞。
百尺豐碑銘上將,萬家新鬼哭寒潮。
書生殄賊皆能武,草澤從公豈待招!
幾輩白頭今日在,天教忠義翊清朝。
遠水危岑徹望收,青青庭草結清幽。欲將太極從頭認,直向先天未畫求。一氣渾淪常迭運,六虛變動自周流。千年海岳精英地,何處乾坤更十洲。
望洋白首恨難禁,仰止高山足未臨。杲日漏光虛室白,春風搖綠草堂深。異端欲使無炎燼,吾道休教有陸沉。活潑天機在何處,數聲啼鳥綠陰陰。
高祠瞻拜恨無緣,幾度羹墻思儼然。好調鶯啼脩竹里,清流水繞畫欄前。四時草合金山地,十丈花開玉井蓮。太極生生何所擬,一輪月落萬千川。
庭院西風良夜靜。小小春光,拖逗紅梅醒。
滿地霜華飄不定。空天踏遍飛鴻影。
往日相思閑記省。梵字雕欄,有個人兒并。
笑拍香肩呼不應。薄綿不耐黃昏冷。
一棹松江朔雪饕,椒漿曾此酹三高。遠游借與薰風便,偉觀還如昔日遭。喚起玉龍噓霧雨,饒教綵蜺戰云濤。平生最愛登高賦,盍為豐碑續擬騷。
水仙要我小遲留,探借五湖風雨秋。三萬頃波融一鑒,八千里客只孤舟。望迷漁荻荒寒境,思挾琴高汗漫游。模寫自知才未稱,天隨有集更精搜。
秋閨寒不寐,中夜理衣裳。
裂帛開朱匣,調砧響畫廊。
力從香杵竭,思繞玉關長。
淚滴痕猶染,憑君察遠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