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棲霞樓即景呈謝深道國正
朝來欄檻倚晴空,暮來煙雨迷飛鴻。
白衣蒼狗易改變,淡粧濃抹難形容。
蘆洲渺渺去無極,數點斷山橫遠碧。
樊山諸峰立一壁,非煙非霧籠秋色。
須臾黑云如潑墨,欲雨不雨不可得。
須臾云開見落日,忽展一機云錦出。
一態未了一態生,愈變愈奇人莫測。
使君把酒索我詩,索詩不得呼畫師。
要知作詩如作畫,人力豈能窮造化。
朝來欄檻倚晴空,暮來煙雨迷飛鴻。
白衣蒼狗易改變,淡粧濃抹難形容。
蘆洲渺渺去無極,數點斷山橫遠碧。
樊山諸峰立一壁,非煙非霧籠秋色。
須臾黑云如潑墨,欲雨不雨不可得。
須臾云開見落日,忽展一機云錦出。
一態未了一態生,愈變愈奇人莫測。
使君把酒索我詩,索詩不得呼畫師。
要知作詩如作畫,人力豈能窮造化。
早晨我憑倚著欄桿,面對晴朗的天空;傍晚煙雨彌漫,連飛鴻都迷失了方向。世事如同白衣蒼狗般變幻不定,這景色或淡雅或濃艷,難以用言語形容。蘆葦叢生的沙洲茫茫無盡頭,遠處幾點斷山橫臥在碧色的遠方。樊山的山峰像一堵墻壁矗立著,非煙非霧地籠罩著秋色。一會兒黑云像潑墨一樣,想下雨卻又下不來。一會兒云開霧散,夕陽出現,忽然像展開一幅絢麗的云錦。一種景象還未結束,另一種景象又出現了,變化越來越奇特,讓人難以揣測。您端著酒讓我寫詩,我寫不出來就叫畫師來。要知道作詩就如同作畫,人的力量怎能窮盡大自然的變化呢。
欄檻:欄桿。
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淡粧濃抹:出自蘇軾“淡妝濃抹總相宜”,形容景色的不同風貌。
蘆洲:長滿蘆葦的沙洲。
樊山:山名。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里指謝深道。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黃州時,當時詩人游覽棲霞樓,面對眼前不斷變化的自然景色,有感而發。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欣賞美景,同時也借景抒發對自然造化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大自然的神奇變化。其突出特點是對景色變化的描寫細膩生動,將作詩與作畫相類比,強調自然之美難以用人力完全表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獨特感悟。
輶車戒晨發,循此東南域。握手立斯須,徘徊意安極。念子有幽思,別言心如織。昔為同生蘭,今為特飛翼。人生易悲樂,良晤昔所恤。黃塵暗清渭,對飧安可食。嗟嗟君子心,遐眺在燕北。
五湖煙水接遙天,子夜新聲何處傳。少婦不知歸未得,思量大是惡因緣。
銀燈照華屋,寶鼎薰金埒。念此苦心人,獨映寒窗雪。
攀緣云水試青鞋,待得輕陰漠漠開。興在海山孤絕處,溪邊更復幾回來。
河汾春色過,此別路三千。旅夢關山月,鄉心風雨天。馬歸湘竹外,城對楚江邊。去住何須嘆,荊王自下賢。
解鞍林下振清埃,懷抱樽前得好開。白發滿頭心事在,青山當眼故人來。風流自有高賢識,感慨還深漂母哀。讀盡深香轉蕭爽,清吟不到伯倫臺。
楚地闊無邊,蒼茫萬頃連。耕牛未嘗汗,投種去如捐。農事誰當勸,民愚亦可憐。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兇年。
青翠濃如許。望參差、絲絲煙柳,人家遮住。掛起疏窗閑眺目,恰對畫圖佳處。更澹冶、春山無語。那用滄桑談遠事,祗明湖、眼底成平楚。云影漾,日光午。江山信美非吾土。問當年、王粲登樓,是何情緒。雅俗使君能坐鎮,藉甚風流廚顧。奈四境、耽耽如許。閱世人生同一貉,畫葫蘆、依約前番譜。看漢水,自今古。
寶閣璇霄上,重城鳳苑西。圣容瞻更密,天路到應迷。檻拂煙虹麗,窗懸日月齊。翠簾紅燭里,何幸得攀躋。
湖海俄經三十年,無端一念憶生緣。夢中復做還鄉夢,禪外重參逆旅禪。踏碎暮云投古寺,沖開積雪望炊煙。狂心未向機前歇,溢目家山轉棄捐。
子美西來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涼。鳴鳩乳燕歸何處,野草閑花護短墻。英雄去矣柴門閉,鄰里傷哉竹徑荒。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漁父濯滄浪。
魯連天下士,氣凌七國雄。能令一箭書,坐收聊城功。秦軍茍不卻,高名亦成空。當時受黃金,遂與常人同。所以有志士,千古欽遺風。
全紅開似鏡,半綠卷如杯。誰為回風力,清香滿面來。
道無南北本同流,遠赴叢林非所求。到底此生俱擾擾,從前何事不悠悠。撞鐘擊鼓千人飯,戴角披毛萬劫休。蚤晚相從巖下寺,對床清話雨颼颼。
桃花千樹繞江干,花里幽居日考槃。曲徑開時供鹿臥,方書抄就借人看。一春草綠蓬門靜,半夜云生藥杵寒。聞說延年有真訣,相逢先乞九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