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問???/h1>
風雨滄洲暮,一帆今始歸。
自云發南海,萬里速如飛。
初謂落何處,永將無所依。
冥茫漸西見,山色越中微。
誰念去時遠,人經此路稀。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說,憶鄉難久違。
縱為魯連子,山路有柴扉。
風雨滄洲暮,一帆今始歸。
自云發南海,萬里速如飛。
初謂落何處,永將無所依。
冥茫漸西見,山色越中微。
誰念去時遠,人經此路稀。
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
浮海焉用說,憶鄉難久違。
縱為魯連子,山路有柴扉。
風雨籠罩著滄州的傍晚,一只帆船如今才歸來。船客自己說從南海出發,萬里航程快如飛一般。起初以為會漂落何處,永遠都將無所依靠。在迷茫中漸漸看到西方,越中的山色隱隱約約。誰能想到去時路途遙遠,這條路上行人稀少。船客停船悲傷哭泣,讓我也不禁淚濕衣襟。在海上的經歷不用多說,思念故鄉之情難以久藏??v然能像魯連子那樣有高節,山間也還有柴門可歸。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這里指海邊。
魯連子:即魯仲連,戰國時齊國人,高蹈不仕,喜為人排難解紛。
柴扉:柴門,指簡陋的家門。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越中遇到從南海歸來的船客,聽聞其經歷后有感而發。當時海上航行充滿風險,人們對故鄉的眷戀之情也更為強烈,詩人借船客之事抒發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船客的海上經歷和思鄉之情展開。特點是敘事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以其質樸的情感和對生活場景的描繪展現了一定的文學價值。
朱鳥何年作瑞來,豈緣梧竹劃山開。醴泉只在嵌巖里,醉入幽棲更不回。
種玉開云興不慳,郁蔥由是遍西山。正忻繞膝添扶老,敢妄棄繻薄抱關。數畝瓜田慚舊業,百年世系待新刊。夢中我見薇垣考,髣似廷評喜動顏。
破寒三盞甕頭春,臨到分離亦愴神。我厭長生君用世,可能終作耦耕人。
祿養方期樂壽康,俄驚幻化掩玄堂。溪山風月遺吟稿,幕府才華羨令郎。夜鶴悲時云冉冉,曉猿啼處樹蒼蒼。遙瞻獨秀峰千尺,掛劍何時到墓傍。
少年鳳闕侍龍顏,天語從容咫尺間。今日玉音何處聽,不勝悲苦望椿山。
夜雨空階點滴微,漏聲入夢誤依稀。醒來捉筆追虛景,恰似青彎蹋翅飛。
王郎縛筆住湖州,翰墨場中得縱游。心力盡于初畫妙,眼睛全在一毫頭。青春好樹流鶯囀,白月空山老兔愁。直到玉堂揮翰手,新翻落墨為渠優。
朝發方良磯,莫宿白水灣。寬作一月程,須見江南山。
吾聞終南太乙峰,乃在于天都陸海之中。巨靈赑屃與天通。丹梯直駕太白窟,金精反射蓬萊宮。西南爾是華夷關,日月平視如跳丸。但見黃河涓涓下霄漢,齊州九點翻波瀾。鰲掣鯨掀勢何勁,三星不度龍沙瞑。華岳崚嶒徒自雄,渼陂盆盎虛相映。山中之人夐自奇,驂鸞翳鵠凌云逵。袖中劍器撥時危,林猿皋鶴且莫疑。君不見衛叔卿,白鹿云車謁天子。問之不答意何長,興亡已落紋楸里。留侯談笑用漢帝,功成麟鳳誰能系。孫登長嘯蘇門山,聲似黃鐘動天地。達人修身俟世至,得薪用光始有濟。才多識寡嵇叔夜,爾曹寧免今之世。吁嗟乎終南太乙長崔嵬,虎視龍興安在哉。霸王賢達俱塵埃。峰頭儻結三花樹,從爾黃冠歸去來。
種瓜東門外,種豆南山下。遺榮等糞土,屏跡在田野。自昔有達士,而我非作者。偃息任疏頑,得性非虛假。不覺歲月遷,青春復徂夏。是時農務忙,盡日賓明寡。新竹帶可圍,青荷手堪把。于焉以永日,沖襟一瀟灑。
天祐長淮歲屢豐,熙熙還與舊時同。月逢元夕清光滿,人在春風和氣中。自有儀真無此景,一新圖畫是誰功。與民共樂拚沉醉,蚤覺衰顏借酒紅。
此日依蓮社,真成戒酒杯。胡僧多寶座,士女獻花臺。說法老龍去,隨緣甘雨來。沖泥予不厭,騎馬夜能回。
有客居東北,雍容筆落珠。相邀晨靄近,得賞世風殊。靜寂雁窩島,滄桑興凱湖。時空安可界,敦厚且同途。
葛巾茅屋自為娛,門掩槐陰長夏初。聒聒難休鳩喚婦,飛飛不定燕將雛。繞池曳策攜雙鶴,架水澆花課小奴。麥飯滿甌葵數箸,丁寧車馬肯來無。十年蕭散愈身輕,弄筆翻書亦稱情。當案忽聞緣壁墮,隔池遙見啄苔行。靜疑多事非求福,老覺無心勝攝生。自愛吾廬人不到,何須谷口問歸耕。
玉衡七政轉璇璣。升降端揆而才非。澄鏡朱紫?難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