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諸友移具游德及亭
老去疎文會,朋來愜素心。
結廬慚遠引,挈榼荷親臨。
反旆孤成約,臨池得勝尋。
鳥飛青嶂遠,魚戲碧波深。
揮麈荷香度,開樽柳色侵。
已欣年洊稔,猶冀雨為霖。
學道心無得,為農力不任。
每因情款款,常恐歲骎骎。
坐久便徐步,觴頻怯滿斟。
非因苦衰疾,豈憚豁煩襟。
羈旅忘家食,辛勤念子衿。
范模資伯父,燈火惜分陰。
一第均兒戲,微言久陸沈。
簞瓢誠有味,山水會知音。
子事增吾感,吾言豈子箴。
他年黃鵠舉,莫忘候蟲吟。
老去疎文會,朋來愜素心。
結廬慚遠引,挈榼荷親臨。
反旆孤成約,臨池得勝尋。
鳥飛青嶂遠,魚戲碧波深。
揮麈荷香度,開樽柳色侵。
已欣年洊稔,猶冀雨為霖。
學道心無得,為農力不任。
每因情款款,常恐歲骎骎。
坐久便徐步,觴頻怯滿斟。
非因苦衰疾,豈憚豁煩襟。
羈旅忘家食,辛勤念子衿。
范模資伯父,燈火惜分陰。
一第均兒戲,微言久陸沈。
簞瓢誠有味,山水會知音。
子事增吾感,吾言豈子箴。
他年黃鵠舉,莫忘候蟲吟。
年紀大了很少參加文人聚會,朋友們到來讓我內心愉悅。我慚愧自己未能像古人那樣隱居避世,你們帶著酒具親臨讓我感動。返程時我獨自守約,來到池塘邊有了美好的探尋。鳥兒飛向遠方的青山,魚兒在碧波深處嬉戲。揮動拂塵,荷香飄來,打開酒杯,柳色映入。已欣喜連年豐收,還希望能有甘霖降雨。學道沒有收獲,務農力不從心。常常因為情誼深厚,總怕時光飛逝。坐久了就慢慢散步,頻繁舉杯害怕斟滿酒。不是因為身體衰弱多病,怎會怕排解煩悶。在外漂泊忘了家中飲食,辛勤教導學子。希望以伯父為榜樣,珍惜時光讀書。科舉及第如同兒戲,精妙言論長久埋沒。安貧樂道確實有滋味,山水能成為知音。你的事增添我的感慨,我的話并非對你的勸誡。將來你如黃鵠高飛,不要忘了我這如候蟲般的吟哦。
疎:同“疏”,疏遠。
素心:本心,這里指內心的愉悅。
結廬:建造房屋,這里指隱居。
挈榼(qiè kē):提著酒器。
反旆(pèi):返旗,指返程。
揮麈(zhǔ):揮動拂塵,魏晉人清談時常揮動拂塵。
洊(jiàn)稔:連年豐收。
子衿:《詩經·鄭風》篇名,這里指學子。
范模:楷模。
一第:科舉中第。
微言:精妙的言論。
簞瓢:指安貧樂道的生活。
黃鵠舉:比喻人飛黃騰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年紀已大,可能處于一種半隱居的生活狀態。朋友們帶著酒具前來相聚,詩人在游玩德及亭的過程中,有感于自然景色、時光流逝以及學子的前途等,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朋友相聚、自身感慨和對學子的期望。其特點是將自然之景與人生感悟相結合,情感豐富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在特定生活階段的心境和思考。
十年流落各西東,再見初非舊阿蒙。
晉邑自思欒孺子,魯儒空望叔孫通。
宦情潦倒三荒徑,世味衰頹一禿翁。
石室度籌吾豈敢,且看鮮健勝龐公。
尊酒相逢十載前,綠發紅顏俱少年。
尊酒相逢十載后,皮黃肉皺俱白首。
叔如鴻鵠但高飛,姪似麕鼯更深走。
南來行李初一逢,長安舊第冰雪中。
閉門不識故人面,豪氣直欲輕元龍。
