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孟參陳明子同游麻姑山
麻姑壇上共登臨,野客悠然起道心。
丹井汲泉深百尺,星杉聳壑到千尋。
青蓮花白僊蹤遠,烏桕葉紅秋意深。
何用金槃擘麟脯,山肴濁酒可同斟。
麻姑壇上共登臨,野客悠然起道心。
丹井汲泉深百尺,星杉聳壑到千尋。
青蓮花白僊蹤遠,烏桕葉紅秋意深。
何用金槃擘麟脯,山肴濁酒可同斟。
我們一同登上麻姑壇,山野之人悠然間生出道家之心。從深百尺的丹井中汲取泉水,高聳入云的星杉矗立在溝壑中。潔白的青蓮花見證著仙人蹤跡已遠,烏桕樹紅葉顯示出濃濃的秋意。何必用金盤來切麟脯,山間的菜肴和濁酒就可一起斟飲。
麻姑壇:祭祀麻姑的地方。
野客:詩人自指或泛指游人。
道心:對道家思想的感悟和追求。
丹井:傳說中煉丹用的井。
星杉:可能是指形狀獨特如星的杉樹。
千尋:形容極高,古代八尺為一尋。
青蓮花:蓮花的一種。
僊蹤:仙人的蹤跡,“僊”同“仙”。
烏桕:一種落葉喬木。
金槃:金盤。
擘麟脯:切開麒麟肉干,指享用珍貴美食。
山肴:山間的菜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與陳孟參、陳明子同游麻姑山,麻姑山是道教名山,有諸多傳說。詩人在游覽過程中,被山中景色和道家氛圍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自然和道家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山水和道家文化的追求。
酬恩不顧名,走馬覺身輕。
迢遞河邊路,蒼茫塞上城。
沙寒無宿雁,虜近少閑兵。
飲罷揮鞭去,旁人意氣生。
昨來送君處,亦是九衢中。
此日殷勤別,前時寂寞同。
鳥啼寒食雨,花落暮春風。
向晚離人起,筵收樽未空。
授鉞儒生貴,傾朝赴餞筵。
麾幢官在省,禮樂將臨邊。
代馬龍相雜,汾河海暗連。
遠戎移帳幕,高鳥避旌旃。
天下屯兵處,皇威破虜年。
防秋嫌壘近,入塞必身先。
中外恩重疊,科名歲接連。
散材無所用,老向瑣闈眠。
報功嚴祀典,寵詔下明庭。
酒氣飄林嶺,香煙入杳冥。
樂清三奏備,詞直百神聽。
衣拂云霞濕,詩通水石靈。
何因逐騶騎,暫得到巖扃。
獻親冬集書,比橘復何如。
此去關山遠,相思笑語疏。
路尋丹壑斷,人近白云居。
幽石題名處,憑君亦記余。
吟詩擲酒船,仙掌白樓前。
從事關中貴,主人天下賢。
此生無了日,終歲踏離筵。
何計因歸去,深山恣意眠。
故園偏接近,霅水洞庭邊。
歸去知何日,相逢各長年。
山川南北路,風雪別離天。
楚色窮冬燒,淮聲獨夜船。
從軍丞相府,談笑酒杯前。
杭人遮道路,垂泣浙江前。
譙國迎舟艦,行歌汴水邊。
周旋君量遠,交代我才偏。
寒日嚴旌戟,晴風出管弦。
一杯誠淡薄,四坐愿留連。
異政承殊澤,應為天下先。
謝守青山宅,山孤宅亦平。
池塘無復見,春草野中生。
常日登樓望,今朝送客行。
殷勤拂石壁,為我一書名。
羅剎樓頭醉,送君西入京。
秦吳無限地,山水半分程。
海上煙霞濕,關中日月明。
登科舊鄉里,當為改嘉名。
卻縠詩書將,銜恩赴梓州。
繞身垂印綬,護馬執戈矛。
劍閣和銘峭,巴江帶字流。
從來皆惜別,此別復何愁。
殷勤莫遽起,四坐悉同袍。
世上詩難得,林中酒更高。
隋堤傍楊柳,楚驛在波濤。
別后書頻寄,無辭費筆毫。
迢遞三千里,西南是去程。
杜陵家已盡,蜀國客重行。
雪照巴江色,風吹棧閣聲。
馬嘶山稍暖,人語店初明。
旅夢心多感,孤吟氣不平。
誰為李白后,為訪錦官城。
師向邊頭去,邊人業障輕。
腥膻齋自潔,部落講還成。
傳教多離寺,隨緣不計程。
三千世界內,何處是無生。
酒闌歌罷更遲留,攜手思量憑翠樓。
桃李容華猶嘆月,似把剪刀裁別恨,兩人分得一般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