平生為道不為食,少小所期皆目撃。
何時相就過江南,同訪曾游舊泉石。
殘月曉未落,疏星點寒林。
嚴車城南路,先聞鐘磬音。
道人迎我入,共步重廊深。
瀹琖施凈供,冰味雜海沈。
蒲團近宿火,不受塵埃侵。
欲求半日息,簿領勤相尋。
東堂老禪師,枯木尚龍吟。
一轉庭前柏,諸方疑至今。
我生晚聞道,所向足崎嵚。
謬傳無字印,嘗恐力不任。
淮海罷行役,吾人多滯淫。
于焉一枕夢,可見平生心。
萬里重歸舊禿翁,笑談聊復與君同。
鷦鷯所愿一枝足,鼯鼠從來五技窮。
短發自梳渾欲白,殘爐因客尚能紅。
正須混跡師元亮,未忍低頭學敬通。
子窮非一時,所歷固長久。自從太平時,以至戎馬后。
今茲益窮甚,所至但縮手。遂令甑生塵,不止衿見肘。
未能脫身去,且作避地走。金盤貯火齊,熟視不一取。
溪船下濤江,亦未還南斗。固知松柏生,必不在培??。
見我嚴州城,世事嬾到口。念子抱奇才,有節空自守。
簞瓢在陋巷,世亦如此不。乘離勿重言,寒甚且飲酒。
新春今幾時,忽有簷外朵。
病眼久不明,念此歲月頗。
橋南數畝園,風雨與關鎖。
主人厭敲門,荊棘生道左。
還家續殘章,妙句仍帖妥。
雖無??錘工,亦有盤礴臝。
歸帆渺江湖,宿疾眩風火。
扶犁伴老農,此語當自我。
君看鄉閭鬬,則有閉戶可。
慎無學春蠶,作繭自纏裹。
相見各已老,壯懷如昔然。
蛟龍夜改穴,風雨暗移船。
把酒猶堪醉,逢人嬾問禪。
還家有余地,留我買山錢。
柳絮飛時與君別,南樓把酒看新月。
月似當年離別時,柳絮隨君何處飛。
落花寂寂長安路,陌上十人九人去。
準擬歸鴻寄得書,回頭已失秦州樹。
丈夫薄情多可念,爾獨何心守貧賤。
勸君以金屈卮,贈君以長短歌。
城南城北春草多,明月如此奈愁何。
朝辭陘山清,暮宿頼水綠。往來百里間,得此意已足。
吾人少如愿,夫子更絕俗。閉門觀易象,未用傷局促。
使我三日留,共此一室獨。皎如嶺頭月,凜若霜后竹。
欲為斯文壽,以作學者福。洛陽佳少年,撫事多慟哭。
此其于圣學,何異狗尾續。寧知草玄翁,萬事不掛目。
深湛而雅澹,亦不在反復。吾祖早聞道,晚與夫子熟。
相期千載外,未得一世伏。渫山竄鼯鼬,晚日度鴻鵠。
誰能從公游,歲月如轉燭。
濃陰蔽烈日,小院有余涼。
頓覺枕簟好,時聞荷芰香。
秋成今可必,衰疾未相妨。
徑欲閩中去,尋僧不裹糧。
人生行樂耳,此去復何之。
酒憶侯公圣,月如京兆眉。
未須夸敏捷,或恐勝肥癡。
不作別離見,卻憂兒輩知。
春色忽已晚,悠悠留此心。
深居有閑暇,令節廢追尋。
更老愁何在,長貧病亦侵。
一杯聊自勸,不為落花斟。
日月豈不明,明乃有昏晝。
四時所出火,更自表新舊。
寧知普光明,亙古不傳授。
獨照萬物表,不見所成就。
遠乃包須彌,近不間圭竇。
茫茫濁水源,我此明亦透。
尚書所居庵,草木甚癯瘦。
收藏萬丈光,歛退著懷袖。
至寶久不耀,卻立萬夫后。
我愿從公游,昏病方待救。
先持此微言,遠寄為公壽。
已流之水不可以復回,已往之日不可以復來。
唯有野外籬邊之黃菊,年年歲歲見花開。
君如此菊不我厭,處處相逢同酒杯。
三年喪亂那可說,君頭已白我齒缺。
高才抑塞久未用,坐守松檜凌霜雪。
君今又作章貢游,我猶少忍住筠州。
破屋不憂遭鬼瞰,端坐或恐貽神羞。
求田問舍古所嘆,敢有遠去惟身謀。
為約嶺南三數子,明年乘興欲東流。
他年好兄弟,見我嶠南時。
相對能忘病,清言可療饑。
后生寧復有,末俗漫相疑。
尚想閑居處,疏燈守破帷。